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书经验交流分享(有丰厚奖励!):
43楼 Crsky7: 分享我的读书经历:Springer大都是天书,还是Wiley通俗易懂
59楼 jiandong4388: springer和weily的书很不错很多书都很经典。springer的书大部分是比较注重理论的。也有应用,目前看的elementary of statistical learning是springer出版的经典的统计学习的书。在此也谢谢楼主分享。
100楼 yeacer: 初中数学老师曾说过,不读原著,难得真经。当时不以为然,总喜欢找捷径、看快书;如今才知道这八个字的含金量,特别是读过不少被翻译毁掉的英文教材之后。
103楼karst: 我最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小时候读《安娜卡列宁娜》,当时条件很差,只有上本,写得太美了,翻译的语言美,故事情节也非常吸引人。长大后有条件了,找了下本来看。天啦,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书吗,翻译得太糟糕了。可是时隔太久,当时看的那本书的翻译者信息已经记不得了……同样是书,差别咋那么大呢?
106楼drabfly: 不知道为什么工程类我喜欢CRC,Wiley, McGraw Hill和培生多一点,不是很喜欢Springer. 编程之类的喜欢Addison Wesly和微软多一点。但电子书实在太多了,大多是收藏多于阅读,有点类似集邮。
109楼yuyi9821: 很少直接关注某个出版社,一般研究某个问题就会去找特定的书籍,在找到同类书籍后比较出版社来确定书籍的质量。基本自己熟悉的领域还是读英语版比较好,如果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还是习惯先看一两本中译本快速上手。
122楼zcy1969: 看书一定要有目的分专业书和对眼界开阔书对你大有帮助!!!
221楼solow1: 其实每年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和论文太多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只有选择性的读,但你不得不读。就本人而已,通过人大论坛选择和下载的书好多好多的,但主要还是偏向于金融,特别是与金融产品有关的专业书籍。当然与制度建设有关的书也是本哥哥阅读的重点。
232楼suns_zhao: 读书也是一个过程。起初时,即使读到最好的,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要说应用,因为自己的阅历、历练尚未达到。中年时,经历过许多事,成功的、失败的,反思、痛思,积累点经验,形成些碎片,在此基础上,读大牛的书,就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自己的体系、方法得到建构和升华,最后的窗户纸被捅破。再到后面,体系越来越完善,方法越来越熟练,再看这些东西,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自己的影子。不过,从少走弯路的角度看,见到经典越早,形成的框架越正规,对自己以后的路越有利。所以,感谢您创建此版块,为很多读书人节约了时间。
240楼布衣之士: 读书开始阶段要博览群书,最好农林牧渔方面的也要翻翻,达到一定程度(感觉书有些肤浅或读过几百本之后)就应该以某一领域纵深精读为好。个人观点。
282楼singfornt: 存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285楼重读柏格森: 很多好书 选择的依据 第一是自己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或者 研究的方向 第二是自己的兴趣所致 不管怎么样 多读书 都不是一件坏事 相反 我们认真读书的日子 实在是太少了 浮躁的心 太甚
409楼youaregood: 首先,读书要读经典。其次,要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要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最后,按轻重缓急来安排读书的顺序。
577楼布衣之士: 书犹药,人生病要吃药,如同存疑而读书。但切记切记:无疑而读书就像无病吃药。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无病乱吃药。半生不熟,囫囵吞枣,要闹肚子。一知半解,抱残守缺,终会误人误己。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