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以旧换新规定我不清楚,但是我认为其应当对旧车的性质有一些明确规定,如车种、车龄等,这些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早淘汰的情况。但是毕竟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资源浪费应该是存在的,只是若设置合理资源浪费可以被减小到最少。
目前我国的以旧换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拉动消费,作为启动内需的一项政策,可以看做是一种财政补贴。这样的话,首先当然是购买的民众得到好处;其次企业也得到好处;再次对整个国民经济也有好处,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得到坏处的,我前些天看了一篇关于家电下乡的报道,说家电下乡,中小企业由于大企业得到补贴后抵消了中小企业原来的价格优势,再加上大企业原本在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不仅没有从家电下乡中得利,反而失去了原来的农村市场(原来由于价格等因素,大企业在农村市场占有率不高)。由此我想到如果以旧换新也有类似的优势变劣势情况存在,那么那些优势变劣势的就得了坏处。这是一个。
经济学上的处理一般就是求最优解,即最佳补贴数。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有大量问题存在,例如政策制定是否合理、政策执行情况、在我国极为突出的寻租行为等——这些都不是只要经济学给出答案就一定能得到解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