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10950 39
2009-09-01
前言:

23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出现在了郑州,盛世开讲,解读了当前的经济形式,表达了他对近期经济状况的一些担忧。我有幸在现场一睹大家的风采。他认为,现在还不到为经济回暖叫好的时候。听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将当时的笔记进行了整理,有些文字也是来自网络。我发现郎咸平是真正的到处讲课,并且讲的内容在某一段时间内是相同的。同时我也在网上找了一些相关的报道,都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谈回暖,“不宜过早乐观”

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2%,比一季度加快了一个百分点;5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长8.9%,6月份也有4.7%的增幅。
同时,楼价上涨也很快,一些地方出现了“天价地王”。
汽车、奢侈品市场升温速度也令人惊叹。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的奢侈品销量上涨了30%。加上前阶段股市连续上冲,似乎也在佐证中国经济的冬天已经过去。而随着国家一揽子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市场更是一片看好———“差不多应该反弹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但郎咸平教授认为,“从经济运行的本质看问题,或许能够更加客观而谨慎。”
“中国楼市所谓的‘寒冬’并没有让价格完全回归价值,反而从今年1月份起就已经开始显露出上涨的迹象”,郎咸平教授更是惊呼于7月份以来楼市井喷式的增长。他指出,按照经济学理论,楼市和股市一样,应该有为国家宏观的经济形势提供参照的功能,“以美国为例,整个上半年,随着经济的衰退,全美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下探,最大月度跌幅超过40%。而这个时期,中国的楼市却逆势上涨,完全无视中国整体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股市、汽车和奢侈品等领域。郎教授就此提出:“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根本上的问题,而没有必要一个劲地去讨论全球经济危机。”郎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确实受到了金融海啸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等行业的自身投资环境不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可以解释清楚上述那些有违经济运行规律的现象了。”
问病因,“应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
根据郎咸平的“诊断“,病因在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很多人说2006年的大牛市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太成功了,是‘富裕’导致太多的人需要投资。而这个现象,按照他们的说法就称为‘流动性过剩’理论。”郎教授对此不太赞同,“我当时就提出,不能被眼前的繁荣迷惑。我们手上的钱真的已经多到没地方用而只能到处投资了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答案。”
郎教授给出的答案,就是“当时由于投资环境不佳,制造业的企业家对继续投资自己所处的产业失去信心,转而将资金投入楼市和股市,这个‘气球’也被越吹越大,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大牛市。”
无独有偶,世界投资大师格拉汉姆也坚定地认为,今年以来我国A股市场的又一轮上涨行情很大部分是银行天量信贷的“功劳”。
7.37万亿元的信贷资金去了哪里?“各地的地王已经给大家揭开了谜底。”投资环境本身没有好转,多数企业、包括拿到其中“大头”的国有企业,都不敢再把资金用于发展自身产业,而是大笔大笔地去炒楼、炒股。“拿到信贷了就必须消化,而且这样也更容易产生高额利润,所以大家就能看到以前跟股市、楼市没有多少瓜葛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地产公司、投资公司。这样做,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的实体经济。”郎教授充满忧虑地说,
“信贷又是受政策影响最敏感的,所以宏观稍微一调整,就会有大量资金集中进场或离场,这就造成了我们股市的大起大落。”对于近些天来沪深股指的深幅调整,郎教授如此解释。
说消费,“比重过小导致产能过剩”
在现代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消费所占GDP的比重非常大,有些甚至超过70%,“而我国只有它们的一半”。用郎教授的话来说,“我们的GDP,并不是广大企业盈利绩效的反映,而大多是由钢筋水泥给堆出来的。”
消费的不足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我们有将近70%的产能,却只有30%左右的力量消费。”在以前,由于欧美等国家庞大的消费需求吸收了我国的过剩产能;而金融海啸来袭,使得这些国家也捂紧钱袋子,问题也就此凸显。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外贸”,2008年11月开始, 我国出口就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从-2%到-2.8%,每个月以接近20%速度下跌。
出口的下降也导致数目不小的各类生产、加工工厂难以为继,投资环境更加恶化,“如我刚才所说,也就更没有企业愿意投资实体经济了。”
郎咸平教授最后指出:经济的拉动还是要依靠三驾马车,要及时、彻底地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扩大内需。他告诫:“谨慎看待回暖,不要忙于鼓掌。当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 20:37:58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著名学者郎咸平海口开讲 揭秘国际金融游戏规则


