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147 60
2009-08-29
不客气的说,我觉得《为硕士、博士津贴叫屈》楼主很无聊。你为什么读硕读博,为了津贴还是将来的前景?我当时还是自费读的硕士,每年要一万多的学费,但我觉得值,因为没有名校金融学硕士学位根本就很难做证券方面的研究员。读硕读博将来有更好的前景,两三年这点津费差距又算得了什么?学校里赚钱方法也很多,刚开始做个助教一个月500,去帮考研培训班教授专业课,有空去帮在职的写写论文,接下来投投简历在银行、券商做过实习,每天都有实习补贴。找不到钱是你自己能力不够,不要抱怨制度什么的,是你自己要读博读硕,没人求你。现在那么多人考研,津费不高是自然的了,难道学校还有提高津费来吸引学生的必要吗?

至于工作,我又只能认为那位楼主能力有限。比如现在银行的有些部门,如风险管理部,国际业务部,投资银行部都写明了只招硕士及以上的,券商、基金的投研部门更不要说了,向来只招名校硕士以上的,那些本科毕业固然有牛人,去外企500强或是咨询机构的;但是这些部门他们不够学历门槛是进不来的。虽然比本科毕业的同学晚了两三年,但是我们起点高,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职称?人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好比是办信用卡,有的人办的比我早,累计的信用积分高,透支额度比一般的要高;可我工作好,薪水高,信用卡就算办的晚,没什么信用积分,但一开卡照样额度比你高。

我可能说的也不太恰当,请楼主见谅。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这点津贴相对于你所获得的硕士博士学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说到做学问,我也认识几个博士,他们平时做做学问,发表一些能拿稿费的文章,或是帮助别人写点稿子这类的,周末去培训班给别人上课,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研究的同时日子过得也蛮滋润的。所以不是读博士苦,是读书呆子苦。

还有要给想读硕读博的同志们指出,由于存在幸存者误差,只有不满的人才会来抱怨,所以论坛里不少的帖子显示的都是硕士博士找工作难,被潜规则,考研被黑等等,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夸张,在经济金融领域拥有硕士或是博士文凭对于整个人生规划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鼓励大家能读硕的就读一个。但是也说句心里话,一定要是名校,我所在的研究部,人员只有当地前三甲学校的硕士或是博士。我前两天查过一些基金的内部人员资料,新进的无一不是名校。


所以鼓励大家去考像人大这样学校的硕士博士,不要考虑一时的得失,将来你会发现这都是值得的!









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9 09:28:31
有人能够轻而易举的考取两个名校的博士,而且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只是提前联系一下导师征得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9 09:32:20
我强烈同意楼主,再顶一下。读硕读博是辛苦,尤其导师是位海归的时候,要求相当严,但应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很好的学习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9 10:12:33
中国有几个名校?制度问题,没什么好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0 08:07:42
楼主是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0 08:12:49
支持楼主之:
还有要给想读硕读博的同志们指出,由于存在幸存者误差,只有不满的人才会来抱怨,所以论坛里不少的帖子显示的都是硕士博士找工作难,被潜规则,考研被黑等等,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夸张,在经济金融领域拥有硕士或是博士文凭对于整个人生规划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