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长期证券供给量下降时,短期证券供给量的上升将导致短期利率的提高,以及长期利率的下降!
虽然自己按照常识也能理解,但总觉得既然在利率期限结构这部分,必然应该用这部分的理论原理来解释!因为自己不能解释,故求教大家给出合理的原理解释!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是利率的一个解释方法,有些人或者公司只想借短期的(比如说投机商),他们并不喜欢长期的,如果短期正卷供给变少了,根据经济学的需求原理,自然价格就高了(供不应求)。反之也然
而且短期利率超过长期利率没什么奇怪的,有些国家,这个就是事实
这种说法不完全争取,由于你可以通过滚动投资短期债达到长期债的效果,所以即使短期债供给量增加、长期债供给量下降,也未必能够得出长期利率必然下降的结论的,与投资者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以及风险有关。
当然,供求的special的确会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
这是《现代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里的原话!
由于提及了长短期证券,似乎应该用市场分隔理论来解释利率期限结构,不同期限的收益率由各自期限证券的供给与需求来觉得,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然而该理论的弱式形式preferred habitat theroy认为如果投资者的期限偏好发生改变,即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和/或供给发生转移,则会导致不同期限收益率此消彼涨之势。
那么为什么投资者的期限偏好会发生改变呢?若按照纯预期理论的观点,则是对未来的即期利率的期望的改变所产生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条件、汇率等其他因素会改变这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