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406 36
2009-08-30
悬赏 100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关于生产劳动的问题,现在的争论也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思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否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比如现在的服务行业。请问什么样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是不是只有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我在这里摆出这个问题,个人愿奉上1000论坛币,静听各位的高见。
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引用一段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原文,并注明出处,然后再附上自己的评论,或者自己对我的问题的认识。
在整个讨论中,或许会有争论,请各位注意言辞!

最佳答案

精忠岳飞 查看完整内容

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资本,但确诚认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什么是生产性劳动?马克思的定义是:“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创造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个生产性劳动包括某些服务业,但不是全部的服务业。 在马克思看业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地位,使其活得更轻松,更自由。 "认为马克思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在在歪曲马克思的观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0 21:03:34
迷途小书童! 发表于 2009-8-30 21:03
关于生产劳动的问题,现在的争论也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思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否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比如现在的服务行业。请问什么样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是不是只有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我在这里摆出这个问题,个人愿奉上1000论坛币,静听各位的高见。
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引用一段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原文,并注明出处,然后再附上自己的评论,或者自己对我的问题的认识。
在整个讨论中,或许会有争论,请各位注意言辞!
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资本,但确诚认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什么是生产性劳动?马克思的定义是:“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创造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个生产性劳动包括某些服务业,但不是全部的服务业。
在马克思看业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地位,使其活得更轻松,更自由。

"认为马克思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在在歪曲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篇
  “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用,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末,他就是生产劳动者;而一个缝补工,他来到资本家家里,给资本家缝补裤子,只为资本家创造使用价值,他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前者的劳动同资本交换,后者的劳动同收入交换。前一种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后一种劳动消费收入……
  
  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
  
马克思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那就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而不像斯密所区分的那样的,实物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实物生产领域的劳动。

在剩余价值理篇里,马克思既批评了斯密的这种定义,又批评了那些评批斯密的这种认识的人。如:
 “把反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的所有胡说八道总括一下,……他(们)尤其愿意把消费者当作‘非生产劳动’的生产者加以辩护。对奴仆、仆役的颂扬,对征税人、寄生虫的赞美,贯穿在所有这些畜生的作品中。和这些相比,古典政治经济学粗率嘲笑的性质,倒显得是对现有制度的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0 21:23:14
“劳动本身只有在被资本吸收时才是生产的。正如商品的一般交换价值固定在货币上一样,劳动的生产性也会变成资本的生产力。与资本相对立的、自为存在于工人身上的劳动,也就是在自己的直接存在中的、与资本相分离的劳动,是非生产的。作为工人活动的劳动也是非生产的,因为它只加入简单的、仅仅在形式上发生变化的流通过程。因此,有些人证明说,归于资本的一切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的倒置,换位,这些人恰恰忘记了,资本本身在本质上就是这种倒置,这种换位,而雇佣劳动本身以资本为前提,因而从劳动方面来看,它也是这种变体;是把这种劳动本身的力量变成对工人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必要过程。因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要求保留雇佣劳动的形式,同时又要扬弃资本,这是自相矛盾和自相取消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7月出版 page 268]。