  中国股市回暖领先于世界股市近三个月时间,股市楼市全面上涨,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涨,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8月2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这位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与“外星人”、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中国民营经济的教父级人物,应“海口首届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在海口人大会堂为一千多位海南商界精英讲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课。
  中国企业家不了解国际规则
  一向以“口无遮拦”著称的郎咸平,再次显示其“英雄本色”,在第一阶段的演讲中,郎教授毫不客气的的指出“中国企业家不了解国际规则”。
  郎教授认为,国营企业走出去的对手就是国际资本,他们暗地里操纵着价格。去年八月份发生过一次石油、铁矿沙、农产品猛涨,一般人肯定认为供需所决定,是市场行为。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价格是华尔街决定的,华尔街是美国政府的。现在的帝国主义是以国际化引导,金融为后盾的“金融超限战争”。
  郎教授指出,西方所谓帝国主义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国际金融炒家最终目的是要取得定价权。
        中国经济是否回暖是所有嘉宾关心的话题,郎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回暖过快,如2006年出现经济快速增长,股市楼市疯狂上涨,就该知道经济环境出问题了。
  大家都认为流动性过剩是主因,导致通货膨胀,因此政府收回流行性,推行宏观调控,07年还6次上调利率,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殊不知,政府提高利率更是打击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使其更多的将资金转入股市。一年六次提高利率,但股市不但跌而是狂涨,每一次打击,进一步恶化的投资的环境,原来要投资的钱更加投入股市和楼市。
  因此,郎教授认为,即使没有金融海啸,中国的经济危机已渐成定局,因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制造业危机。制造业危机一旦来临,只会慢慢腐蚀经济,制造业危机来的慢,去的更慢,中国制造业危机正是一步一步的加深。

炒美元也要炒黄金

  郎咸平教授指出,黄金和美元的走势是相反,只要黄金涨,美元跌,黄金跌美元涨,只有一个原因,这里面有美国政府的操纵。美国政府想让美元涨,就让华尔街公司进入黄金市场,打压黄金价格,挤压资金进入美元市场,黄金是手段,美元是目的。
  美国通过前段阶对黄金的炒作,完成了两项历史任务,一是完成了拉抬美元的目的。另外,由于,全世界因为金融海啸四处寻找避险货币时,因为美国的坚挺升值,美元成为了唯一的避险货币。
  朗教授认为,不管炒美元还是炒黄,真正主导的本质力量是美国政府的政治目的,他说,要知道黄金走势必要知道美金,而要知道美金就要知道美政府的政策,后者才是黄金价格上窜下跳的指挥棒。

炒黄金要摸美国脾气

  投资黄金方面,朗教授认为,黄金是一个很差的投资品种,建议现在不要买黄金,三十年的黄金投资收益是是最差的,比不上其他的投资品种,甚至于比不上银行利息。现在也不要这个时刻投资黄金赚钱,投资的话,黄金美元持有比例以1:1最为保值。
  “黄金涨 ,美元必跌 ;美元涨,黄金必跌。”这是郎咸平教授抛出来的研究成果。他说,目前持续走高的黄金价格受到了国际炒家们操作的影响,而欧元的走势不排除是美国政府用来操控美元汇率的工具和手段。“黄金只是手段,美元才是目的。”
  郎咸平说,去年黄金价格暴涨时,让很多人一下子暴富,认准了投资黄金是个挣钱的买卖,但这是一个“大风险的事儿”,背后操纵价格的是华尔街的国际炒家。他说,要知道黄金走势必要知道美金,而要知道美金就要知道美政府的政策,后者才是黄金价格上窜下跳的指挥棒。
  郎咸平海口放言:中国经济不是回暖是“发烧”
  什么是回暖?到底是发烧还是回暖?我给你们解释个名词,下次你儿子发烧的时候,你跟老婆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发烧,是回暖”。这是8月2日,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应海口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在海口市人大会堂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上的开场白,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是否回暖。
  郎咸平认为,中国除了所面临的金融海啸之外,还面临一个别人没有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危机。而制造业危机的表现,就是2006年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质就是告诉制造业出了最大的问题,当时整个市场一片火热,对危机缺乏认识。
        “06年发生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除了我之外的所有学者都说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买产品。他们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统统归纳为一个名词叫‘流动性过剩’”。郎咸平说“我认为这是由于06年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已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的企业家就把应该投入到制造业的钱不投了,而拿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由于只有我一个人持这种观点,06年―07年,政府听从部分学者建议,判定泡沫经济是流动性过剩,所以继续强化宏观调控,07年六次提高利率,而每次提高利率带来的却是股价上涨。按道理上调利率应该打击股市才对,为什么不降反升呢?因为每一次调高利率就是进一步打击了投资经营环境,所以就有更多的制造业不投入制造业了,而去炒股、炒楼。从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为时已晚”。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20:39:26
郎咸平:炮轰经济振兴计划


