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医学影像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一、概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随着医学影像学科和新设备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新专业,是利用医学影像设备获取、处理和分析医学影像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该专业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电子、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急需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教育始于1993年,1999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是安徽省最早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高校。2001年独立建系,200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3年获批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安徽省首家设立该专业的高校。目前医学影像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的医学教育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874人、研究生28人。2009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卓越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单位。
医学影像学系设有系党总支,教学工作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部门设有电子电工与医用设备学、放射学、超声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和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建有电子电工、影像设备、X线、超声、CT、磁共振和电子读片等11个专业实验室,有大型实验室设备410台套,总价值96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为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医疗工作,近年来,两所直属附院也及时更新了大批医学影像设备,现拥有1.5T与3.0T MRI、16排与64排螺旋CT、DSA、数字钼靶乳腺、SPECT、PET-CT、彩色多普勒等大型设备。实验室和研究室条件满足了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医学影像系有梯队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11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除承担医学影像系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医学影像学》、《医用电子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医用电子学》为院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为院优秀课程,放射学科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
医学影像系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医学影像特色专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思路,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申报省、部级和学院科研、教研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省、市及校级科研和教研课题20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4部;多项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市和学院的奖励。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能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事医学影像检查、图像后处理及影像设备的研发、维护、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影像技术人才。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为四年,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电子与计算机科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电工电子、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信息学、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放射治疗技术。
五、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和有利于学生就业,先后在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建立了42家临床实习基地。随着影像技术专业的开设,还将陆续增选一些大型医疗备公司作为实习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六、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新开设专业。目前我国影像技术专业人员难以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对所需支持技术的要求,高新影像设备的功能仅开发40% ~ 50%。在安徽省高等院校中,蚌埠医学院是唯一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本科高校,就业前景看好。医学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考研(理工类)需求,可选考研专业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