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君说
2月20日,正和岛商学院日本游学八期,学员们在名古屋参加盛和塾尾张塾长例会。例会上,85岁的稻盛先生发表了“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演讲。
稻盛和夫在京瓷哲学78条中挑出7条作为本次演讲的重点。内容丰富,有理论梳理,有现身说法,更有企业实例分析,既不失哲学高度又接地气。这就是稻盛哲学的魅力,是企业经营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
以下内容来自稻盛和夫的演讲,经精编。
作 者 | 稻盛和夫
编 辑 | 亦萱
来 源 | 正和岛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是我在盛和塾一直提倡的宗旨。“经营者要有出众的哲学”,经营者的哲学和公司的业绩是并行的关系,如果想要拓展经营,首先必须要“提高经营者自身的心性”。
这里所说的“哲学”,是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可以说是人生观。经营者无论是谁,都应该抱有“人生应该这样度过”“想要自己的公司变成这样”的想法和人生观。
经营者的思维方式为什么重要呢?那是因为经营者所抱有的想法,决定了经营的一切。如果企业经营不顺,那既不是干部的责任,也不是员工的过错,就是经营者错误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京瓷从中小企业起步取得了快速发展,以前就有经营者这样说:“稻盛君,您公司已经很大规模了,您却还是不分昼夜的工作。京瓷是很优秀的企业了,所以,您没有必要那么拼命地工作了吧。”
那个提问的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个人资产,公司每年也有数亿日元的利润,也许是这样,他才会想:“已经有花不完的钱了”“这不是已经足够了吗?”“还有什么理由必须辛苦工作吗?”正是抱有那样的想法,那家小公司的利润也就那样,再无提升。如果那个人说“不,我也想发展壮大公司”,可能公司发展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他的思维方式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但他本人并无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坦言“要提高公司业绩”,一方面却又说“没必要那么努力工作吧。我想更轻松一点。”这样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会左右公司的业绩。
事实上,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公司的成败。因为经营者所想的事,思考的事情都会如实地反映到自己公司的业绩上。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抱有“自己考虑的事不可能影响自己的公司”这样想法的人是多数的。
在讲经营者应有的哲学和思维方式之前,我想先讲一下我的经营哲学诞生的背景。
我27岁创办京瓷。当时只是一个拥有28名员工的小公司,但是需要马上决定的事也是堆积如山。当时,我没有深入的经营经验,也没有经营知识。亲戚和朋友里也没有经营者,没有能商量的人。
那时候,我把“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经营判断基准。基于这个判断基准,拼命思考该通过什么样具体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展开公司日常的经营和工作。
通过实践,在持续思考经营和工作应有姿态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形成了现在的京瓷的企业哲学———“京瓷哲学”的原型。
▌ 经营优秀的公司,应该抱有怎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
有关78条的经营哲学,我已经在盛和塾的内刊上详细解说并有刊载。今天就其中经营者应有的几个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依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给大家讲解一下。
0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首先,经营者要有的哲学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大部分做企业的人为了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都会拼命努力工作。没有这种思想准备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当经营者,也做不了经营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哲学,是成为经营者的前提条件。
创办京瓷时,我抱有恐惧心理:如果不拼命地工作,公司经营不会顺利。因为恐惧,我拼命地工作。回过头看,绝对没有错误。现在我仍深信不管遭遇怎样的不景气,身陷怎样严峻的环境,付出比别人加倍的努力是经营者的最低条件。
如果问人“你拼命工作吗?”,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是”。我认为那样问没有意义,要问:“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选择不亚于任何人的工作方法了吗?”如果没有更认真、更拼命地工作,公司、人生都不会顺利。
从27岁创业以来到现在,我每天都非常认真地生活着。我以快80的高龄接受日本航空的会长一职,零薪资地全身心投入日航的重建工作中,也起因于这种哲学。
它引导了京瓷的成长发展,也让日本航空得以重建。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拼命地工作,再没有什么经营的诀窍了。
02 谋求“慎重坚实的经营”
创业一旦成功,为使事业稳定,就要谋求“慎重坚实的经营”。
社会上很多风险投资创业家,凭借自身的才智,积极果敢地开展事业,取得一时的成功,不久由于不顾一切的扩张路线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等,让企业不稳定,或者在经济变动的浪潮中被淘汰。虽然数量很少,但也有把经济变动作为再飞跃的舞台从而提升业绩的企业。
消失了的企业与生存下来的企业的差异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是否持有“实行慎重坚实的经营”的态度。
世人往往认为经营者必须是大胆无畏,与生俱来的铁腕型的人,其实不然。真正的经营者应该是谨慎的人。谨慎的人通过积累经验来锻炼自己,提高心性,然后成长为真正的经营者。
京瓷创业于昭和34年,注册资金300万日元,员工28人,发展到现在,销售额达到1兆5000亿日元的规模,全世界员工人数7万人左右。
这期间,我担当了经营的掌舵者,实际上从创业时就抱有很大不安:自己是经营的料吗?别说是没自信,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个经营者。只是因为碰巧,以我的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公司,我不得不来经营公司。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家公司垮掉;无论如何要使企业取得成功”,当时我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企业在东证上市后,我对公司的将来担心得不得了。现在我84岁了,这种想法基本上一直没变。
京瓷从创业到今天,经营环境绝对不是只有“顺风”的时候。从因尼克松冲击,日元浮动汇率制的过渡开始,因石油危机订单急剧减少,市场协议导致日元快速升值,半导体领域激烈的日米贸易摩擦的影响,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低迷,IT泡沫危机和近年的雷曼危机等,公司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变动。
但是,即使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动荡,在全年结算上京瓷没有出现过赤字。因为我这样的性格,才构筑了无论怎样的经济变动,都稳如磐石的经营基础。
03 “大胆与细心并存”
这并不是说经营者应该是一个胆小的人,迫于做出重要的经营判断时,只把胆小和懦弱摆在前面,作为经营者就不能起到掌握公司命运的作用,不能掌舵灵动的经营,必要的时候要大胆决断。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经营者应有“大胆与细心并存”的哲学。
不能总是大胆,也不能总是很心细。必须兼备这两个极端。“大胆”和“细心”相互交织。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说过:“第一等的才能是同时兼备两个极端的思维方式,并使其发挥正常机能的人。”大胆的地方应该大胆,细心的时候必须细心。兼备两个极端,并使其正常的发挥机能,才能引导经营者安定的事业,并使其成长发展。
04 “挑战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