7月27日,“高烧”了三天的泉城济南迎来了一场解暑的冷雨,同一天,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郎咸平亦在济南大泼冷水,这一次,向来以敢言著称的郎咸平瞄准的对象是当前热的发烫的中国经济振兴计划。在郎咸平眼中,无论是“四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板块振兴方案”等,这些看似热闹的振兴计划,实则各有“硬伤”。
中国产能过剩依然在加大基础建设
在演讲时,郎咸平就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突围战略、产业链阴谋、行业本质揭秘及金融股票投资理财分析发表个人观点。整个演讲除去两小时午饭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5点半,全省各地近千人赶来听课,期间不少专程赶来一睹郎教授风采的人,还递纸条向郎咸平请教有关企业发展的问题。
郎咸平在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拉动中国GDP发展的主要是基础建设,“这些修桥铺路,用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数字蕴含着大量的产能过剩。而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仅占35%左右。”郎咸平说,“目前国内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政府抓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手段,使国内实际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造成国内中小企业投资环境恶化,基础建设和消费冷热两重天。”
郎咸平提到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他包了一辆出租车去武汉,走在高速公路上,发现前后几乎没有车,只有他们的一辆车在走,这令郎咸平很纳闷,出租车司机说,高速公路费用太贵,好多车都走国道去了。“这就是明显地产能过剩。”郎咸平认为。
演讲时,郎咸平谈到了中国汽车家电下乡,这是在金融危机中为了振兴经济而出台的政策之一,在郎咸平看来,这只是因为有了前期的一个“四万亿救市计划”,导致产能过剩,而为了维持现有产能、保证就业而实行的一个方案。郎咸平分析,“四万亿”主要用于基础建设,而经济振兴中最重要的中小企业却没有等到更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郎咸平对中国经济振兴计划充满疑虑
针对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相关政策,郎咸平在演讲时称,自己对此充满疑虑,担心里面存有大量的误判。
首先谈及医疗卫生改革,郎咸平直言不讳:“不要抱有太大期望,至今连实施细则都没有出来。我也就不再谈了。”而农业改革方面,郎咸平认为,国际四大粮商掌握了农副产品的定价权,最终受益者不是国内老百姓,甚至国内农副产品企业都不会受益。
关于5.84万亿的银行信贷,郎咸平还举例,他说,在4月23日的时候,银监会调查是否有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然而却导致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股市大跌,无奈银监会不了了之。“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成为金融危机中除去制造业以外的第二批资金,但它不像制造业资金那样稳定,它非常敏感,非常不稳定。”郎咸平提醒道,“目前股市一个版块、一个版块的涨,明显带有被操控的迹象,因此入市不要恋战,要快进快出。”
郎咸平还就目前国内楼市回暖发表个人见解,他说,正是由于中小企业面临很多困境,不敢将资金重投实体经济,导致他们尤其制造业的资金为了寻求避险,进入高档楼市。
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才是真正内需
郎咸平着重分析了目前令国内中小企业颇感希望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然而,“郎教授”的分析令全场压抑,他说,将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至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是一大悲剧”。争夺定价权才是中国制造业突围的主要方向。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主要是力促中国制造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很多人都看到了高科技利润高,高达40%,制造业利润低,有时为零。“拿玩具和手机卡芯片来讲,利润很高啊,但是中国如果转型成功了,有能力制造手机芯片了,利润是多少?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方案是不是也存在误判啊?”郎咸平认为,就目前中国产业链,中国制造业生产芯片,利润和生产玩具一样,都会是零。
“芭比娃娃大家都知道吧,那也是玩具,为什么人家能够保持高利润,这最根本就是定价权之争。”郎咸平说,“中国的玩具制造业,只担负着制造环节,其余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却往往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正是这生产流通环节中的“6”保证了芭比娃娃40%的毛利润,甚至超过高科技芯片的利润。中国玩具业所掌控的“1”加上芭比玩玩的“6”,“6+1”是整条产业链,而真正有定价权的是“6”,中国这么多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全丧失定价权,这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被掌控定价权的产业链榨干了利润。而中国一旦转型做高科技产业后,如果还是保持在纯制造,利润依然会被国际分工榨干。
另外,郎咸平还提醒道,中国要是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企业,比方说将玩具厂改建成芯片厂,那么,用100个玩具厂换1个芯片厂,100个玩具厂解决100万人就业,而一个芯片厂只解决2万人就业,剩下的98万人何去何从!
“最大化争取企业利润才是真正的内需。基础建设已经产能过剩了,在搞就是一锤子买卖,要想真正让中国制造业突围,就是产业整合,争夺产品定价权。”
郎咸平认为,中国除了所面临的金融海啸之外,还面临一个别人没有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危机。而制造业危机的表现,就是2006年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质就是告诉制造业出了最大的问题,当时整个市场一片火热,对危机缺乏认识。
