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社会主义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半条毛的关系
黄焕金
所有草包学者深受错误的误导,一直以为,社会主义就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定义的。但是,这个是错的,并且这个在历史上是曾经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的。现在是把这个错误揭穿与纠正过来的时候了,以免它时不时出来扰乱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大业。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草包们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呀,或者有些人更简单:某D热政就是社会主义呀。这种没什么头脑的东东,根本经不起驳斥。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即具有自主社会内容的意识形态。社会自有其独立自主的存在理由,这个独立自存使社会形成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内容,这个内容,以个体的自由生活为基础,从而演生出非常丰富的社会意义,使社会得以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而由于国家强力插手社会事务,从而使人们好象只看到国家的存在而看不见社会的自主存在,这个是畸形的本末倒置,而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所谓社会主义就是全民利益,即社会主义体现出全民的公众利益。尽管社会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但是,作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他们也具有共同的利益特征,因此,我们用全民利益来定义社会主义。
用“全民利益”而不是用工具性的莫名其妙的并且一直找不到其有效实现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定义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意义的拨乱反正,在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基础意义。
因此,社会主义就是全民利益,一切能够体现大多数人利益的,都是社会主义,都具有社会主义属性。那么,什么最能体现大多数人利益呢?不是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相反,竞争性的私有制比所谓公有制更具体出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人民,即大多数人,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获得其主要利益的。这是一个最核心的判断,即大多数人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获得其主要利益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方只占极少数人,而消费这种产品的人则要多得多。所以,对于一种产品来讲,大多数人消费它,只有极少数人是生产它的一方。比如,对于米这种最基础的产品,消费它的人肯定要比生产它的人少得多(包括生产它的人如农民也是首先要吃饭才干活的),对于商品房,购买消费它的人肯定要比生产它的人多得多。所以,一切产品,总是这样,消费它的人要比生产它的人多得多。如果消费房子的人只有100万,却需要1000万人去生产房子,你觉得划算吗?显然是不可能划算的,是必定不可能成立的。人类经济技术的进步,就体现在:用最少的人去生产最多的产品,而不是用最多的人去生产最少的产品。
所以,由此可知,社会主义与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根本就没关系,没有半条毛的关系。因为如果讲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话,那么就包含着一个意思:即人民主要以生产方的身份获益。如果这个能够成立,那么,用1000万人去生产只有100万消费的房子,那就是值得的,同样,产品的价格越贵越好,因为价格越贵,生产方就越得益呀。显然,这个是非常荒谬的。因此,社会主义不能用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定义。并且,竞争性私有制要比这个公有制更具社会主义,为什么?因为竞争性的私有制所能提供的供给,所能满足的消费,要比往往是垄断的公有制更好更大得多,因此更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意义。
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