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0-31 09:17:15
三高的学习对于未来的研究还是十分有益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要防止课程学习过于理论化,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加入现实分析及软件应用等等,可以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邀请一些早已开设三高课程的学校的老师来传授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09:30:27
“三高”课是经济学学科的厚基础。只有厚基础,才能强学术。作为一个211学府,西财的做法无可非议,到了博士的层次了,要想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上有所作为,必须打好“三高”基础,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方面的知识,该补的就补,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09:48:53
东财的学子深知“三高”对于经济学专业学术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虽然博士生课程设置对“三高”没有刚性要求,但大多数同学对“三高”都非常重视,在博一时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其中,有的同学是跨学科考入经济学专业的,以前没有修过高数,为了辅助“三高”研读,他们(她们)在恶补高数,譬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等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09:57:21
呵呵这几天我刚来同济读博士,正在学习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发现用到的数学大概限定在几块知识,可能是我刚开始学,还没有接触到需要更高深的经济学。当我看到凸集凹集、拟凹、拟凸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查一些工具书,象经济数学,高等数学大学课本,线性代数,象经济学用到的数学知识,一本比较厚的经济数学类的书都会有的。看的虽然有点慢,坚持一下,很快就能理解了。这几天我还学了方向导数、梯度、欧拉定理、正负定矩阵、黒塞矩阵,用到了什么在学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学习数学,然后再结合经济学中的应用,很有意思啊。希望自己和大家都能坚持下去,在学习经济学的路上能走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09:58:33
三高是基础,基础的基础是数学和对经济的洞察力,所以,学三高先要沉下去,再浮上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2:52
强烈支持 happy哥 膜拜级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3:10
强烈支持 happy哥 膜拜级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3:27
强烈支持 happy哥 膜拜级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3:46
强烈支持 happy哥 膜拜级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4:02
强烈支持 happy哥 膜拜级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08:59
三高不是很多学校硕士就学了吗?难道博士还学那个?同求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11:05
我老板让我去读《高级宏观经济学动态分析基础》崔超殿,他说这个读完,高宏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19:57
对学术无疑是有利的,我觉得给研究生们点压力,学术水平才能更高,而这样获得的博士学位也会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我觉得有了棍棒,没有方向也不行。导师们在学术上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最好是能够达到一周4个小时以上的交流,不能放养。要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经常请一些学术方面比较高的大牛们做讲座,这样,既可以提高知名度,又可以提高学生在认知上的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27:00
同样叫“三高”,开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本人听过不少三高课,一般北京高校能开三高的高微(1)讲完效用论与生产、成本论就不错了,博弈论、一般均衡论基本上不开或放到高微(2)选学。高宏(1)也就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主,因为基本上都在用罗默的教科书。高计则更不好说。一来国内院校缺乏“三高”人才,这方面发展也就长期滞后;二来大批二类院校上来的本科生(像本人)刚接触三高时“三中”基础就很不牢,相当影响学习效果;三来国内引进的三高教材或文献实在是屈指可数;四来缺乏本科高年级与三高衔接的高级数学课程。看来要在国内重点院校普及三高课程,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0:53:27
看看。。。。学习三初的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1:02:41
只有学了三高,才有可能与西方现代经济学范式对话。目前西财的三高政策也初见成效,一开始初衷是“全国百优”情节,至今没有。上三高老师没给你推荐教材吗?我是那里出来的,还是好好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吧,切忌浮躁!没有捷径可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1:45:16
我高数基础学零经济学基础的高微,老师还用英语讲……不过平心而论,范立安的高级微观经济分析不是太难。多做几遍多看书就好。其实我觉得最大的困难还是那种经济学的直觉,能够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到可以用经济学范式来理解、分析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1:47:16
WISE和汉青的三高确实很不错,神往的两个地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2:47:53
1# mntwater 重基础 君子务本 本立则道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2:55:10
北大研究生就有类似的要求了,高微还是两本教材,相当于“四高”。

罗默的高宏倒是不难

瓦里安的那本可是要了亲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3:11:17
好好学习三高,为以后打下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4:55:36
其实许多课程已经开始采用国际的教材了,但真正能讲透讲懂的还不是很多。我的感觉这些课程如果只是指望在课堂上的那些东西,距离真正学懂差距还是挺大的。一方面要仔细阅读书籍,另一方面要多做多练。而且对于这些课程,除了阅读指定的书籍以外,还应该多阅读一些好的paper,这样也能促进学习。这方面可以参考MIT的三高课程,里面列举了不少好的paper,应该是比较好的参考,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5:02:06
55# antoni09
你说的有道理,的确需要jun shao level的 Math Statistics. 呵呵,不过对我来说,能把casella学懂就挺不错的了,呵呵:)

不过Jun Shao的书讲的比较精炼,学习也可以参考Bickel 的 mathematical statistics。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儿,可以学一下lehmann的三册书+van der Vaart的书,应该理论计量的基础就特别扎实了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5:28:33
听说西财的经济学博士毕业懂“三高”的少的可怜呢
另外,新进西南财大的老师必须在每三年之内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这四本杂志上发至少一篇文章才会被续签合同,否则,辞退。是这样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6:22:18
"三高"课程确实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本人目前正在上这些课程。同学皆反映数学推导过多,老师也就此问题展开过讨论,最后的结论是:学习这些课程中的数学建模和详细推导过程是必要的。确实,大家看到老师上课时满黑板的数学表达和证明,无不觉得乏味。但本人觉得,学习三高中的数学推导方法,目的并不是为了记住这些推导过程,而是为了学习作者的建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这对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如果不学习作者的这些思路,当我们面对一些经济问题,如不完全信息情形时,是无从下手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这种规范训练,相信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至少在今后的同行的交流中,如果使用规范的数学表达,是决不会产生任何歧义的,毕竟大家的理解不会像纯文字表达那样,可以推过来倒过去地理解,以至于频繁地互相争辩、商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6:39:27
三高也有其道理呀,不过形式可以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8:04:27
支持楼主建议,三高是基础,相关板块的学习也会激发很多会员的相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8:28:58
虽然还是本科生,但是顶一下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8:31:36
11# 披着狼皮的猪
你来上财听听就知道是不是要比复旦难。而且关键问题是我们最终是要要过资格考的,这边资格考的严格程度是朝北美看齐的,而复旦几个哥们跟我说他们期末考试之前突击下考试就能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1 19:10:15
感觉应该学,硕士也应该学,而且可以深入的学,这些是必要的,如果你想学好经济学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