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8429 10
2005-11-11
关于改善上海财经大学学风、教风的建议书 田国强 2005年9月 一、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纵观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它们在拥有一流研究水平的同时,也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 。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是立校之本、研究是强校之策,教学、研究相 辅相成。所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是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所在。   教学水平的提高源自好的师资和良好的学风。这里好的师资不仅仅是学问做得好,作 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具有好的教风。而具有良好教风的教师一定是教学认真,对学生负责, 让学生学的扎实,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能够结合实际将前沿的知识与分析方法融 于教学,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使得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时 良好的学风使得学生总是保持旺盛的学习干劲,刻苦学习,上课认真,努力掌握课程内容 ,课外还能积极钻研,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一定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培养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 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惯纵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严师才 能出高徒。如果教师能够以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选用一流教材,补充课下阅读材料,定期 布置作业,强化考试和测验,学生很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学业,抓紧学习,消化教学内容, 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积极准备考试。   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对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存量的增加,而 且也是学习方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培养学生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高效率获取和探 索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积 极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各种挑战。尽管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不少内容滞后,但通 过扎实的课程学习和自我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我更新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用 ,使他们走出校门后具有竞争力。我们要求他们的所学不仅仅能适合现有市场、适合岗位 的需要,而且还希望他们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 始终站在知识进步的前沿,即使10年、2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他们仍然还具有相当 竞争力。   这样,改善教风与学风就显得异常重要。但学风和教风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则依赖 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和措施的设计是否合理,使之能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好的教风导致好的学风,好的教学制度措施导致好的教风与学风,从而导致好 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重要,而且紧迫。2007年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已经进入 攻关阶段,其中教学质量是关键的一环,而且随着我校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深入,国外 大学对我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如何以切实的制度和措施改善教风 与学风,保证教学质量,而且是可以向外界证实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头等大事。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学质量尽管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实的需要、与建设研究型大 学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校的教风与学风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 问题,特别是国内文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表明我们学生 和教师的素质差,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教学要求,教学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 则不完全,不合理所造成的。   首先,目前的教学缺乏好的教风,没有形成良好教师职业精神与岗位规范。反映在教 师教学投入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计粗糙、教学内容滞后,更严重的是对学生基本 上采取放任态度,平时只管自己在课堂上讲,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考查,教师的“教 ”与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相互脱节。许多课程,即使是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期间没有给学生作业,没有考试,放任学生逃课,即使布置作业而学生不交作业也没人 管。   这种放羊式教学直接导致学风的低下。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有效制度来引导 和鼓励。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难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直接 的监控与考核,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考核都是软指标,不硬,考核难以反映真实问题。在 缺乏有效考核的情况下,任何鼓励教学的措施都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 “学生评教”,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评价内容过于抽象,导致质疑,得不到许 多任课教师的认同,在许多院系难以纳入对教师的正式考核之中。在缺乏有效考核制度支 撑的情形下,教师对教学热情受到抑制,导致教风的逆向选择,大家都停留在不出错,缺 乏教师的责任心,和主动创新精神。   其次,尽管上海财经大学的学风在横向对比中相对较好,但是通过纵向比较,我们会 发现,像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一样,高考一般是学习努力程度的顶点。学生一旦进入大学 后,学习努力程度就进入了抛物线的后半段,持续下滑,由于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大部分 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就一路下滑,以往在小学、中学和高中所形成的努力学习的优良传统 逐渐消失。这完全违背了学习边际成本( 也就是学习的努力程度 )应该不断上升的客观规 律。本来,随着掌握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科生所学比中学生所学难,硕士生所学比本科 生所学难,而博士生所学又比硕士生难), 并且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黄金 时段(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思维最活跃,学习时间最集中,没有工作、家庭、社会负 担),学习的努力程度(即学习的边际成本) 应该是不断地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这 种学习努力程度不断下降说明了高校教学水平的异常低效率,导致了放羊这一怪异现象(但 在国内这已是见怪不怪了)。   学校放学生羊,而中国学生却没有自主找草吃的习惯,反而沉醉于大学的自由,放任 自己,相当时间耽误在上网、餐厅、歌厅、咖啡厅等娱乐时间上,而不是刻苦学习。因为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外力监督和压力下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进入 大学后一旦直接进入这种让学生自愿学习的教学方式,没有了压力,管理与监督,大部分 学生就不可避免的放任自己,不努力学习,大学成了镀金,混文凭的地方。