“06年发生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除了我之外的所有学者都说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买产品。他们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统统归纳为一个名词叫‘流动性过剩’”。郎咸平说“我认为这是由于06年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已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的企业家就把应该投入到制造业的钱不投了,而拿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由于只有我一个人持这种观点,06年—07年,政府听从部分学者建议,判定泡沫经济是流动性过剩,所以继续强化宏观调控,07年六次提高利率,而每次提高利率带来的却是股价上涨。按道理上调利率应该打击股市才对,为什么不降反升呢?因为每一次调高利率就是进一步打击了投资经营环境,所以就有更多的制造业不投入制造业了,而去炒股、炒楼。从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为时已晚”。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20:41:37
如果连郎咸平都敢对中国经济指手画脚,那经济问题真的太大了
昨天逛书店,无意看到了一本书,书名赫然刺眼:《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如果这本书出自别人之手,我可能会翻几页,但出自郎咸平,我真的有看到大海的感觉(我晕船)。 记得今年春天在清华讲宏观经济,在我前面演讲的是郎咸平。我没听到他的演讲,但在学校放给学院的光盘中听到如下一段话,郎的大概意思是: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的预言全都错了,只有一个人是对的,那就是我——郎咸平。 听了郎的这句话,我不得不在演讲的第一部分增加了一段内容,我告诉台下的学员们:在清华这座学术圣殿里,可以有不学无术的学者,有道貌岸然的学者,但绝不能有不要脸的假圣人站在这里玷污我们的讲堂。” 我为什么如此蔑视郎咸平,在此不想多说了。 我的诧异是,今天,居然一个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一点都不懂的人竟敢著书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就象一个天生的呆傻儿在今年的酷暑里对周围的的人呐喊:“天热了,别忘了开空调”一样。由此而来,也说明中国的经济真的出问题了。 在此,我仅仅举几件事: 第一件事,北京连续出现的“地王”,而且这些地王全部让国有资本豪夺而尽,由此,房价必涨,二手房提价等一系列“新的房假”飙升席卷北京。 过去,我们指责地产商心黑,但我们太幼稚了,今天,真正操纵地价、房价的黑手是谁,终于一目了然。 ——100亿卖地钱安然落袋 ——高喊解决民生口号,而对百姓兜里仅剩的几个钱竭泽而渔 ——国有资本,特别是所谓用语结构调整的资本,成了那些不争气的国有企业重登赌场的资本金 —— 一套套的经济适用房,被富人们洗劫一空后,又成了出租给低收入者的寻租市场 ——高院发文,严格控制业主退房 …… ……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首先是利益,再之,还是利益,其三仍是利益。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所谓的房地产学者,说好听了是不了解民生、民情,说透彻了则是骨子里就没有为老百姓办事的细胞。如果那位有兴趣每天晚上跟踪那些地产大鳄或地产“臭嘴们”,你将发现“官、商、学”会频繁地在豪华餐厅、酒店谋划江山。 这不是一般的腐败。因为一起吃饭、唱歌、聊天未必就会有权钱交易。现在房地产最大的腐败在于,当“官、商、学”三者天天混在一起的时候,日久天长,商者可以寻租,官者在花天酒地中成了商者思想的俘获者,而学者吃人拿人就习以为常地在媒体上胡说八道了。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一个“好官”,第一次听地产商说假话,他会很愤慨,第二次听时会坚决抵制,但第一百次听时,就耳顺了,假的就比真的还真了。我想,这正是中国经济新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新的腐败形式。 可以说,中国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已充分暴露了决策层、运营层制度上的缺陷。 当一批口口声声、时时刻刻都在高喊“要为百姓作主、要搞好民生、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们根本就不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时候,老百姓还有指望吗? 改革开放30,前30年我们解决开放问题,解决经济增长问题,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解决人的积极性问题,虽然困难重重,但相对于今天“怎样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已经完成的改革其实比当前面对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制度缺陷、利益集团和利益网、闭门造车、决策封闭……,这些问题,谁敢,谁能动真格地去颠覆它们?
第二件事:昨天某位律师状告国家发改委“不公布四万亿投资细节”的诉讼被高法驳回,这个律师很是不服气。其实,象四万亿这样的投资计划包括细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提前公布的,这是国家的商业秘密,其不知目前有数以千计的外国间谍扎在中国,竭尽全力地想刺探这四万亿的分配方案。所以,我觉得现在有些聪明人脑袋总使错地方,比如,假若这个大律师向高院起诉“为什么不公布中石油、中石化的真实成本,汽油涨价的依据的真实性,两大油霸政策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的状况等,我觉得这个律师就找到为民请愿的方向了。 第三件事:缺水、缺电,是中国21世纪的大事,但电价、水价究竟怎么涨才合理呢?为什么老百姓在和水老虎、电老虎的博弈中,最终被商害的总是平民百姓。我记得上实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粮油副食品价格改革时,各种商品的成本,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的事情都向老百姓通报,所以最终放开粮价时才没出现大的混乱。那么,今天为什么“调价”变成偷偷摸摸了呢?还是制度缺陷,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的利益捆在一起,不把黑说成白都难。 第四件…… 第五件…… ………… 好久不写博客了,特别是不愿写批评性的文章,因为自己身上还一堆毛病等着自我反省呢!无奈让郎咸平刺激了,一不留神,当了一把愤青。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20:42:16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著名学者郎咸平海口开讲 揭秘国际金融游戏规则

