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穿行均已基本解决的情形下,住成为民生之根本,兼之支撑住房市场主要为信贷资金,该市场系统性风险最后承担者为国家,****有形之手应该在市场参与各方得以体现,而不是让市场在贪婪中迷失。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没问题,但遗憾的是****的有形之手并没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而总在越位和缺位中反复徘徊。
首先,技术上区分普通住宅和别墅等高档住宅,政策上更应严格地分而治之。对高档住宅政策上只要总量控制即可,如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提高信贷标准减少信贷投放。当然也可提高房产税等税费标准,增加国库收入。既然高档住宅用来彰显身份,买方对价格自然不敏感。套用一句经典电影台词:什么是有钱人,那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至于买方是居住性需求还是投机性需求,就随他去吧。对普通住宅,****有责任平抑房价。既然我们的****以民为本,而住房又是困扰民生的主要因素,那么房价的涨幅以及居民对住房的满意程度理应成为考核各地主政者的核心指标。土地级差收入理应在全国范围内、在城乡之间统筹分配,*******上收土地出让金,向落后地区向乡镇倾斜,以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如此,地方****主政者也失去维系甚至助推当地高地价高房价的堂而皇之的借口。当然,仅此尚不能完全制止相关的钱权交易。房地产商中有无耻之尤者提出高房价可稳定高地价,进而地方****可籍该块收入为当地群众谋福祉,因而房价高启有利于提高当地生活水准的谬论,并俨然以一幅地方****幕后老板的嘴脸自居。或许确实是部分地方****主政者的幕后金主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85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