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可能已想出办法,消化掉卡住金融体系的不良贷款以及高风险资产。他们旧酒装新瓶,把难以定价的资产重新包装再出售。
这种作法是把欠缺流动性的资产拢成一篮,再分层切割销售,与当初引发金融海啸的抵押债权凭证(CDO)等复合性证券的作法,几乎一模一样。
亚历利桑纳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考夫曼说:“这看来有些似曾相似。”
但他认为,这可以协助解决卡在银行帐上、几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让银行得以承作新的贷款。分析师也看好这能让几乎冻结的市场重新流动起来。
这些难以定价的资产是上波房市泡沫的遗患。当美国房市泡沫高涨时,银行家可以轻易把房贷包装成高等级证券,出清之后又承作新的房贷。
这使得银行不顾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抢作房贷,因为任何房贷都可以包装卖给别人。
但随着房市泡沫破灭,投资人不再愿意相信这些证券的等级,市场消失让这些资产难以定价。银行不愿贱价甩卖这些资产,因为他们知道其中还是有优质的房贷;投资人不愿购买这些资产,因为他们知道其中许多房贷已一文不值。
现在,银行家把这些或好或坏的资产都再打包在一起,混成一个资产池,拆分成多种等级的证券出售。最上层等级证券的投资人优先获得偿付,他们获得的利息较低。但这些证券可以获得信评机构的“AAA”最高评等,因此能吸引退休基金与保险公司等保守的投资人买进。
最下层的证券以贱价出售,利息也最高,吸引避险基金等投机性投资人。但在资产承受亏损时,最下层证券也将率先吸收损失,因此很可能血本无归。
这种打包、分层的证券化包装方式,与当初CDO的作法如出一辙。但考夫曼说,现在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人“知道他们在买什么”,和当初房市疯狂、投资人盲目抢进的状况不同。
分析师强调,由下层证券分担掉上层证券的风险,在数学理论上的确可以帮助最上层证券获取斑信评等级。关键在于,设计产品时默认的房市风险不能过份低估;而在这波金融海啸的教训之后,投资人变得更为机警,信评机构也可能更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