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部官员称教育和科技不以获诺奖为目标"评论
转载自
http://www.51xuewen.com/blog/B_ashow.aspx?blog=gfzcl2008&id=15758
近日,教育部官员表示,中国的教育、科技,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目标的。该官员称,中国还没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综合因素造成的。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本月25日以“‘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时作出如上表述。
有网友提问称:“我们的考试制度一直在不断地修改、改革中,可是几十年来为什么我们在文学、科技等领域却一直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负起一定责任?”
孙霄兵回答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改革和发展,但是必须看到,中国总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国外的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中国的现代教育从总体上还需要有一个发展的历程才能达到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孙霄兵指出,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和科技的基础,如果教育落后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科技也必然是落后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制约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也制约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教育中一个重要需要改革的方面就是对考试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孙霄兵进一步回答说,中国还没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教育不是唯一的原因。中国的教育以及科技,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目标的。如果能够在今后获得这个奖当然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的科学和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真正让国家得到强盛。
评论:孙司长讲得很有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仅仅以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来论教育与科技高低, 也不能以获诺贝尔奖为教育与科技追求的目标,这仅仅是发展教育与科技进程中产生的一个意外收获而已,我们国家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不代表我国的教育与科技不发达,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教育与科技已经超过了世界很多发达国家. 有人会说, 中国教育比美国教育差远了, 我认为,非也,若美国也像中国受封建势力统治几千年,人口几十亿的话,试问美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我们国家曾经面临的问题呢?当然我们还是要看到差距,也要看清问题,最近中央1每周"我们"这个栏目对中国基础教育问题进行几次讨论,非常有意义,但是最终多半是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原因很简单,教育本来就是很难操控,那么是不是教育没有办法改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现在我们听多比较多的一个词汇是"素质教育",这个看似空洞而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在未来22世纪中国会是主导.
那么科技呢?中国的科技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虽然还比一些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但是中国这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相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振兴国家科技"不是一句空话,在此,我呼吁社会各界教育科技工作者, 中国的命运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100%的付出, 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