在中国当前的 教育环境下,完全凭着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市场力量的督促只能对少数学生有用,但对于 大部分学生而言,只会害了他们。   在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学期最后一两星期突击学习,然后到考场默写发挥 ,考完后就基本忘光,没有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这当然也无助于学生自我更新能力的 提高,这种学习努力程度像抛物线后半段的持续下滑,说明了教学的产出效率极低,简直 就是对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最大浪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难 脱其责,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高校体制的责任。   这种与研究型大学不相称的学风与教风,严重制约着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素 质的提高。尤其是,当前上海财经大学正在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他们在海外形成了较 好的教风与教师行为规范,如果国内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来鼓励这种好的教风,那么他们 也终将被国内现行的不良教风所同化,导致人才引进效果的下降。所以说在人才的引进, 还不仅仅是引进人,还要创造实际相应的制度环境加以鼓励和引导,进而留住人材、发挥 他们最大的作用。如果教风和学风得不到大的改善,很难让我们学校成为真正的研究性大 学。 三、解决措施   要扭转这种学风和教学,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学管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监控制 度和改善学风、教风的激励机制,为此建议采用以下改进教风、学风的措施。这些措施具 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投入少,容易执行,而且见效快,效果大。即使学校投 入不多的资源,在现有师资水平和客观现实条件下,也能大大地改善教风和学风,大幅度 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一)规范课程提纲 细化课程要求   尽管给学生课程提纲(Course Syllabus)在国外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完 全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已经成为规范,但在国内一直忽视这一工作。尽管目前我们也 有教学大纲,每年公布在《教学一览》中,但该大纲过于简单,而且不是由任课老师提供 ,与具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学生在选课时也不会去看这些信息,所 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严重不合国际教学规则和惯例,在我们与国外大学和机 构开展合作培养教学,对方首先就索要课程提纲,并将之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标准。 所以我们上海财经大学在改善教风上可以首先从要求每门课必须给出教学课程提纲这件事 着手。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服务市场实际上很不规范,教师担任某一门课程教学后,不向消 费者和监管部门说明服务的具体内容、安排。而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在上课前、选课时对教 学内容与安排几乎一无所知,知道的仅仅就是这是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直到学期结束才 大概知道个所以然,消费得不明不白。不过期末有个好成绩也就皆大欢喜,也就不管教师 讲了什么,只要给的成绩高就是好老师。对于监管方同时也是雇主的校方而言,知道的比 学生更少,到监管时才发现无从下手,因为自己的雇员并没有向自己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 和方式,至于学生满意度那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的,指标太软了。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课程聘任合同很不完全,除了一纸聘任书外没有其他约定。但是,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制度安排将契约设计的更完全一点,那就是要求教师在接受 一门课程教学任务后、上课之前编写较详细的课程提纲,并将该课程提纲公布在网上或至 少让学生和校监管部门知道。我们现在也有类似的工作,那就是每学期期末要求教师填写 一张教学计划表。但问题就在于事后,而且填了之后谁也没看,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质 作用。   建议学校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设计包含许多具体要求,比如课程目标、 课程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预前知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 、习题课时、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等,在学生上一门课程之前就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整 的课程教学提纲,同时将这些内容挂到校园网上,并提交给院(系)一份供存档,以便学生 和院系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获得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院(系)及监管部门(教务 处)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评估每一项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事前可预计,并做 相应准备,这也会降低执行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也可据此随时进行抽查,并在学期结束前 对照教学提纲进行考核,此时学生评教的内容就可以很具体的让学生判断教学内容、教学 方式是否吻合课程教学提纲等,让学生帮助监督,考核教师,可以减少考核、监督成本, 使得供需求双方有效地互动。   这样,要求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课程提纲可以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的有力手 段,作为学校对教师考核的基本依据,部分解决当前教学考核软化,没有硬指标的问题, 而推行提供教学课程提纲的要求对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不需要什么额外资源,完全可 行,在改进教风上就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当然,刚开始执行时,在教师潜规则中这 一项工作可能会被认为是额外的工作和负担,精品课程建设其实已经折射出这个问题。为 此可以设立一定的基金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这一工作。这笔基金的数额要远远比现有的 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来的小,但收效却要大得多。 (二)引进先进教材 传授前沿知识   好的教材对于学生把握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与前沿知识至关重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能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跟进。反过来差的教材 反而起到反教学效果,误导学生,打击学习兴趣。目前我校在教材选用方面基本上由任课 教师指定,随意性很大,在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会主动选用内容丰富 、有一定难度的优秀教材,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备课成本。所以在条件许可或合适的情况 下,应该鼓励积极采用国内外一流教材,对部分课程指定使用教材,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课 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以便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当我们的学生具 有了坚实基础,掌握前沿知识,他们走出校门后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能适合中国经济 全球化与市场化的需要,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的中心--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提供高素 质的经济、管理、贸易方面的人才。 (三)规范成绩考核 全程式多样化   高考一考定终生,它的流弊已为垢病。然而,目前大学课程的考核也是单一模式,学 生成绩仅仅取决于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就显得更加不合理。