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353 2
2009-09-08
《货币战争》: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张建华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但人类的本性却始终不断地自我重复。
       世界汽车巨头克莱斯勒申请破产,通用汽车可能也要步其后尘。在目前金融危机的阴霾下,破产的噩梦始终萦绕着很多知名的国际企业集团。其实,正如恐龙的灭绝,正如猛犸的消失,这些企业的失败是一种必然,大哥用不着尖叫和惊诧。《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作者宋鸿兵会告诉大家,金权是无处不在的,金权是无所不能的,金权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正是因为金权和政治的联姻,所以失败是无所不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生活的地球上99%的已知物种现在都已灭绝。而1912年时的世界百强企业,到1995年活下来的也只有不到一半。从生物物种到跨国企业,都在人类疯狂而贪婪的对金钱的追求和攫取中被危机吞没。
       如其书名《CURRENCY
WARS
》一样,《货币战争》就是想告诉广大读者为什么企业巨头会破产,金融风暴会爆发。虽然书中让很多历史人物如罗斯柴尔德、俾斯麦、希特勒、格林斯潘等历史和现代人物出场显身说法,虽然本书充斥着历史人物的经济风云,而更像是一本经近现代金融历史的简明教程,但聪明的读者应该明白,该书并不是金融历史宿命的教义书,也不是伤春感秋的金融哀歌,而是反对传统经济学以及自以为是的人类理性。

    《货币战争二-金权天下》以前后长达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全面周详地阐述了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倾轧、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了当今世界幕后主要金融主宰力量的周密运作和精确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了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俱乐部”的神秘面纱。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深刻地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进行了全方位地解读。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后果、影响及发展态势,以及对货币危机下的全球经济、中国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吸取教训以及如何利用机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体系、有效防范金融危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尖锐地指出,中国的理论界在研究西方社会的运作时,始终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忽视了西方社会的金融政治人脉关系。并提出了对金融社会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作者认为东方社会的权力金字塔结构是以政权为基础,而西方的统治金字塔则是以非常隐蔽的债权为链条,形成利益互锁的统治精英阶层,将社会各阶层牢牢地维系在一起。在西方,谁是最大的债权人,谁就是游戏规则的最终制定者。今天的西方世界,实际上是金融巨鄂势力集团控制着政府的决策。在书中作者多次提醒:在当代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之时,中国新一代的战略思想家们,应该也必须具备更加宽广的全球视角和深远的历史纵深感,才能形成长远和实际的国家战略。而全面透彻地了解当前国际金融势力集团的历史渊源的人脉关系正是形成正确的中国国家战略的基石。
   读此书,我们会产生如下感受:
(一)如果说发生在几年前的印度洋海啸是地球地质构造的异常裂变的话,那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海啸的很大一部分却是被人为策划出来的。而如何防范和规避金融危机,并借力打力,从而实现当前中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将是考验中国外交和经济智慧的重要契机和重大课题。
(二)一部货币战争的历史,其实更像是几个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争夺和分配世界金融版图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史和犹太金融巨头操控下的百年犹太复国史。
(三)中国大量购买和持有美国的巨额国债究竟是利是弊?是福是祸?是对是错?我们的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实施的大规模的海外并购行动条件和时机是否真的成熟?而这些仓促的举措会否在不久的将来反过来又成为我们自己的挥之不去的巨大包袱?

……

         事实上很多突发的事件都有内在的联系,就象我们股票市场的涨跌,每一次大跌背后都有这些寡头的痕迹,当所谓的摩根,和美林,所罗门逐步介入我们中国,套在我们头上的枷锁将越来越紧.现在美国所谓的巨头都在抛售中国的股票,这只是显现的,还有很多的外来资金正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进入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上升这么快,这不是我们的产品有多畅销,而是背后的寡头正在酝酿另一场对中国的剪羊毛阴谋.....
   什么是金融,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经济泡沫,看了这本书,你会豁然省悟。阅读此书,能增长我们的经济和金融见识,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增强我们的危机感。如果真有金融战争存在的话,那么下一个被打击的对象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殷鉴不远,前车之鉴,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美国财长保尔森在访华前夕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频道CNBC访问时指出,作为经济大国,“他们已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世界其他国家不会再给他们很多时间”。毫无疑问,这个“他们”,就是中国。全世界都把目光对准中国:“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2040年左右,中国经济实力将赶超美国”的说法不绝于耳,似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已成定局。
  然而,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会一帆风顺么?在未来至关重要的50年内,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现有的“航速”,勇往直前么?可能影响航向、航线、航程的不可测因素又有哪些呢?
  按常规分析,中国这艘巨型航母未来数十年最为险峻的航程是能否平安通过“台湾海峡”,以及在东亚相关海域能否获得制海权。但是,笔者认为,中国能否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真正世界经济强国的最主要隐患,更有可能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即潜在的“金融大战”的威胁。这种威胁的危险度,随着中国加入 WTO五年届满、金融业将对外资的全面开放而日益加剧。即将对外资全面开放的中国金融业,能够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包括实战经验,来防范金融衍生工具等一系列金融手段的“远程精确打击”么?
金融对外资开放,做个不恰当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因为军事攻击最多摧毁建筑设施消灭人体,以中国的疆域之广,常规战争几乎不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命脉的彻底损伤。而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国家防务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旦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遭到金融战打击,会迅即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由“外患”引发“内乱”。
  历史和现实同样严峻:苏联的解体、卢布的贬值;亚洲金融风暴、“四小龙”们偃旗息鼓;日本经济仿佛被灌了迷魂药似的一蹶不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一切只是偶然或者巧合?如果不是,谁是幕后发力的真正推手?谁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暗算的目标?
  这不能不令人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防御能力担忧,进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前途担忧。正如之前有识之士所尖锐指出的那样,即便暂且搁置人民币汇率和一万亿外汇储备不谈,那么国家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游离于正常金融秩序视线之外的政治热钱的博弈,中国到底处于怎样的态势,这不能不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中华文明的善良隐忍,中国反复表达的“和平发展”的理念,能够抵御一贯具有颠覆性和攻击性的“新罗马帝国”的金融入侵么?在现实层面,中国目前是否具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储备,足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防范潜在的金融攻击呢?如果遭遇隐形的金融核讹炸甚至核攻击,分布在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国“海龟”中,会出现钱学森和邓稼先这样的国家栋梁么?
  保尔森将到中国进行一项“战略性经济对话”,伯南克也将随行。美联储主席和财长同时抵达北京,这种出乎寻常的举动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呢?除了人民币汇率,国与国之间还有怎样不为外界所知的“较量”呢?保尔森在接受CNBC访问时强调,为期两天的对话将集中于讨论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所带来的长期挑战。那么,这种所谓“长期挑战”,是否包括可能的“金融大战”呢?
《货币战争》的编著目的,就在于将世界自19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来,回放、观察、体会、对比、总结这些人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从而预测他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攻方向,以及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
      货币战争,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照样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8 08:45:10
言之有理,全新的视角看待发展面临的问题,看了一点2,有空会看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3 16:29:01
嗯 观点独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