在马克思那里劳动的”生产性“直接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统一的,为资本带来利润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否则就不是”生产劳动“,这和生产的自然属性,即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服务是没有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4:14:37
斯密同重农学派一样也对劳动进行了生产与非生产的区分,但其概念与后者有所不同——他首先在概念上对其进行反驳。重农学派认为生产出物质财富的劳动方为生产性劳动,斯密则认为生产价值的劳动即为生产性劳动。不过,他仅仅认为“不论根据任何假设,说工匠、制造商和商人的劳动不增加社会的真实收入,似乎都不妥当”,[1]486而不曾有力地指出,这个阶级会增加价值——尽管他很勉强地指出他们会“间接有助于提高土地产量。”[1]482显然,这源于他未能明确重农学派的真实想法。他认为既然这个阶层只是每年再生产其自身消耗的价值,那么,以不生产来对其命名是很不恰当的。他比喻说,“仅生一儿一女代替父母以延续人类而并不增加人类数量的婚姻,不能称之为不繁衍的婚姻。”[1]486
斯密认为,那些从事土地、矿藏和渔业的改良和开发的人,所有制造商、所有批发商和零售商,其“本身就是生产性劳动者”[1]263斯密认为仆人的劳动不能增加什么价值——尽管他明确指出“家仆的劳动也有它本身的价值。”[1]242。与仆人同样属于非生产者的还有其劳动“不能固定或体现在耐用物品或可出售商品上,也不能保存起来供日后雇用等量劳动之用”37[1]242的劳动者。斯密忽略了: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是为了共同生产新的产品,从而工人对于资本家而言是生产的,而仆人及其他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是对某种对他而言的直接消费产品的交换关系——这种产品显然也是某种形式的生产的结果。资本家对工人的产品往往并不用于(或并不完全用于)自己的直接消费,但却直接消费其仆人或其他劳动者的服务产品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样,所谓生产性劳动是斯密从资本家的角度从而对其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就一个社会从而对其利益关系而言的。这意味着,本来是相对于资本家而言的生产劳动或非生产劳动,斯密却混同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了。由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切劳动者所从事的皆是生产性劳动,只不过是这种生产劳动的表现形式多有不同罢了。而如果各种形式的生产如果如斯密所言是成某种恰当的比例的,则各个阶层的人们皆可获得趋于某种自然比率的收入。38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中,当一个人为作为生产者的资本家工作和作为消费者的资本家工作时,他所获得的报酬显然应当是相同的。而一旦我们指出一切劳动者所从事的皆是生产性劳动时,那么,我们同样也会在此显而易见地发现——就如我们已经反复指出的:劳动报酬或工资不过就是劳动成果的价格。
马克思显然支持斯密对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一般见解。对此,他还做了一个虽然忽视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却意图明确的解释,他说:“这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始终是从货币所有者、资本家的角度来区分的,不是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区分的。”[7]148于是,我们看到,在马克思看来,不管我们能否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雇佣劳动者是不是果然或可能被占有什么,只要货币所有者或资本家得到了利息和利润,那么这种利息和利润的来源就是这些雇佣劳动者。也许,这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马克思对斯密的指责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然而,毫无疑问,所谓剩余价值的通过雇佣劳动而获得的必然性,是无可辩驳地不符合我们刚刚指出的那种逻辑的。
也许这个逻辑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虽然斯密不能充分地肯定所有者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但他并没有通过这种生产而对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进行谴责;相反,他却认为唯有通过这个制度本身,进而通过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使人民大众的利益获得保障,进而生活美满幸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5:0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9:06:39
论马克思的人类劳动和价值创造

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理论往往都是假说。作为假说,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就必然有它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或基本认知。而这样的基本出发点或基本认知在经济学领域往往就是一种经济学说的原始的经济假设。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也不利外。就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而言,在下觉得,要真正把握它,必须把它放置在马克思的整个经济学说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要联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众所周知,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根基在其劳动价值理论,而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认知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概念的界定。对价值概念的界定及对“价值”之根本经济意义(价值决定价格)的肯定其实是整个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认知,是马克思的基本认知,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起点和原始假设。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实,单从这一概念,任何人能都可以断定,在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中,价值的创造过程必然是个人类劳动的过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类劳动过程都能进行价值创造。
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究竟什么样的人类劳动能进行价值创造呢?这就回到楼主提出的问题上来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当然要先看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但是必须注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刻牢记马克思对价值的界定,把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和他对价值的界定联系起来。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P:201-202)“如果整个过程从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P:205)这恐怕是马克思在三卷本《资本论》中对生产劳动的最早阐释。
“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P:205)劳动物化,而对象被加工了。”(P:205)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在劳动过程中,存在劳动“物化”的过程。回想马克思对价值概念的界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从人类劳动到价值,存在一个“凝结”的过程。劳动的物化,其实是指劳动蕴于产品中,以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劳动物化的过程其实包含着劳动凝结为价值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才说“商品的生产过程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P211)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只有能物化的劳动才可能形成价值。
     由上,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只有其间的劳动能物化的劳动过程才可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一种劳动形式能否创造价值,就是看它能否物化。
马克思界定的生产劳动当然能物化,因此生产劳动必然创造价值。
服务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呢?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这就要看服务劳动能否物化。服务劳动能物化吗?这就要首先看何谓“劳动物化”。此前我们已经提到,马克思所言的“劳动物化”,其实就是劳动蕴藏于产品中,以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是,服务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就要看它能否生产出产品来。服务劳动能生产出产品(商品)来吗?现实世界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服务本身就是商品。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服务劳动应当是创造价值的。
其实,按照马克思的经济思维逻辑,一切参与商品生产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劳动物化”。你能说办公室职员的劳动没有物化在车间的产品上吗?在下觉得任何人都否决不了这一点,虽然他可能也无法证明这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下觉得,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过程中劳动的“物化”和价值形成过程中劳动的“凝结”太抽象了,具有太多的哲学色彩了,以致很难捉摸。
以上浅见,敬请各位前辈、兄台、贤弟、姐妹批评指正。

注:以上引文来自    资本论[M]. 马克思 著,郭大力 王亚南 .人民出版社.19756月第1版,20044月印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