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9-9-10 21:19:52
303906853 发表于 2009-9-10 10:28
劳动创造价值,叫劳动价值论.但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所以交换是前提

如果单纯家务劳动,我们只能说有使用价值,不能说有价值,个人这么理解的
如果没有价值,那么又如何可以交换呢?无论交换不交换都存在价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09:18:03
妻子的劳动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因为妻子的劳动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和消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09:28:17
31# mkszyz

阁下刚好搞反了,不管是否进行交换,物品都有使用价值。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不用来交换,没有价值可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12:53:36
whm303 发表于 2009-9-8 20:49
wei8qi8 发表于 2009-9-6 21:06
mkszyz 发表于 2009-8-31 21:17
妻子在家干家务是不是有价值呢?我们认为是有的,因为假如妻子外出干保姆——同样是干家务——是可以挣到钱的。所以不是挣钱就有价值,不挣钱就没有价值。所以不可以说妻子在干家务,丈夫在外挣钱就是丈夫养活了妻子。妻子其实也为丈夫在外的挣钱贡献了力量。
我想,这是反映mkszyz论友的真实学术水平的主贴了。

什么是价值?凝固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抽象的、社会的人类劳动。什么是商品?当生产者将自己的产品作为私人物品在市场上与他人交换时,这样的产品成为商品。

第一、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特指商品中“凝固的”抽象劳动,而作为商品的劳务不属于“凝固状态”,根本上就不属于价值的范畴。

第二、妻子在干家务,丈夫在外挣钱。两人的劳动成果是家庭的共同财富,劳动成果在家庭中进行分配,而不是进行市场交换,从现实上看,如果他俩离婚了,法律上也是将他俩的家庭财富作为共同财产来分配、分割的。当然,除非mkszyz论友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将夫妻间所有的“活动”或“行为”都真正地实现了“市场化交换”,否则这个命题真的难以理解。

从劳动价值论上看,这个命题超可笑!希望那些回贴支持的论友中没有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同学,否则,只能说明这些同学学艺不精。
这是我在本版中所见过的最搞笑的回复,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好吧,请指出本人回复中“最搞笑”的部分和“无知”的部分。如果在回复别人的贴子时,不进行理由上的说明就指责别人,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19:39:05
bloom516 发表于 2009-9-11 09:18
妻子的劳动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因为妻子的劳动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和消费的。
您是说的肯定不对,假如一个农民种了粮食,拿到集市上去出卖,出卖了一部分,于是这部分粮食就有了价值,而另一部分忽然不想交换了,拿回家去自己吃了,于是这一部分粮食就没有价值了?
后天忽然孩子要用钱交学费了,所以又想去把剩下的粮食用于交换了,于是这部分粮食又突然有价值了?
呵呵,您难道不觉得这样说有些好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12:09:50
根据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只是这种价值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里还涉及到机会成本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21:07:02
yugen 发表于 2009-9-12 12:09
根据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只是这种价值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里还涉及到机会成本问题,
是不是可以實現是個問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0:23:04
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这句话很对嘛,不要把使用价值和和商品的价值弄混淆了。妻子的劳动有价值,通常指的是使用价值但不创造价值,因为他仅局限在家庭中没有进行社会交换,而保姆经过社会交换来到家中干家务则不同,它属于第三产业肯定创造价值,关于这可以看刘伟的《经济学导论》,里面说的非常详细 23# mkszy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0:25:49
mkszyz 发表于 2009-9-10 21:19
303906853 发表于 2009-9-10 10:28
劳动创造价值,叫劳动价值论.但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所以交换是前提

