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127 27
2009-08-27
   平庸官员士途顺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定律了。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周围的情况,那些组织部门的探照灯跟踪得紧的人,往往不是单位里出类拔萃的人,而是那些干事平庸的“好人”。不是天天喊着“能者上,庸者下”、“无功就是过”吗?为什么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呢?风险理论似乎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庸官的特点是,不求有功,但求平稳,不惹是非。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干得好不好,并没有一个科学的量化标准。一个单位没有起色,可以用“班子团结”、“不出差错”来掩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起来,可以用“不唯GDP”、“基础差”、“底子溥”来搪塞。庸官的处事风格是,遇事先察颜观色,探听上锋的意思,等领导表了态再行动,虽然可能坐失良机,贻误发展;可能不切实际,损害群众利益,但责任找不到自己头上。早请示,晚汇报,屁大点事情也必向上级请示,不敢自做决断。事业的发展是需要改革的,但改革是须要成本的,是需要冒风险的,庸官们想,改革成功是上级领导有方,有什么闪失自己却脱不了干系,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从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角度来看,虽然“发展是第一要务”,但还有一句“稳定压倒一切”。用一个平庸的干部,至少他不会惹是生非,给你带来麻烦,工作没有起色也罢,发展慢一点也罢,稳稳当当才是“和谐社会”。用一个开拓型干部却是有风险的,他可能给治下百姓带来福祉,可能给上级带来荣誉,但万一出现失误,按现在中央的规定,是要负“失察”责任的,左右权衡,还是用个庸官比较保险。再从群众一边来看,庸官因为不做事,自然也就很少得罪于人,如果投票给一个能人,他必定要干一些前人没有干过或因为怕得罪人而干不好的事,他的改革措施难说侵犯到自身利益,再加上能人总是缺乏谦恭的外表,看起来也不太顺眼,思前想后,还是把票投给那个平庸的“好人”吧。
   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能人被庸人淘汰,开拓型的干部被平庸的干部淘汰。带来的结果是,一个单位死气沉沉,一个地方长期落后。因此,就其危害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平庸比腐败更可怕,一个做事的官员如果贪腐,他危害的只是特定的对象,将其拿下就完了。如果一个无能的人长期占着某个重要的位置,他危害的可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发展,侵犯的是全体民众的利益。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从治庸开始,治贫先治庸,让四平八稳不干事的人养老休息。同时重视开拓型、发展型干部的培养选拔,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平台,造福人民。
   请各位用经济学原理加以发挥和补充。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7 23:06:30
庸人不容易出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7 23:09:09
呵呵,主要是“上级”也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7 23:11:35
不平庸就意味着会干实事,干实事就要解决现存问题,解决现存问题肯定要影响现存利益集团,任命权正掌握在利益集团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7 23:17:33
这就是现实,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8 06:4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