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模式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在市场的大门被打开后,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从经验到理论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企业家、经济学者在毫无经验准备和思想准备的状态下,以新鲜和好奇的心态,像流行歌曲一样,以全面的姿态,接受了西方市场经济运营的经验和理论。对企业家来说,西方市场经济运营的经验可用市场模式、管理模式、销售模式等等,进行格式化、模式化、模块化。市场经济的运营看起来应是非常简单。对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也沿用西方经济学模型、曲线去解释分析经济内涵。在引进模式、模型、曲线的同时,市场运营的实践也经常困扰着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模式、模型、曲线有时灵、有时不灵,犹如鸡肋般地摆在企业家、经济学家的面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国外办MBA,我国也办MBA,但国外的MBA出来有用,我国的MBA出来基本无用;国外降息降储蓄保消费,我国降息增储蓄减消费(1996——1997)。究竟是模式、模型、曲线错了,还是我们的企业家、经济学家没有学好、用好模式、模型、曲线。孙子兵法告诉我们:知己知彼者,百战百胜,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要想用好模式、模型、曲线,首先要了解模式、模型、曲线的出处,对其特点、特性、适用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到了知道自己,知道模式、模型、曲线,才能在市场经济运作、思考中活学活用,得心应手。
是模式、模型、曲线?它们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模式、模型、曲线(以下简称模式)无处不在,只要了解模式从何而来,就可知道它向何处而去。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发达,我们穿衣的方式主要是以在商场采购为主。在选购时,有的顾客可以直接报出所要求服装的尺码;有的顾客不知道自己所穿衣服的尺码,那么营业员就根据经验,为顾客挑选几件,供顾客试穿,看看合适不合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看服装的模式是从哪来,如何用的。
首先,服装的成品从哪来?我们每个人的体型不尽相同,但可通过高、短、胖、瘦来划分类型。每一类型大致相同,身长、肩宽、胸围、腰围等等。在相同类型中有较小的分别,可以微调。通过大量个体体型特征的归纳总结,服装的成品基本结构和尺寸就基本定型,模式基本确定。可见,模式首先来自于个体,是大量个体个性的普遍性、类型的归纳总结。模式来自于个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的归纳总结。
其次,尺码。营业员根据顾客报出的尺码,直接为顾客选取合适的服装。这里的尺码并不是模式,而是模式参数,参数一定,模式相应配套。
最后,顾客不知道尺码。营业员参照顾客体型,为顾客选取相应尺码,供顾客选择。这里顾客选择的过程,是模式为顾客配套而不是顾客为模式配套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要为具体顾客配套,一是模式要有多种,有可选择余地;二是模式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个体具体模式。
在顾客购衣的过程中,我们看到:
1、模式从实践中来,是对实践的普遍性类型的规律性总结,属于基本定势。
2、模式需要参数,参数一定模式相应具体。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应用起来较为简便。
3、模式最终必须具体化,即模式的各种具体化表现最终要为具体实际目标服务,是模式适应具体条件,而不是具体条件适应模式。不变的模式不存在,具体条件适应固定模式也是不可能的。
4、模式从哪来到哪去。以顾客购衣的例子来说,即有高、矮、胖、瘦的体型模式,又有中国人种的模式划分。模式也分人群,西方人与中国人体型不同,不能用中国服装的模式去生产出口西方的服装。在市场经济经营管理销售模式,经济政策等模型、曲线,一定要遵从模式从哪来到哪去的一般使用方式。模式必须适应具体条件,而不能用具体条件套用模式,否则,就是削足适履,本末倒置。理论、经验、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中、西方文化和被实践检验的事实和历史来看,中国模式将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未来市场经济运作和发展模式。国外有西医,中国有中医,西医治表,中医治本;国外有歌剧,中国有京剧;国外有西洋乐,中国有民乐;国外有油画,中国有水墨画;国外有基督教、天主教,中国有佛教、道教;国外有国际象棋,中国有中国象棋、围棋;中国人文一是自成体系,二是经过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放眼全球,唯一具有几千年文明史,并能长盛不衰的国度只有中国。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了二、三百年的积极探索,当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衰退时一筹莫展;而改革开放仅仅三十年的中国,却在市场经济理论、经验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在全球经济衰退面前从容应对,一枝独秀。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经济理论,只能适用于西方的人文社会基础。由于人文基础的薄弱,西方经济理论至始至终没走出用老模式面对新问题的怪圈,每每被实践和事实所否定——经济危机每隔几十年就要光临一次,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陈旧与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引起矛盾的爆发。
无论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和历史、实践来看,西方的经验模式、理论模式,既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要探索和找出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营的模式,一定要用中国的人文哲学为指导,结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通过大量事实的归纳、总结,才能发现和寻找出适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发展道路和基本模式。大家都在寻找实践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其实中国模式的本身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对于现行中国市场运行状态总是以西方模式为参照,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普遍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中国的思想解决中国的问题,把研究探索工作回复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上来,实事求是的回归本身就是现在最大的创新。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0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