如果单纯家务劳动,我们只能说有使用价值,不能说有价值,个人这么理解的
如果没有价值,那么又如何可以交换呢?无论交换不交换都存在价值吧。
关于这位大姐的帖子我看了,主要是弄混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概念,区分它们就好了。普通说的价值是指使用价值,在经济学中要严谨但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0:34:43
肯定有价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2:01:27
caoyzheng 发表于 2009-9-13 20:23
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这句话很对嘛,不要把使用价值和和商品的价值弄混淆了。妻子的劳动有价值,通常指的是使用价值但不创造价值,因为他仅局限在家庭中没有进行社会交换,而保姆经过社会交换来到家中干家务则不同,它属于第三产业肯定创造价值,关于这可以看刘伟的《经济学导论》,里面说的非常详细 23# mkszyz
假如我有一袋米,一半在用于在市场上交换,一半存在家里,那么就一半有价值,一半没有价值了?

交换成功了就有价值,而没有交换成功,那么就是我将米放在市场上准备交换也是没有价值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2:11:34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1 12:53
whm303 发表于 2009-9-8 20:49
wei8qi8 发表于 2009-9-6 21:06
mkszyz 发表于 2009-8-31 21:17
妻子在家干家务是不是有价值呢?我们认为是有的,因为假如妻子外出干保姆——同样是干家务——是可以挣到钱的。所以不是挣钱就有价值,不挣钱就没有价值。所以不可以说妻子在干家务,丈夫在外挣钱就是丈夫养活了妻子。妻子其实也为丈夫在外的挣钱贡献了力量。
我想,这是反映mkszyz论友的真实学术水平的主贴了。

什么是价值?凝固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抽象的、社会的人类劳动。什么是商品?当生产者将自己的产品作为私人物品在市场上与他人交换时,这样的产品成为商品。

第一、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特指商品中“凝固的”抽象劳动,而作为商品的劳务不属于“凝固状态”,根本上就不属于价值的范畴。

第二、妻子在干家务,丈夫在外挣钱。两人的劳动成果是家庭的共同财富,劳动成果在家庭中进行分配,而不是进行市场交换,从现实上看,如果他俩离婚了,法律上也是将他俩的家庭财富作为共同财产来分配、分割的。当然,除非mkszyz论友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将夫妻间所有的“活动”或“行为”都真正地实现了“市场化交换”,否则这个命题真的难以理解。

从劳动价值论上看,这个命题超可笑!希望那些回贴支持的论友中没有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同学,否则,只能说明这些同学学艺不精。
这是我在本版中所见过的最搞笑的回复,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好吧,请指出本人回复中“最搞笑”的部分和“无知”的部分。如果在回复别人的贴子时,不进行理由上的说明就指责别人,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无知者无畏”。
好吧,说说吧。
wei8qi8 发表于 2009-9-6 21:06

第一、……而作为商品的劳务不属于“凝固状态”,根本上就不属于价值的范畴。
你是不是真的以为,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就像腊月天哈尔滨大街上流出的哈喇子,有那么一个由液态到固态的“凝结”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4 00:27:36
楼主只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区别即可!即"劳动"和"劳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4 22:29:38
earlllpf 发表于 2009-9-14 00:27
楼主只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区别即可!即"劳动"和"劳动力"!
为什么要弄懂这两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12:09:59
whm303 发表于 2009-9-13 22:11
好吧,说说吧。
wei8qi8 发表于 2009-9-6 21:06
第一、……而作为商品的劳务不属于“凝固状态”,根本上就不属于价值的范畴。
你是不是真的以为,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就像腊月天哈尔滨大街上流出的哈喇子,有那么一个由液态到固态的“凝结”过程?
如果你了解一点“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的二重性”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商品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有明确的定义,“凝结”两字在定义中决非你认为的那样属于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劳动生产过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形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抽象劳动作为“人类整体社会生产劳动力的一部分”形成商品的价值。

市场上交换的“劳务”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尽管它不凝结在具体的商品上,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属于社会必需的抽象劳动的一部分,相反地,它可以同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市场交换。市场上交换的“劳务”要么作为生活消费被消费掉,要么作为生产消费被消费掉,有可能“它的生产过程就是消费它的过程”,有可能“它在其它生产过程中被凝结到其它商品中”。