  中国股市回暖领先于世界股市近三个月时间,股市楼市全面上涨,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涨,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8月2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这位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与“外星人”、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中国民营经济的教父级人物,应“海口首届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在海口人大会堂为一千多位海南商界精英讲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课。
  中国企业家不了解国际规则
  一向以“口无遮拦”著称的郎咸平,再次显示其“英雄本色”,在第一阶段的演讲中,郎教授毫不客气的的指出“中国企业家不了解国际规则”。
  郎教授认为,国营企业走出去的对手就是国际资本,他们暗地里操纵着价格。去年八月份发生过一次石油、铁矿沙、农产品猛涨,一般人肯定认为供需所决定,是市场行为。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价格是华尔街决定的,华尔街是美国政府的。现在的帝国主义是以国际化引导,金融为后盾的“金融超限战争”。
  郎教授指出,西方所谓帝国主义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国际金融炒家最终目的是要取得定价权。
        中国经济是否回暖是所有嘉宾关心的话题,郎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回暖过快,如2006年出现经济快速增长,股市楼市疯狂上涨,就该知道经济环境出问题了。
  大家都认为流动性过剩是主因,导致通货膨胀,因此政府收回流行性,推行宏观调控,07年还6次上调利率,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殊不知,政府提高利率更是打击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使其更多的将资金转入股市。一年六次提高利率,但股市不但跌而是狂涨,每一次打击,进一步恶化的投资的环境,原来要投资的钱更加投入股市和楼市。
  因此,郎教授认为,即使没有金融海啸,中国的经济危机已渐成定局,因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制造业危机。制造业危机一旦来临,只会慢慢腐蚀经济,制造业危机来的慢,去的更慢,中国制造业危机正是一步一步的加深。

