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9-4 14:30:15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3:24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短期,厂商追求的应该是“生产者剩余”最大化,而“生产者剩余”最大化了,同时也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因为固定成本是常量。)TR-SVC如果最大,必有TR-SVC-TFC(常量)最大
同意。

这只是一个定义的问题,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4:36:37
楼主的错误在没有仔细看“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注意上面的“总”字!

虽然厂商的供给曲线是AVC曲线之上的部分,但是那个积分却真的就是“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1# alexlee7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4:40:42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3:24 TR-SVC如果最大,必有TR-SVC-TFC(常量)最大
这里就“扣”一个小细节(同最前面的几个帖子相呼应)。

如果把“生产者剩余”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或者说,“生产者剩余”已经对应了“利润最大化”,就不用再说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了。

如果把“生产者剩余”定义成与“利润”相似(只是可能差一个常数)的概念,“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等价(互为充要条件)——正如上面楼主红字所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4:43:39
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先确认一点:这里的PS是否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

(或者说,这里的PS是否是q的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22:03
之所以提出“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说法,主要是想更加精确的强调,在短期,生产者到底要干的是什么。当然也可以直接提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根据红色的公式对比很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既然有了“利润最大化”了,为什么还提“生产者剩余”呢?我认为它的真正含义只有在“最大化”上才得到最积极的体现,所以我觉得既然有了“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就有必要引出“生产者剩余最大化”这个观点来,在短期来讲,它所说明的问题比“利润最大化”更精确,时刻提醒生产者短期他们要做的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29:54
一次希特勒问毛主席,TR-SVC-TFC(常量)是什么?毛“利润啊!!好弱的问题!!回去接着读书去”
“那在短期,TR-SVC是什么?”毛:“利……,嗯……,就叫它生产者剩余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TR-SVC不能叫利润,那这个东西总的有个说法吧!经济学家开个小会,然后宣布“这叫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有多大意义无所谓,关键的是这个东西得有个叫法,得起个名字。科学要严谨,不能放过一丝细节,哪怕是个垃圾,也得正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32:10
TR-SVC不能叫利润,那这个东西总的有个说法吧!经济学家开个小会,然后宣布“这叫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有多大意义无所谓,关键的是这个东西得有个叫法,得起个名字。科学要严谨,不能放过一丝细节,哪怕是个垃圾,也得正名。

为了把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和故事的深层含义结合起来,上述的文字内容复制到了那个希特勒的小故事后面,方便大家联想比对,所以此贴可以不看。

另外赞扬一下版主,请大家学习他的批判主义学习精神,学东西要学会批判。从最初的水平线d(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作为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生变量,没有必要在生产者行为里讨论,因为版主认为生产者能决定的就是自己生产多少Q,和接受什么样的P(虽然这个观点笔者并不完全同意,我的观点是生产者考虑利润最大化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他所面临的需求到底是多少(短期是无限,所以是水平线),一个是成本多少,所以这个条生产者面临的需求曲线对生产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导致分歧的原因是我和版主在考虑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出发点不同,版主考虑的是外生和内生变量,我考虑的是厂商有了目标之后他到底想怎么做)。一直发散思维到生产者剩余概念的冗余性。这个争论过程带给我们的是版主学习思路,其实方法比对错更重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44:27
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楼主的错误在没有仔细看“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注意上面的“总”字!

虽然厂商的供给曲线是AVC曲线之上的部分,但是那个积分却真的就是“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1# alexlee777
同意。
从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也有PS=总收入-总可变成本。
因为,在短期愿意接收的最小总支付应该只包含总可变成本,而不应该有总固定成本(它是沉没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49:01
sungmoo 发表于 2009-9-4 14:43
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先确认一点:这里的PS是否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

(或者说,这里的PS是否是q的函数)
PS应该没有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55:24
[quote]vincent_wgd 发表于 2009-9-4 15:44
[quote]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楼主的错误在没有仔细看“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注意上面的“总”字!

虽然厂商的供给曲线是AVC曲线之上的部分SMC,但是那个积分却真的就是“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这里解释一下啊,首先的确要感谢教授,我一开始的确忽略了生产者剩余这一基本概念和利润的差别。但就像版主提到的,这只是定义问题,不影响实质。
按照,这位同志的话来讲,是不是有点矛盾,前半句红字已经说了供给曲线是一部分,不是从0开始的。但你积分却要从0积。从数学的角度是不是不太对。因为有一段函数你没积上。那假设被积函数改成了SMC,那从0积到Q,都是有解的。我的意思是这里的被积函数应该有供给函数换成SMC函数,这样符合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5:59:32
vincent_wgd 发表于 2009-9-4 15:49
sungmoo 发表于 2009-9-4 14:43
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先确认一点:这里的PS是否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

(或者说,这里的PS是否是q的函数)
PS应该没有定义在“利润最大化”上。
PS当然是q的函数,因为在短期,厂商不能调整价格,只能调整产量,因为价格虽然是厂商供给函数的变量,但受到了市场机制的制约。
函数SMC也是Q的函数,成本函数都是Q的函数,这并不矛盾,并不阻碍它成为被积表达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6:21:26
刚才经济论坛当机了,是我们干的吗?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6:21:45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5:55
vincent_wgd 发表于 2009-9-4 15:44
lzfmjy 发表于 2009-9-4 14:36
楼主的错误在没有仔细看“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PS =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注意上面的“总”字!

