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855 3
2017-03-02

    2006-2016年间,全球原奶价格共经历三次周期性变化。第一次周期从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第二次周期从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第三次周期从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每次周期分别经历33、41和46个月。其中,后两次周期变动都是由主要出口国原奶产量变动和主要进口国乳制品需求变动所推动。目前来看,全球奶品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新西兰、欧盟和澳大利亚,出口量合计占全球的90%;主要进口国是中国和俄罗斯,进口量约占全球的30%。
    图1:IFCN国际原奶价格走势


    国际原奶市场第一轮周期从2006年6月的低点22.80美元/100千克上涨到2007年12月份的最高点53.70美元/100千克,再下降到2009年2月的低点19.30美元/100千克。这一轮周期奶价上涨主要原因是干旱天气下供给端受挫,而下降原因是金融危机下消费端的低迷。
    2006年,新西兰在严重干旱天气影响下,奶牛年均单产量几乎停滞。且2007年夏天和秋天再遭遇干旱天气,奶牛单产量大幅下降5.91%,牛奶总产量下降3.18%。2007年,澳大利亚遭遇5年来第二干旱的天气,奶农通过购买高成本的饲料和宰杀奶牛来维持奶牛单产量,导致存栏量骤降4.47%,牛奶产量下降3.76%。欧盟因为干旱天气和配额制度的原因,2007年产量增幅也几乎停滞。主要产奶国中,只有美国产量保持连续增长,但是当地过高的饲料成本导致原奶产量增长放缓,增速2.13%创新低。在主要出口国牛奶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奶价开始上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消费者需求低迷。2008年全球乳制品消费总量降幅1.55%,其中黄油消费增长放缓,奶酪消费下滑2.73%,全脂奶粉消费下滑2.61%,液体奶消费下滑1.63%,唯有脱脂奶粉消费触底反弹。同时牛奶主产国的产能恢复也加剧了这一次奶价危机。虽然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遭遇持续干旱天气,产量依旧负增长,但是美国连续三年存栏量上升,牛奶产量保持2.34%的增幅,新西兰在度过严重干旱天气后,产能大幅释放增长6.58%,欧盟产能缓慢恢复增速1.3%,全年全球牛奶产量增速达到1.69%。因此,在消费低迷而出口国产能整体释放的环境下,牛奶价格开始下降。
    图2:全球乳制品总体消费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10 21:50:5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0 21:51:2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0 21:51:3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