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31楼。竞卖。竞卖以招标的形式出现。由于需求有限,买方在同比条件下趋向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卖方只有成交才能获利。通过同比降低价格和压缩利润空间来淘汰竞争对手,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通过竞卖,买卖双方实现了供需的价格平衡。竞买是卖方利用价值规律来寻找最大利益的方式,其原理是需求一定时,商品量与价格反向运动;竞卖是买方利用价值规律来寻找最大利益的方式,其原理同样是需求一定时,商品量与价格反向运动。在竞买条件下,买方处于被动,往往出价较高。为了转变被动局面,买方用联合采购的方式与卖方谈判。常用团购的方式,避免竞相抬价。2009年,中钢协最终以联合采购的方式,走出了铁矿石价格谈判困局。
反之,在竞卖条件下,卖方处于被动,往往出价较低。为了转变被动局面,卖方用联合供应的方式与买方谈判。欧佩克就是以联合供应的方式,避免卖方自相残杀的。不采用联合供应的方式,其结局是卖方自相残杀。
竞卖现象,依然存在与我国的稀土产业。将稀土卖出土豆价格,在商业技术上的严重缺陷,是必须深刻反省的。附——从欧佩克到资源税
欧佩克是著名的石油联合输出组织。在2008年原油价格大起大伏时欧佩克随着原油价格的波动及时的调节产量。尽管产量调节对投机性的原油价格难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欧佩克这样组织的形式,却值得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借鉴。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1978年—1992——2008年,每一次市场变革,由于社会传统的原因,都是当时社会底层的人员无意中被推向了机遇。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特征是社会底层人员与市场经济先进动力的优先结合。面对这种结合,每每经过十多年,就伴随着较低的人员素质与财富积累引发了矛盾。社会财富也随着从事市场经济人员素质的逐步提高,发生由较低素质人群向较高素质人群的动态财富转移。在稀土资源领域,由于无序竞争,缺乏行业协调,以至于以大量资源消耗,换取了廉价的收入。由于我国市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加上企业经营意识淡泊,被国外企业控股,使得我国稀土资源被大量廉价输出。用欧佩克这种联合输出资源的形式,在我国即使行得通,也需要较长的人员素质转换时间。因此,对于不可能再生的,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应从计划经济的角度加以控制。最简洁的方法,就是用资源税提高资源成本。用市场成本提高的方式控制资源流失,并逐步引导企业向行业联合会方式靠拢。不能采用以欧佩克这种行业联合的企业运作形式,还要以损失未来以换取今日短期利益的行为,通过资源税逐步将其淘汰。组建了联合输出组织,并能有序开发资源,对国民经济起到现实、未来发展稳定作用的企业,以计划经济的方式,予以相应指标性返税。鼓励企业良性运营的营利方式。相应,对于资源的采购,如原油、铁矿石,也应利用行业协会的形式,从战略高度组织经营,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统一。将企业无序的自由竞争转向内部有序联合的对外自由竞争,使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用原创作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0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