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为低收入者提供32万套经济适用房 2009-08-28 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购买这些住房的房主必须至少在这套房屋内居住5年,并且在7至10年内不得将房屋转卖。
韩国建设交通部27日说,政府将在2012年前为低收入人群建设32万套经济适用房,以帮助他们应对飙升的房价。
建设交通部说,将放宽禁止在大城市周边绿化带开发住房的规定,争取在未来四年中每年为低收入者提供8万套廉价新住房。韩国政府还计划到2018年提供总计150万套这样的住房。
自1999年以来,韩国全国房屋价格平均上涨了25%,在首都首尔的部分区域,房价甚至翻了一倍。面对这种情况,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周呼吁寻求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飙升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建设交通部的这一方案不仅可以为普通民众提供可以负担的住房,还将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刺激国家的经济增长。根据这一方案,购买这些住房的房主必须至少在这套房屋内居住5年,并且在7至10年内不得将房屋转卖。这个规定旨在防止房地产投机行为。(以上均据新华社电)
韩国《朝鲜日报》:中国不亚于韩国的房产投机热
中国的报纸和广播中,百姓购房难是不变的话题。经常听到有人说,涨幅惊人的房价使上班族怎么努力存钱也无法买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一辈子都得当房奴,偿还购房贷款。偶然遇见年龄相仿的中国朋友,也是三句不离这个话题。尤其是,拥有购房梦的老百姓们最关心的就是经济适用房,就是指政府向开发商低价提供土地,降低建筑费用,再以普通公寓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价格出售的平民住房,与不久前在韩国引起争论的“半价公寓”的概念相似。在此类住宅开盘销售的地方,为获得购房权,人们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为了保住位置,有的人从前一天开始就由家人轮流熬夜排队。
但是,即便这么努力,也经常会白辛苦一场。虽然政策的制定是为了给百姓带来实惠,但问题是政策的疏漏太多,受益者另有其人。在某北方大城市,如果想获得经济适用房购买权,月收入要低于5000元,并且要出具经过公证的收入证明书。但是,在鸡蛋都能造假的中国,伪造一份档案太轻而易举了。于是,月收入几万元的高收人群也混进贫困阶层,取得了购买权。更有神通广大者干脆不必履行这些繁琐的手续。他们串通住宅开发商,借用假名把事先留出的房子席卷一空。老百姓议论的“穷人熬夜排队买不上,富人开着奔驰买几套”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成批抢购的房子或以三倍的价格卖掉,或者出租。租房的人是真正的平民百姓。这些“真平民”租住“假平民”的平民住房,恶性循环正在愈演愈烈。
和韩国一样,中国的“炒房团”也不甘寂寞。他们不择手段地囤积住房,然后转手高价出售:高出的差价基本超过了开盘售价的一半。实际上与一般住房已没什么差异,不能称其为经济适用房了。
中国有关部门表示,为了尽快杜绝这种不正常现象,将加强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标准的审查。相关官员高调宣布:“要把经济适用房还给老百姓。”但老百姓对此却态度冷静。经济适用房问题从中国允许住房买卖的1997年开始算的话,已是长达十年老大难了。虽然出台了提高交易税、控制贷款等各种房地产政策,但“有关部门每次出台政策,房价都是且调且涨”也是中国的老生常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