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5 0
2009-09-02
短线观点:投资者为何无视利好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珍妮弗·休斯(Jennifer Hughes) 2009-09-02



9月份的市场表现记录之糟,就连最坚定的股市看涨者也会心生畏惧。

看来也确实是这样。昨日,面对迄今最强有力的一些全球复苏的迹象,美欧股市纷纷大幅下滑。

从中国到美国,昨日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活动指数,都显示出制造业有所起色,而更关键的是订单数量看上去相当健康。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数据是此类指数中最受关注的。此前人们的预期是,该指数将升至略微超过50的水平(高于50即代表经济扩张状态),结果该指数大幅升至52.9。

一个月前,市场将欢呼这样的数据。但随着投资者暑期休假结束回来,情绪有所改变。市场对这些数据的当即反应颇为冷淡,美国股市早盘期间股价大幅下跌。
问题是,这是“开学之初”的神经紧张,还是存在更具实质性的原因。

从昨日的数据看,可能只是神经紧张,因为高于50的ISM指数对股市应该是利好消息。

据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分析师研究,按照过去ISM指数降至40以下时(该指数在去年12月降至32.9)、从谷底到顶峰的涨势,标普500 (S&P 500)股指在ISM指数上升期间平均上升33%,其中股市涨幅的三分之一,发生在ISM指数突破50之后。

股价在8月份打瞌睡之际,一场经济辩论激烈展开,其主题是:数据不断好转,代表着真正的V型全球复苏,还是只是W型经济走势的第一阶段?昨日的数据与两种假设都相符。

但从市场的剧烈反应看,9月份最激烈的辩论将转向以市场本身为对象。股价大幅下滑,仍可能削弱当前的任何复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