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9-3 15:28:26
厂商的供给曲线(smc曲线的相应部分)以上的面积表示,也就是阴影部分' 这句话从数学角度并没错!因为一个平面完全可以被分割成几个部分,这句话的指的就是供给曲线上面的一块平面,具体到这一题中指的就是面积
SMC曲线的相应部分是限制条件,即说明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5:29:43
谢谢,很仔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5:46:54
版主说的越来越深入了。无原子测度都出来了,那条价格线是P,同时也是AR,也是MR,没有它的话怎么找MC=MR的均衡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6:16:46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15:46 版主说的越来越深入了。无原子测度都出来了,那条价格线是P,同时也是AR,也是MR,没有它的话怎么找MC=MR的均衡点呢??
ar曲线,一定就要理解为需求曲线吗?

设想“完全垄断需求方+完全竞争供给方”的市场结构,其中不会有需求曲线的。

但供给方仍是价格接受者,那条水平线仍是P、AR、M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8:32:47
呵呵,佩服版主的经济学功底,搞的我都不知道咱们在讨论什么问题了。高鸿业196页谈生产者剩余,说的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下短期生产问题。咱仅限在这个范围谈他的错误,不涉及垄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8:37:38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18:32 呵呵,佩服版主的经济学功底,搞的我都不知道咱们在讨论什么问题了。高鸿业196页谈生产者剩余,说的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下短期生产问题。咱仅限在这个范围谈他的错误,不涉及垄断
我前面已经表示赞同你对生产者剩余的画法及说明了。

(讨论的只是:个人以为,供给曲线与竞争厂商是相对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8:39:42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18:32 搞的我都不知道咱们在讨论什么问题了
与之相应地,个人以为,没有必要引入“单个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单个竞争厂商面对无穷多的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19:16:05
生产者剩余不一定就是利润最大化。可参考垄断厂商的生产决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13:28
版主的意思是这个市场图通过X伸出来的厂商的需求曲线容易迷惑概念不清的初学者,是这个意思吧。这个我同意,单纯讨论生产者剩余的话,没必要提这条线,只需要提这条线的昵称“MR”曲线。就足以表达厂商追求MR=MC,最终确定生产多少商品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17:57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0:13 版主的意思是这个市场图通过X伸出来的厂商的需求曲线容易迷惑概念不清的初学者,是这个意思吧。这个我同意,单纯讨论生产者剩余的话,没必要提这条线,只需要提这条线的昵称“MR”曲线。就足以表达厂商追求MR=MC,最终确定生产多少商品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是“没必要提这条线”,而是如何解读这条线。

个人以为,即使不讨论生产者剩余,也没有必要引入“单个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20:16
某一价格水平或某一产量水平,对应的水平线与竖直线,是很自然要用到的。关键是,是否还要把这些线理解成其他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24:02
但这条线在这里也是有它的意义的,我们跳出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出发。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一个事要考虑市场对它产品的需求情况(这个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需求”是这么个逻辑提出来的,同时发现这条线既价格水平线,MR和AR),因为这个决定它的收益TR(利润公式的被减数)。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的生产情况,这个用SMC来比表达(利润公式的减数)。并且由此发现当AR=SMC的时候,利润最大化。但是这个AR的祖宗是人家“厂商的需求曲线”。这里面存在这么个逻辑关系,或者说是先后关系。这导致后面分析生产者剩余的时候,依旧沿用了这一逻辑,主要是方便读者牢记整个逻辑过程。

总结一下:需求决定收益”,所以先有D曲线,再有MR,AR。当然强调一下这个D非消费者行为的D,这块要提醒读者区分。这个逻辑没错吧,版主。后面继续沿用这个逻辑只是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我觉得,说到这个层面,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圆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31:38
咱们再说的通俗点,假设咱们是个卖冰棍的,你最关心什么?两个问题吧,有多少人来买(决定他挣多少钱),我的成本是多少(报价的底线,对,他决定不了价格,但他可以选择不卖。)是不是一个事需求,一个是成本。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这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33:05
个人觉得,需求曲线的由来和作用,说到这个层面,非常透彻了。清澈见底啊,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34:15
需求是收益的前提,或者是它的祖宗。没有需求何来收益,类比过来,没有D哥哪有R弟R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35:13
版主,缴枪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0:48:49
生产厂商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达到完全完全竞争点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23:13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0:35
版主,缴枪吧,哈哈!
那是不可能滴...

