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和实际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等刺激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触底回升。由于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急速下滑的低基数影响,下半年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逐季攀升已成定局,且增速会大幅超过年初预期,第四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速甚至有超过10%的可能,全年GDP增速可能达8.3%左右,完成保八任务大局已定。但是,保八任务的完成付出了太大代价,为季度GDP同比增速的再次探底埋下了隐患,年度GDP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一、政府投资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
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6月份当月增长达35.3%。上半年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投资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但是,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总体背景下,社会投资持续低迷,投资主要由政府投资拉动,主要投向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这是难以为继的:首先,相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这些基础设施已经极大超越了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需求。其次,我国各级政府在资金上难以承受这些建设要求。以高速公路为例,2004年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建设完成8.5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2008年,高速公路建设“快马加鞭”,总里程被调整为10万公里,当年就建设6433公里,总投资6000亿;2009年6月,中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就已经达到7.5万公里左右;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全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11个,建设里程1.2万公里,计划总投资约7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倍、5.9倍和6倍;《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全国有21个省份计划到2030年使省内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0公里左右,其中贵州达到6581公里,内蒙古、四川、广东、陕西甚至达8000到9000公里,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更达惊人的18万公里左右。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最多的国家美国,也只有8万公里左右。在资金上,目前建设资金的75%左右都是银行贷款,即使按照现有的7.5万公里线路、每公里建
设资金5000万元计算,每年所需贷款利息即超过千亿,已经超过了当前高速公路收费。
二、民间投资难以启动
当前,我国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不利境地。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外部需求将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意愿将持续低迷。今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大幅下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7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仅为53.6亿美元,同比下降高达35.7%。
三、居民消费持续大幅增长面临困境
今年以来,通过减税、补贴等综合措施的运用,我国居民消费保持强劲增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5%,最终消费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但是,随着刺激政策效力的失效以及部分刺激政策停止实施的反向影响、居民收入预期的下降,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很可能出现较大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大大缩小。
四、外部需求难以快速大幅复苏
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外部需求上。今年上半年,国外需求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1%。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外部需求可能企稳,但实现快速复苏的可能性极小。
因此,由于财政、货币等刺激政策过于激进,尽管我们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势头,并实现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由于外部需求和内部民间需求难以大幅增长,我国季度GDP增速存在二次探底的极大可能。
(执笔:徐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