对某一理论进行批判的前提是了解这一理论,否则,所谓批评的言语就只能是一些“无知的且可笑的狂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17:08:22
好好好爱妻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20:04:30
妻子的家务劳动是有价值的,培养一个成功的男人,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22:16:31
各位别开玩笑了,跟楼主说劳动价值论不把她脑子烧坏才怪呢——我对我说的话负责。
这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板块,谈价值自然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楼主不妨说说你所指的“价值”怎么定义?不要反问我,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是指什么,自己去看21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23:55:55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5 12:09
whm303 发表于 2009-9-13 22:11
好吧,说说吧。
wei8qi8 发表于 2009-9-6 21:06
第一、……而作为商品的劳务不属于“凝固状态”,根本上就不属于价值的范畴。
你是不是真的以为,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就像腊月天哈尔滨大街上流出的哈喇子,有那么一个由液态到固态的“凝结”过程?
如果你了解一点“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的二重性”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商品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有明确的定义,“凝结”两字在定义中决非你认为的那样属于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劳动生产过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形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抽象劳动作为“人类整体社会生产劳动力的一部分”形成商品的价值。

市场上交换的“劳务”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尽管它不凝结在具体的商品上,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属于社会必需的抽象劳动的一部分,相反地,它可以同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市场交换。市场上交换的“劳务”要么作为生活消费被消费掉,要么作为生产消费被消费掉,有可能“它的生产过程就是消费它的过程”,有可能“它在其它生产过程中被凝结到其它商品中”。

对某一理论进行批判的前提是了解这一理论,否则,所谓批评的言语就只能是一些“无知的且可笑的狂言”。
呵呵,我真的替你担心,汉语句子都看不懂什么意思的还跑来搞经济学。究竟是谁把价值的凝结理解为“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呢?我也懒得和你争。估计楼上的不是你的马甲就是你的同学吧,不过你们的一唱一和,倒挺般配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0:57:44
whm303 发表于 2009-9-15 23:55
呵呵,我真的替你担心,汉语句子都看不懂什么意思的还跑来搞经济学。究竟是谁把价值的凝结理解为“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呢?我也懒得和你争。估计楼上的不是你的马甲就是你的同学吧,不过你们的一唱一和,倒挺般配的,呵呵。
你曾经疑问道:“你是不是真的以为,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就像腊月天哈尔滨大街上流出的哈喇子,有那么一个由液态到固态的‘凝结’过程?”,当我表明个人观点后,你现在又在大叫“究竟是谁把价值的凝结理解为“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呢”?

本人理论取向,并不喜欢进行无谓的言语争执。但是,有一点要声明:本人从不使用什么马甲,言论责任自己担负!而楼上支持我论点的论友也不是我的同窗,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一唱一和”。请一些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这个学术论坛来说,耍一些小聪明或伎俩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1:30:18
mkszyz 发表于 2009-9-7 21:49
不交换就没有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
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一词专指“商品的价值”,“商品”一词专指“在市场上作为私人产品进行交换的产品”。也说是说,有形产品没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就谈不上商品,也谈不上价值。而且,如果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社会分工所必需的劳务,由于这些劳务所提供的抽象劳动不凝结在具体的有形产品上,这些劳务也谈不上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社会必需的劳务与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交换。

当然,在“原始社会中的氏族公社”或者“现代家庭”中,它们内部成员的劳动成果都是共同的公共财富,劳动成果在内部之间虽然存在“分配形式的交换”,但这种交换毕竟与“市场形式的交换”不同。

