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以及美法两国的友谊,法国在1886年10月向美国赠送了自由女神像(the Statue of Liberty)。女神头戴象征七大洲的冠冕,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紧握一块上面刻有《独立宣言》签署日期1776年7月4日的铜制板,时刻提醒人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是全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虽然雕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由照耀世界的理念,但最初,自由女神像仅仅被视为象征美法两国友谊的纪念碑。随着时光推移,她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象征着移民对民主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雕像的诞生离不开美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法方负责雕像主体的修建和运抵美国后的组装工作,而美方负责在选定的地址上修建底座。在法国,雕刻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花了10年时间设计修建雕像,著名工程设计师亚历山大·艾菲尔运用力学原理设计出支撑雕像的钢架结构。在美国,为筹得所需资金,约瑟夫·普利策在自己开办的报纸《世界报》上辟出版面全力支持筹资活动。随后,高达151英尺的庞然大物在被卸为350块后通过水路运抵美国,于1886年10月正式落户纽约。
美国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部移民史,为了获取个人的自由、均等的机会和物质的财富,无数的移民通过纽约港来到美国,在这片被称为“the land of opportunity”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此,在过去美国常被称为The Melting Pot(熔炉)。熔炉的特点在于同化作用,无论将何种东西放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它都将快速溶入,而不再保有自身原来的特质。飘洋过海移居美国的移民也是如此。他们来到美国后,也会迅速融入美国社会,认同美国的传统价值观,成为真真正正的美国人。但现在,人们更愿意称美国为The salad bowl(沙拉碗)。沙拉碗的特点在于兼容并包,碗中的香蕉、苹果、黄桃虽然被沙拉酱覆盖,但其水果的本质并没有丝毫改变。现在的美国被冠以这样的形容表明,虽然移民依然不断前往美国,但他们在认同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
现在虽然移民可以从各地进入美国,自由女神像依然矗立在纽约港,象征着美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