炒美元也要炒黄金

  郎咸平教授指出,黄金和美元的走势是相反,只要黄金涨,美元跌,黄金跌美元涨,只有一个原因,这里面有美国政府的操纵。美国政府想让美元涨,就让华尔街公司进入黄金市场,打压黄金价格,挤压资金进入美元市场,黄金是手段,美元是目的。
  美国通过前段阶对黄金的炒作,完成了两项历史任务,一是完成了拉抬美元的目的。另外,由于,全世界因为金融海啸四处寻找避险货币时,因为美国的坚挺升值,美元成为了唯一的避险货币。
  朗教授认为,不管炒美元还是炒黄,真正主导的本质力量是美国政府的政治目的,他说,要知道黄金走势必要知道美金,而要知道美金就要知道美政府的政策,后者才是黄金价格上窜下跳的指挥棒。

炒黄金要摸美国脾气

  投资黄金方面,朗教授认为,黄金是一个很差的投资品种,建议现在不要买黄金,三十年的黄金投资收益是是最差的,比不上其他的投资品种,甚至于比不上银行利息。现在也不要这个时刻投资黄金赚钱,投资的话,黄金美元持有比例以1:1最为保值。
  “黄金涨 ,美元必跌 ;美元涨,黄金必跌。”这是郎咸平教授抛出来的研究成果。他说,目前持续走高的黄金价格受到了国际炒家们操作的影响,而欧元的走势不排除是美国政府用来操控美元汇率的工具和手段。“黄金只是手段,美元才是目的。”
  郎咸平说,去年黄金价格暴涨时,让很多人一下子暴富,认准了投资黄金是个挣钱的买卖,但这是一个“大风险的事儿”,背后操纵价格的是华尔街的国际炒家。他说,要知道黄金走势必要知道美金,而要知道美金就要知道美政府的政策,后者才是黄金价格上窜下跳的指挥棒。
  郎咸平海口放言:中国经济不是回暖是“发烧”
  什么是回暖?到底是发烧还是回暖?我给你们解释个名词,下次你儿子发烧的时候,你跟老婆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发烧,是回暖”。这是8月2日,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应海口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在海口市人大会堂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上的开场白,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是否回暖。
  郎咸平认为,中国除了所面临的金融海啸之外,还面临一个别人没有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危机。而制造业危机的表现,就是2006年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质就是告诉制造业出了最大的问题,当时整个市场一片火热,对危机缺乏认识。
        “06年发生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除了我之外的所有学者都说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买产品。他们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统统归纳为一个名词叫‘流动性过剩’”。郎咸平说“我认为这是由于06年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已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的企业家就把应该投入到制造业的钱不投了,而拿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由于只有我一个人持这种观点,06年―07年,政府听从部分学者建议,判定泡沫经济是流动性过剩,所以继续强化宏观调控,07年六次提高利率,而每次提高利率带来的却是股价上涨。按道理上调利率应该打击股市才对,为什么不降反升呢?因为每一次调高利率就是进一步打击了投资经营环境,所以就有更多的制造业不投入制造业了,而去炒股、炒楼。从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为时已晚”。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20:43:04

郎咸平:中国经济不是回暖是发烧



郎咸平:中国经济不是回暖是发烧

郎咸平在“海口首届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上直言"中国企业家不了解国际规则

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与“外星人”的郎咸平海口开讲,现场座无虚席(南海网记者 张茂 摄)

“什么是回暖?到底是发烧还是回暖?我给你们解释个名词,下次你儿子发烧的时候,你跟老婆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发烧,是回暖”。这是8月2日,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应海口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在海口市人大会堂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上的开场白,以此来说明中国经济是否回暖。
郎咸平认为,中国除了所面临的金融海啸之外,还面临一个别人没有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危机。而制造业危机的表现,就是2006年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质就是告诉制造业出了最大的问题,当时整个市场一片火热,对危机缺乏认识。
“06年发生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除了我之外的所有学者都说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买产品。他们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统统归纳为一个名词叫‘流动性过剩’”。郎咸平说“我认为这是由于06年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已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的企业家就把应该投入到制造业的钱不投了,而拿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当时由于只有我一个人持这种观点,06年—07年,政府听从部分学者建议,判定泡沫经济是流动性过剩,所以继续强化宏观调控,07年六次提高利率,而每次提高利率带来的却是股价上涨。按道理上调利率应该打击股市才对,为什么不降反升呢?因为每一次调高利率就是进一步打击了投资经营环境,所以就有更多的制造业不投入制造业了,而去炒股、炒楼。从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为时已晚”。
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
最后,郎咸平问“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