对于你所说的“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你的说法有不妥之处:诚然,钻石在切割玻璃的过程中发挥其“硬”的物理特性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以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为前提,但是,空气并没有参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使用价值”(也就是你所说的“价值”的含义)。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不对产品和商品进行区分,不对劳务和商品进行区分,只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没有且否认商品价值的概念,甚至认为“资本”从原始人使用的第一根木棒或第一块石头就出现了。从劳动价值论看来,劳动价值论的有些观点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确实是一些谜团,正因为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才显得是那么地肤浅和庸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9:07:04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5 12:09
如果你了解一点“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的二重性”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商品价值在劳动价值论中有明确的定义,“凝结”两字在定义中决非你认为的那样属于物质形态变化的物理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劳动生产过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形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抽象劳动作为“人类整体社会生产劳动力的一部分”形成商品的价值。

市场上交换的“劳务”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尽管它不凝结在具体的商品上,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属于社会必需的抽象劳动的一部分,相反地,它可以同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市场交换。市场上交换的“劳务”要么作为生活消费被消费掉,要么作为生产消费被消费掉,有可能“它的生产过程就是消费它的过程”,有可能“它在其它生产过程中被凝结到其它商品中”。

对某一理论进行批判的前提是了解这一理论,否则,所谓批评的言语就只能是一些“无知的且可笑的狂言”。
抽象劳动?什么是抽象劳动?
抽象和具体,人有抽象的人,也有具体的人,那么如何理解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9:11:17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6 11:30
mkszyz 发表于 2009-9-7 21:49
不交换就没有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
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一词专指“商品的价值”,“商品”一词专指“在市场上作为私人产品进行交换的产品”。也说是说,有形产品没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就谈不上商品,也谈不上价值。而且,如果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社会分工所必需的劳务,由于这些劳务所提供的抽象劳动不凝结在具体的有形产品上,这些劳务也谈不上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社会必需的劳务与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交换。

当然,在“原始社会中的氏族公社”或者“现代家庭”中,它们内部成员的劳动成果都是共同的公共财富,劳动成果在内部之间虽然存在“分配形式的交换”,但这种交换毕竟与“市场形式的交换”不同。

对于你所说的“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你的说法有不妥之处:诚然,钻石在切割玻璃的过程中发挥其“硬”的物理特性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以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为前提,但是,空气并没有参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使用价值”(也就是你所说的“价值”的含义)。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不对产品和商品进行区分,不对劳务和商品进行区分,只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没有且否认商品价值的概念,甚至认为“资本”从原始人使用的第一根木棒或第一块石头就出现了。从劳动价值论看来,劳动价值论的有些观点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确实是一些谜团,正因为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才显得是那么地肤浅和庸俗。
农场生产粮食是为了上市场上去卖的,那么这粮食在出卖之前是不是有价值的呢?难道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吗?

电脑企业生产的电脑在出卖以前是不是商品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9:25:17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11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6 11:30
mkszyz 发表于 2009-9-7 21:49
不交换就没有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
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一词专指“商品的价值”,“商品”一词专指“在市场上作为私人产品进行交换的产品”。也说是说,有形产品没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就谈不上商品,也谈不上价值。而且,如果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社会分工所必需的劳务,由于这些劳务所提供的抽象劳动不凝结在具体的有形产品上,这些劳务也谈不上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社会必需的劳务与其它商品的价值进行交换。

当然,在“原始社会中的氏族公社”或者“现代家庭”中,它们内部成员的劳动成果都是共同的公共财富,劳动成果在内部之间虽然存在“分配形式的交换”,但这种交换毕竟与“市场形式的交换”不同。

对于你所说的“价值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交换的时候才显示出来罢了。不交换的时候显然不显示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钻石是硬的,不切割玻璃的时候显示不出来其硬,但不等于就不硬啦。”,你的说法有不妥之处:诚然,钻石在切割玻璃的过程中发挥其“硬”的物理特性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以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为前提,但是,空气并没有参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使用价值”(也就是你所说的“价值”的含义)。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不对产品和商品进行区分,不对劳务和商品进行区分,只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没有且否认商品价值的概念,甚至认为“资本”从原始人使用的第一根木棒或第一块石头就出现了。从劳动价值论看来,劳动价值论的有些观点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确实是一些谜团,正因为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才显得是那么地肤浅和庸俗。
农场生产粮食是为了上市场上去卖的,那么这粮食在出卖之前是不是有价值的呢?难道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吗?

