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珍珠港”前夜
他们盘算着日本人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进攻。没有一个人——无论是罗斯福,还是赫尔、史汀生、诺克斯、马歇尔或是斯塔克——料到会是珍珠港。
华盛顿正是12月6日星期六,官员们看了英国海军部的一份报告后正感到不安。报告说,一支由35艘运输舰、8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组成的日本舰队正向马来半岛移动。在海军高级将领的每日例会上,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问道:“诸位,这支舰队是不是要来进攻我们?”
被人们认为是斯塔克上将的发言人的海军少将里奇蒙·凯利·特纳说,“部长先生,不会的。他们是去进攻英国人。他们还没有作好进攻我们的准备。”
会上并没有不同意见。
海军的密码处在准备周末休息。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中午下班。只有一位译电员多萝西·埃杰尔斯夫人因为还有时间,开始清理“魔术”截收到的“缓办”稿——就是那些一直积压着的有关夏威夷的电报。她干这项工作还只有几个星期,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她仍有吸引力。有一封电报是12月2日从东京发给驻檀香山总领事喜多的,电报询问珍珠港内舰只动态、防鱼雷网以及阻塞气球等情况。出于好奇,她拿起另一封电报,那是12月3日喜多给东京的复电。在这封冗长的复电中,吉川详尽地报告了奥托·库恩将如何在窗口上挂灯、烧垃圾为信号、或在电台上广播招聘广告等办法,向停泊在瓦胡岛外的日本军舰传递有关珍珠港内美国舰队活动的情报。她读了电报后,立刻紧张起来。
她起了疑心,把这些电报交给上司布赖恩特,但布赖恩特却说,她到中午绝译不完这些电报,星期一再说吧。埃杰尔斯夫人拒绝搁下工作,她加班加点,干到下午3点把电报译完。就在此时,翻译处处长阿尔文·克雷默少校来检查值班情况,他不但不象她那样警惕起来,反而批评她还在工作,并已开始编写。最后,他把电报放在一边,叫她下班,说可以在下星期某天完成这么长的电报的编写工作。埃杰尔斯夫人不同意,他却说,“星期一再处理这份电报。”这样,“Z”行动又一次差点被发现。[注:战后,陆军情报处的鲁弗斯·布拉顿上校说:“如果我们(12月6日)得到那封电报……整个情况可能不同。”
在马萨诸塞大街上的日本大使馆里,东京的指示(日文)和给赫尔的那封长电的前十三部分(英文)都相继抵达。傍晚,密码员下班后都去参加为使馆一名调往南美的官员举行的告别宴会。他们只译出了前八部分。
由于电报是极其机密的,不宜由打字员来打,大使馆一等秘书奥村胜藏便亲自动手。打完后,他来到地下室的娱乐厅休息一下。那里,有两个记者正在打乒乓,其中一个叫加藤万寿男,他走过来向奥村询问关于“龙田丸”的消息,那艘船6天前从横滨启航,要在14日抵达洛杉矶。
“我拿一美元打赌,这艘船永远到不了这里,”奥村令人不解地说。
罗斯福总统——也许是受琼斯博士或巴鲁克,也许受这两个人的共同彭响——终于下决心以个人名义致函日本天皇。这封信是由白宫起草的,它提醒天皇说,约在一个世纪前,另一位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也曾致函日本天皇,提出建立友谊的建议。在和平相处多年后,由于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有发生战争之虞,菲律宾、马来亚、泰国和荷属东印度的人民现在深怕他们也会被日本占领。
……我上面提到的各国人民,没有一个愿意无限期地或永远地坐在火药桶上。
如果日本从印度支那撤走全部海陆军,美国根本没想到入侵印度支那。
我认为,我们也可以从东印度群岛ZF、马来亚ZF以及泰国ZF得到同样的保证。我本人甚至愿意承担义务要求中国ZF作出同样保证。因此,日本从印度支那撤军将保证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和平。
我之所以在此时此刻亲自致函陛下,是因为热切希望陛下能和我一样,在目前的紧急情况下,考虑驱散乌云的办法。我坚信,我们不仅为了两个伟大国家的人民,而且也为邻国的人民,都具有神圣职责去恢复传统的友谊和防止世界上再发生死人和遭受破坏。
在信的末尾,他签上了“富兰克林·德·罗斯福”,并亲笔批示给赫尔:
亲爱的考德尔:速将此信发给格鲁,我认为可用明码——省时间——我不在乎有人截收。
受字数限制,全文见http://blog.vsharing.com/sdtcj/A186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