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78 1
2009-08-31
近日,中石油“购房门”事件经媒体曝光,引发巨大争论。“购房门”事件很简单,一些潜在购房者发现地段甚好的北京朝阳区三元桥东北角的太阳星城三期,被中石油以20.6亿元团购的方式“拿下”,每平米均价9千元左右,远低于该楼盘目前逾2万元的市价。  如果是民企为员工“团购”料想不会如此波澜,事实上民企乃至民间都组织过“房地产团购平台”,但最终议价能力却没有垄断国企如此巨大。究其原因,人们发现中石油“团购”房的开发商跟中石油是关联企业。购买方是中石油旗下的北京华油服务总公司,而开发太阳星城的房地产发展商的大股东是上市公司冠城大通,而中石油入股冠城大通下属公司冠城正业。此前,中石油和冠城大通就有大量的购房交易,中石油是冠城大通最大的“存货消化者”。更有说法,冠城大通尽管在住宅价格上“折让”,但将换来中石油在股权出售(出售冠城正业的股权)上的优惠如果属实,这是一种严重的“利益输送”安排,这中间的“租金”,既被中石油的低价购买住宅的员工所获得,也被香港冠城集团所分享。那么损失方究竟是谁?
  这个案例表面是中石油“曲线购房”,给员工提供变相“垄断福利”,但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国进民退”下的租金分配。 “国进民退”的唯一条件就是货币过度宽松下(通胀预期下)的信贷分配的歧视,大型国有企业由于拥有更多的政府资源和抵押能力,从而在信贷序列中获得优胜地位,而民营企业大多依靠自身的现金流积累,而在货币泛滥之际,廉价资本和信贷可获得性的歧视是并存的。同时由于货币宽松刺激各类资产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飙升,使得靠现金流积累的民营企业辛苦积累的“资金实际贬值”,无法完成新的投资扩张和高价收购,导致民间部门的“萎靡化生存”。
  于是,货币宽松造成的“国进民退”必然导致利益群体的进退,这有点类似经济学家阿克罗夫和保罗·罗默在其经典论文《Looting》表述的“投机和补偿”一样,廉价资本和分配的歧视导致国企利益团体能扩张其利益,而国企又并不仅仅是国资委驱动的,他们也受“内部人”驱动。国资委要求国企“主业经营,辅业分离”,但国企半年来加大了多元化的力度,尤其是对房地产行业的渗透,创造了土地拍卖上的诸多“地王记录”以及入股房地产企业,而中石油“购房门”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地王记录”起因国企“廉价信贷”所致,如果“地王”的房子能卖出去,那就是一笔很好的“投机”;卖不出去,是否可以通过国企本身“团购”的力量来消化库存,增加国企内部人的福利,这中间的代价是“垄断利润”的减少或者是政府补贴的增加,总之存在一个第三方“埋单者”。
  过去,强势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单位建房的方式来完成内部福利分享,中央政府明智地叫停了对单位建房的地皮供应,那么现在也就不应该让强势的国企利用“廉价资金”产生的“租金”、与利益关联的房企交易以及以国资流失为代价,来增厚个别国企的内部福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1 10:59:40
:“地王记录”起因国企“廉价信贷”所致,如果“地王”的房子能卖出去,那就是一笔很好的“投机”;卖不出去,是否可以通过国企本身“团购”的力量来消化库存,增加国企内部人的福利,这中间的代价是“垄断利润”的减少或者是政府补贴的增加,总之存在一个第三方“埋单者”。

不禁头皮发麻~~设租、寻租、租金在某些集团中进行分割……改革越来越缺乏动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