电脑企业生产的电脑在出卖以前是不是商品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楼上的那位大哥,你说的很对,我也对这个问题很困惑,我想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农场生产粮食就是作为商品来卖的,不是用来我消费,可以从生产物品用途和目的上判断。像粮食一半用于交换就有价值,而另一半用于消费就只有使用价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33:04
caoyzheng 发表于 2009-9-16 19:25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11
农场生产粮食是为了上市场上去卖的,那么这粮食在出卖之前是不是有价值的呢?难道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吗?

电脑企业生产的电脑在出卖以前是不是商品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楼上的那位大哥,你说的很对,我也对这个问题很困惑,我想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农场生产粮食就是作为商品来卖的,不是用来我消费,可以从生产物品用途和目的上判断。像粮食一半用于交换就有价值,而另一半用于消费就只有使用价值了。
我还是不能接受。
我的旧电脑,本来想拿到二手市场去买的,于是我的旧电脑就有价值了,但是忽然我又不想卖了,于是我的旧电脑就没有价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34:52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07
抽象劳动?什么是抽象劳动?
抽象和具体,人有抽象的人,也有具体的人,那么如何理解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呢?
难怪有人疑问,在马经版上为什么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问题总有人经常提出?

mkszyz论友这样的典型人物的提问给出了答案:因为总有一些人在不了解劳动价值论的情况下,偏爱跑到马经版来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51:48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11
农场生产粮食是为了上市场上去卖的,那么这粮食在出卖之前是不是有价值的呢?难道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吗?
电脑企业生产的电脑在出卖以前是不是商品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农场生产的粮食主要是为了到市场上去卖,一个农场或一个电脑企业这种“为卖而生产”的行为通常并不仅限在一年中发生。如果你稍懂一点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再生产周期”的概念,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因为生产商的销售经验是建立在他们以往的“为卖而生产”的经历之上的,一般来说,生产商在下一个社会再生产周期到来前,总要预计一下他所生产商品的销路将会如何,而准确的估计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数量。

只有哪些纸上谈兵的空谈家们才会认为商品“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54:06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6 20:34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07
抽象劳动?什么是抽象劳动?
抽象和具体,人有抽象的人,也有具体的人,那么如何理解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呢?
难怪有人疑问,在马经版上为什么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问题总有人经常提出?

mkszyz论友这样的典型人物的提问给出了答案:因为总有一些人在不了解劳动价值论的情况下,偏爱跑到马经版来现眼!
我想你还是回答一下为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56:34
wei8qi8 发表于 2009-9-16 20:51
mkszyz 发表于 2009-9-16 19:11
农场生产粮食是为了上市场上去卖的,那么这粮食在出卖之前是不是有价值的呢?难道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吗?
电脑企业生产的电脑在出卖以前是不是商品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时候就没有价值了?
农场生产的粮食主要是为了到市场上去卖,一个农场或一个电脑企业这种“为卖而生产”的行为通常并不仅限在一年中发生。如果你稍懂一点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再生产周期”的概念,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因为生产商的销售经验是建立在他们以往的“为卖而生产”的经历之上的,一般来说,生产商在下一个社会再生产周期到来前,总要预计一下他所生产商品的销路将会如何,而准确的估计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数量。

只有哪些纸上谈兵的空谈家们才会认为商品“只有出卖了那一刻才有价值”。
哦,看来就是没有出卖的东西也是价值的啊?那么我说的不是也是正确的了吗?妻子在家做馒头,这馒头虽然不是出卖的,但是却是有价值的,因为妻子也可以买她生产的馒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59:09
另外什么是商品呢?我的房子是不是商品呢?如果是,那么我却是自己用的,如果不是,我却可以出卖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