I gree with LZ's opinion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有一些疑问,还请给予回答:
1、什么叫“医生收入的市场化”?市场能否确定医生的收入合理水平?在医疗领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疾病,对穷人收500元,对富人可能收5000元。请问哪一个是市场收入水平?
2、“政府失灵是远比市场失灵危害严重得多的一种制度失灵”缺乏依据。如果这样就永远不会有政府了。
3、“医师及各类辅助人员报酬制度的市场化,其意义远比药品竞标这类无济于事的雕虫小技重大得多”,似乎过于独断,证据呢?
4、“因此,医患关系的经济学实质是:为了维持全社会范围内的医疗服务的劳动分工及专业化过程,必须允许、鼓励和创造新的机制,让患者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选择医师、医院、药房、手术中心、护理中心、家庭病房等等服务项目”。此句看不懂?
继续提问:
5、“与此同时,由于上述的全面竞争,医师及各类辅助人员的报酬也不得不由市场定价机制决定”。此句与上文矛盾,如果患者无法判断医生及其诊治方案的优劣,全面竞争又如何能够确定医师等的市场报酬呢?
6、“我们主张医疗服务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我们反复指出,市场机制在医疗(和教育)服务领域比在其它领域内更容易失灵。”此句看不懂!
7、“此外,一位患者,如果被确诊患了“绝症”,从而他实际愿意支付任意高昂的代价以挽救他自己的生命。”此句同样与前文矛盾,这样市场竞争如何能够确定医生的报酬水平呢?
8、诊断中心、手术中心、护理中心和药物中心,这些名词除了“护理中心”外,都是外行话。
9、“通常,我们把“医院”当做最重要甚至惟一的供给者。”此句看不懂!
10、“目前国内运营的大约8万家医院,不到1%是营利性的,其余99%以上,一律注册为“非营利性”的。”数据不准确,应该查证一下再下笔吧!
许多医生就是被患者们宠坏了,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不要担心不给医生送礼就不能治好病,
病人要有维护自己权力的意识,
这样,医改才会成功。
这个可不赶做实验,赶到维护权利的时候已经迟了,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赶拿生命当儿戏.
要不在我们这个医药行业也搞他个评估师一样的职业
用来代理病人对医院的措施进行评估!!!!!!
为什么现在我国的医疗改革是失败的(而且卫生部部长不得不承认它的失败)?
我认为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医疗改革确实是彻底的失败.关键在于,我们对于社会大多数人,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穷人看不起病是最突出的问题。现在,中国人民又再次扛上了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政策的效果异化了。
所以,我认为医疗改革关键是首先建立基本的可以覆盖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医疗改革的关系,如同地基,没有坚实的地基,其上的建筑可以维持多久呢?
继承斯密的思维传统,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很有启发!
药品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存在么?
医生的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存在么?
中国的现实何时能创造出这样的市场?
个人很赞成这种纯理论的市场化分析!
若砸烂公立医院的摊子,我觉得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啊。
我建议私立医院的准入和公立医院的改革同步进行。
其关键是建立职业医生,职业药师,职业护士,等市场。形成他们的市场价格。
才能解决看病贵问题。
我赞同您的绝大部分观点。
客观的说,刨去国家间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生的报酬的确偏低。其实这也恰如其分的反应出了中国目前的现状,即工资水平偏低,或者说,在社会劳动成果分配中,按劳分配根本没有占到足够的权重。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特别是对诸如医生一类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个人劳动力的被低估,一方面,降低了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迫使医疗人员从其他途径寻求补偿,为其他医疗不法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按劳分配被忽视的同时,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比如按资分配等,结果导致医疗行业中绝大部分利润落入了药商口袋和盈利性医院经营者的同时,医生在叫苦连天,患者在骂娘的景象。
医生当然把赚钱作为职业目标之一
这有什么不对么?
建立,这样的基制如何?
1新的医生,没有特长的,去社区医院,,每年定时到大医院学习,在社区医院负责感冒之类的小病,工资不能和大医院同日而语,在小医院看感冒和在大医院看感冒的价格相差,几倍,这样普通的小病就能够到小医院进行查察了,另外,如果医生怀疑这个病人,的病有些不好,就让这个病人到大医院检查,小医院的费用从大医院的大收入中得到,这样就不担心医生为抢病源而担务病了,另外成绩好,医术提高的医生,从小医院可以调到大医院,而大医院的医生,则可以从大医院将到小医院!
难呀,特别是药,一种药降了,会有同样疗效但不同品名的在出现呀,你说怎么办
有收获。。。
汪老师MS分析还是周全的,但是,改革不是这么简单的!体制、制度不光是从几个博弈模型就能建议出来的~
但是引入竞争就是否一定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呢?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错觉,似乎药品价格贵是贵,疗效也会好一些;这家医院看病这么便宜,会不会医生医术太差?(北京的上地平价医院就是因为价格低反而无人问津)价格制定者就会利用需求者的这种心理“将价格歧视进行到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价格歧视呢,其根本还是在于有的百姓心理认为医疗行业已经市场化才会有这样的心理,个人认为这不是市场化的阻碍反而是推动市场化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能否转化为现实需要其他力量的帮助,例如当年风风火火的平价药店,正是由于他们敢于揭露药品的巨额利润,才能引发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深刻认识,人们都纷纷去购买平价药并产生了药价市场化的需求,这样就消除了心理上的价格歧视,并且使医院的药价由于需求不足而不得不面临降价压力,这无疑是向有利于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动力.
现在的医疗体系对于民众来说 痛苦指数还是挺高的
希望体制改革的彻底化
医疗的垄断地位和医院的价格歧视的形成是必然的,医院的市场竞争是不可能的,由于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三甲医院都在大中型城市,垄断势力最强,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医疗分开,就是讲康复等慢性病进行知识普及。
对于普通感冒等,应该在就近的医院就医,同时应该进行处方等的公开
对于大病,疾病要进行大型医院的管理
学习了!
3q
引入民营或外资进入医疗体系对目前的医疗形式定会
有所帮助,但要改变这种状态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
肯定也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无力去改变,只能期待政府
进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