虽然厂商的供给曲线是AVC曲线之上的部分SMC,但是那个积分却真的就是“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这里解释一下啊,首先的确要感谢教授,我一开始的确忽略了生产者剩余这一基本概念和利润的差别。但就像版主提到的,这只是定义问题,不影响实质。
按照,这位同志的话来讲,是不是有点矛盾,前半句红字已经说了供给曲线是一部分,不是从0开始的。但你积分却要从0积。从数学的角度是不是不太对。因为有一段函数你没积上。那假设被积函数改成了SMC,那从0积到Q,都是有解的。我的意思是这里的被积函数应该有供给函数换成SMC函数,这样符合数学。
从图上看,f(Q)就是SMC函数。因此书上的公式没有问题。
当然,书上把SMC函数与供给函数不加区别的使用,严格讲是不对。从这点讲,你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6:29:43
高鸿业第四版196页对F(Q)的文字说明是,它是供给函数的反函数。这点书上说的很明确,不是SMC,这个图是我自己画的,高老师的图上只有S(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8:25:11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5:32 导致分歧的原因是我和版主在考虑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出发点不同,版主考虑的是外生和内生变量,我考虑的是厂商有了目标之后他到底想怎么做
厂商“想怎么做”,难道不需要确认(对于决策而言)哪些是外生的,哪些是内生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8:40:30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5:22 之所以提出“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说法,主要是想更加精确的强调,在短期,生产者到底要干的是什么。当然也可以直接提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根据红色的公式对比很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既然有了“利润最大化”了,为什么还提“生产者剩余”呢?我认为它的真正含义只有在“最大化”上才得到最积极的体现,所以我觉得既然有了“生产者剩余”这个概念,就有必要引出“生产者剩余最大化”这个观点来,在短期来讲,它所说明的问题比“利润最大化”更精确,时刻提醒生产者短期他们要做的是什么。
个人以为(前面提到过),经济学引入“生产者剩余”,似乎想把它同“(经济)租”联系起来。

生产者剩余,有人愿意理解为一种“租”。

在本版搜索“租”。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6437-1-1.html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03564-1-1.html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214838-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8:58:36
sungmoo 发表于 2009-9-4 18:25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5:32 导致分歧的原因是我和版主在考虑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出发点不同,版主考虑的是外生和内生变量,我考虑的是厂商有了目标之后他到底想怎么做
厂商“想怎么做”,难道不需要确认(对于决策而言)哪些是外生的,哪些是内生的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说到这其实不存在什么对错问题,真的是角度的问题。
的确厂商做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是内生,哪些是外生。但是换个角度,他是不是也想知道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他的产品,需要多少产品呢。我只是想说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在表达这个含义。我在表达这个含义的同时,也并没有否认版主的角度。仅此而已。话题仅限于这条线是叫平均收益线还是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他们各自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而已。从内生变量决定决策也好,从需求和成本的权衡决定决策也罢。这只是两个不同的角度,最终都能实现厂商利益最大。

分歧的存在也仅仅是在提到“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无用论的时候,我才出来用我的角度为这条线的叫法代表的含义做的解释。
当然版主也可能会说,厂商从内外生变量考虑问题就够了,不需要再引入其他歪理邪说。但这仅仅是两个角度,不存在先有谁,后有谁的问题。或者是厂商做决策的时候考虑的习惯的问题。有的厂商习惯用内外生去考虑,有的习惯考虑需求和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19:05:51
关于“租”这个提法,有时间我去翻阅一下材料,这方面我不是特别懂,一会有国安队的比赛,先看会球。祝大家周末愉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21:11:52
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4 18:58 从内生变量决定决策也好
“决策”本身就是内生的,或者说,内生变量对应的是“决策”(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4 22:36:20
国安主场1:0力克陕西队,终止不胜局面,祝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09:43:22
呵呵,帅气!学术很浓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09:44:49
请楼主能不能赠送我一点币啊!现在想下载点资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11:10:00
你可以用经验兑换论坛币,开银行我不敢说,但下资料绝对够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17:47:47

老高的书中没有写错啊!如图,红色阴影部分就是PS,它就是所谓的“供给曲线以上,价格线下”,但这和SMC以上,价格线以下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9:35:44
能解释一下这幅图的含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2:05:17
楼主在一楼提出的错误是有道理的。生产者剩余是SMC曲线以上而非供给曲线以上,因为在AVC最低点以下厂商都停产了,何来供给,又何来生产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2:10:35
145楼的朋友划的曲线阐释的PS有点意思噢,不过和高老书上的明显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2:15:51
他的画图工具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应该挺好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2:35:11
jue_e 发表于 2009-9-7 22:10
145楼的朋友划的曲线阐释的PS有点意思噢,不过和高老书上的明显不一样。。
二者表达的面积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22:37:20
[quote]alexlee777 发表于 2009-9-7 22:15


确实很好用,就是windows自带的画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