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381 2
2009-08-26
首先声明,我没有学过经济学。
中国有家电以旧换新,美国有旧车换现金计划。
我的问题是,假设有个家庭有一部旧车,但其实还是可以再开几年没问题。但是他提早将其淘汰卖掉(或者报废、扔掉),然后买了一辆新车。请问,这其中有无资源浪费的问题?谁从中得到了好处,谁得了坏处?经济学上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6 23:53:21
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很有可能刺激消费,恢复信心,拉动经济增长。在萧条时期应该是可行,能起到佷大的乘数效应,很可能弥补短期浪费得到长期的利益。其次它能起到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个人愚见,很凌乱,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6 23:58:37
具体的以旧换新规定我不清楚,但是我认为其应当对旧车的性质有一些明确规定,如车种、车龄等,这些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早淘汰的情况。但是毕竟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资源浪费应该是存在的,只是若设置合理资源浪费可以被减小到最少。

目前我国的以旧换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拉动消费,作为启动内需的一项政策,可以看做是一种财政补贴。这样的话,首先当然是购买的民众得到好处;其次企业也得到好处;再次对整个国民经济也有好处,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得到坏处的,我前些天看了一篇关于家电下乡的报道,说家电下乡,中小企业由于大企业得到补贴后抵消了中小企业原来的价格优势,再加上大企业原本在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不仅没有从家电下乡中得利,反而失去了原来的农村市场(原来由于价格等因素,大企业在农村市场占有率不高)。由此我想到如果以旧换新也有类似的优势变劣势情况存在,那么那些优势变劣势的就得了坏处。这是一个。

经济学上的处理一般就是求最优解,即最佳补贴数。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有大量问题存在,例如政策制定是否合理、政策执行情况、在我国极为突出的寻租行为等——这些都不是只要经济学给出答案就一定能得到解决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