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26 7
2009-08-31

徐洪才


  现在流行着一个虚假命题,即“中国居民储蓄过高”,也就是中国老百姓太愿意存钱了,这也是眼下中国消费疲软、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
  数据表明,2008年,中国储蓄率高达46%,而美国只有-0.5%。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民族。长期以来,中国是看能挣多少,才花多少;而美国是“敢借、敢花、敢不还”!中国人辛辛苦苦、披星戴月、汗流浃背地生产了很多价廉物美的商品,自己没有钱买,只好卖给美国人去消费;美国支付给我们纸张印制的美元,得到美元后中国人舍不得花,又去买了美国国债,支持了美国过度消费和打伊拉克。
  这就是说,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挣钱、存钱,美国负责花钱。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衡啊!而美国的战略学家则称之为“危险的平衡”。
  实际上,仔细考量中国46%的储蓄率构成,不难发现,其中政府储蓄为负值(财政赤字),企业储蓄占到30%以上;而居民储蓄则不到15%。也就是说,中国普通老百姓储蓄率是相当低的。企业为什么偏好储蓄呢?是因为在中国经济结构里面国有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国有企业是不分红的,老百姓事实上根本享受不到国有资产“主人”的权利,也不可能将其“名下”的国有资产看成是自己的真实财产,进而据此安排自己的消费。
  由此看来,所谓的“中国储蓄率过高”,实在是掩盖了中国老百姓储蓄率极低的事实。
  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老百姓“人均储蓄额”太少,原因是工资收入太低。加之,社会保障不健全、国有银行垄断低价吸储,而资本市场又不发达,且系统性风险极大。老百姓既缺乏工资性收入,又缺少财产性收入,怎么敢于消费呢?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居民的最大消费是买房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但是,在高房价的现实条件下,每销售一套居民住房,就消灭了一家中产阶级。这些购房户,在当上“房奴”后的几十年里都不敢消费了。
  还有,收入“两极分化”和官员“贪污腐败”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老百姓消费。
  总之,“中国储蓄率过高”是一个假命题。要使中国经济彻底地摆脱目前的困局,非得显著增加老百姓收入、彻底打破“国富民穷”格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1 09:50:39
关于百姓储蓄率的问题以前也看到过
我认为 老百姓的储蓄动机还是很强的  一方面是传统的观念;更重要的我想还是对自己未来保障的不确定性
而企业储蓄我想是因为受制于投资渠道,有些钱实在是没有合适的项目投出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1 10:04:18
同意楼主的观点。说白了,中国老百姓还是没钱,所以都是能省则省。一般最有生产力的中年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防御性的储蓄倾向是很高的。老老小小还有自己生病需要花钱,孩子上学也要花钱,谁没事跟老美一样乱花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1 10:06:52
晚辈先学习了,暂不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1 15:46: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1 15:54:52
不是老百姓喜欢储蓄,是我们的体制还有缺陷.我们的保障体系如果做的足够好,人们没有必要总是储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