他只是不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32:29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0:24 但这条线在这里也是有它的意义的,我们跳出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出发。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一个事要考虑市场对它产品的需求情况(这个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需求”是这么个逻辑提出来的,同时发现这条线既价格水平线,MR和AR),因为这个决定它的收益TR(利润公式的被减数)。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的生产情况,这个用SMC来比表达(利润公式的减数)。并且由此发现当AR=SMC的时候,利润最大化。但是这个AR的祖宗是人家“厂商的需求曲线”。这里面存在这么个逻辑关系,或者说是先后关系。这导致后面分析生产者剩余的时候,依旧沿用了这一逻辑,主要是方便读者牢记整个逻辑过程。
你说了半天,无非就想说:厂商有自己的需求曲线?

你如果这么说,而且你认为你说的就是书上说的,那么,你肯定错了(除非你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概念”)。

如果你所谓的“厂商的需求曲线”,没有表现厂商的最优化行为(或者说,不是厂商的最优化的结果),那么你的这种逻辑并不是经济学的一般范式(当然,你可以提出自己的一套范式,但你不要再使用“利润最大化”这样的思维)。

经济学里,厂商的需求曲线,一般指的是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这里,厂商首先须在要素市场上是竞争的)。

厂商是价格接受者的意思是什么?无非是,这个价格是厂商决策的参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33:37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0:24 总结一下:需求决定收益”
这句话没错,不过,需求须是消费者对厂商产品的需求。OK?

厂商需求什么呢?需求的是要素。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0:59
不错的好东西,顶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1:47
啊哈,包租婆真是神人也。高鸿业第四版经济学186页有对“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定义。原文如下: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需求情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2:29
这里并不是说对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好像没有这条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6:01
版主还是没有搞清楚“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真正含义。提醒一下,不要按字面理解。很多读者就是在这混淆概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7:20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0:31 咱们再说的通俗点,假设咱们是个卖冰棍的,你最关心什么?两个问题吧,有多少人来买(决定他挣多少钱)我的成本是多少(报价的底线,对,他决定不了价格,但他可以选择不卖。)是不是一个事需求,一个是成本。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这么来的
照你这么说,消费者也可以有“自己的供给曲线”了?

逻辑同样(“是不是一个是效用,一个是供给。消费者的供给曲线就是这么来的”)。

你上面的说法,首先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说清楚“厂商的需求曲线”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只说了“一个是需求,一个是成本”,就有了所谓的“厂商的需求曲线”,这种逻辑本人实在理解不了)。

(如果你的“厂商的需求曲线”指的是“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你前面的说法整体上显然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前面对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已经说了很多,至于你是否看懂,这是另一回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8:27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需求,说的是厂商面临的需求,也即是消费者对厂商的需求。但是我们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反正这是高鸿业第四版186页特别强调的。别的书怎么写我没关注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49:12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1:46 版主还是没有搞清楚“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真正含义。提醒一下,不要按字面理解。很多读者就是在这混淆概念的。
你看不到我前面反复说的是什么?

请你自己在这里公开说明:你所谓的“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不是“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50:26
版主别着急,厂商的需求曲线这种说法真的不是我提出来的,是人家高鸿业的写作班子提出来的。至于消费者有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目前我真没发现有类似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50:38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1:41 啊哈,包租婆真是神人也。高鸿业第四版经济学186页有对“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定义。原文如下: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需求情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你这个人也够“神人”的了。

我前面说的,看来你是一字也看不懂啊。

我前面说的,不正是“引入这样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没有必要吗?

你看懂我前面在说什么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21:51:23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3 21:42 这里并不是说对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好像没有这条线
你看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吧。

厂商的要素是大风刮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