学生可能因为某一道题准 备不充分,或临场发挥不好而影响期末成绩,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 ,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能够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   并且,单一考核模式还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仅凭一次期末考试 ,一般一学期一次,即期末考试,所以学生也就只关心期末的成绩,而文科课程的特点是 突击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考前要求老师复习,划定考试范围等等都助长了平时放羊,心存 侥幸,期末突击式学习风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考试制度,也为学 生考场作弊提供了很大的激励,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来不及复习,便不得不求助于这 种严重违反考场纪律的做法。凡此种种,都说明大学学习仍然没能摆脱应试学习,无助于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课程学习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 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迫使学生到外面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以提高市场 竞争力,导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的极大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改变现在单一考核模式,引入形式更多样的全程式考核 。除了期末考试,还应添加一些辅助考核措施。学生的课程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及以下辅助 考核成绩综合地决定。这些辅助措施也是国外正规大学考核学生成绩的一些基本措施。 1、加入期中考试   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一方面,这助长了学生平时放羊,期末突击式学习的风气, 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国学期普遍较长,教学内容较多,如果集中在期末考试,学生复习量 比较大,而且前半学期学过的内容到期末复习,忘的差不多了,复习成本比较高,所以通 过期中考试,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同时也减轻期末的复习量和难度。期中考试在国外大学 ,特别是本科课程一般是1至2次、甚至3次,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减 轻学生放羊的程度或机会,减少由于学生自己不努力学习,拿不到好分数,到时反怪老师 没有教好的可能性。期中考试可以利用教学时间采取随堂考的形式,尽管难以做到像期末 考试那样严密,但是在教师和助教的监控下可以基本保证考试秩序。即使考试作弊的现象 也许会上升,但这不能成为不给期中考试的理由,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和课堂监查力度等方法减少作弊的现象。这样的随堂考不会冲击现有的教学安排,也不会 增加对教室的需求。同时,通过期中考试,教师也可以及时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总之,只要作一件事利大於弊,我们就应去做。 2、课堂小测验   教师可以不时地在日常上课时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 (Quiz),这种小测验有多方 面的好处。首先,课堂小测验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一般而言,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没 有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而这是掌握知识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一旦有了随时给 出的小测验,就会增加学生及时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及时复习同学的奖励;其次, 它可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据了解,学生的逃课现象非常严重, 一般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都不点名,这导致任由学生旷课的 现象。但通过小测验,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出勤情况,能够督促学生上课,减少旷课。 第三,通过小测验,教师也能够把握学生对前面课程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提高教学效果。 3、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   在部分课程中,比如数学,平时作业较为通行,但是国内的多数文科课程,平时很少 布置作业。其实,作业是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 且通过作业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和默写。如果一门课程 不太适应给出作业,作为替代,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Term Paper),它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活跃思路,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论文,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可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应 该推行作业和课程论文制度,成为一种教学规范之一。这对于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具 有很大的作用。 4、阅读报告  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适当 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阅读报告(Presentation),让学生走向讲台。可以由教师安排题目 ,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通过团队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年下来,对于提高 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我们的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 的能力。 (四) 采用助教制度 提高教学效果   上面的这些教学制度安排,势必增加教学工作量,没有助教制度,多半会引起一些教 师的反弹,采取消极应付,甚至是抵触行动,从而增加改革的阻力和减少改革的效果。要 保证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并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而又不太引起教师们的反弹,得到教师 们的支持,就应实行全面的助教制度。有助教协助教师实施各项考核工作,使各项制度具 有实质性的意义,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同时,助教的辅导、答疑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指 导他们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风气的改善。而且对助教的考核可以成为对教 师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助教的工作就是协助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助教的工作内 容与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指导与督促。所以助教工作的好坏,反映了教师教学计划的 执行力度。最后,如果将助教岗位纳入奖学金体系,以奖学金方式分配助教,并将助教岗 位分成不同的等级,那么就能激励研究生认真学习,端正研究生的学习风气,也为研究生 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增加研究生的教学与工作经验,使得他们走向工 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同时,推行助教制度也可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增加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激励。研究生担任助教的制度在国外研究型大学是必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   所以推行全面的助教制度对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推行成本 也不高,100人次的助教费用一学期也不会超过30万元。这远比精品课程建设或双语计划来 得低成本、高效率。助教制度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今后必定采用的措施,希望我校具有战略 性眼光,下决心率先走在前面。 (五)采用相对评分 突出排序作用   建议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国际通用的相对评分制度。所谓相对评分制度,主要 是为了强调学生考核成绩的排序作用,并且如果必要的话进行适当加分,使得各分数段具 有较为合理的比例。   相对评分标准具有许多优点:(1) 学生的成绩具有横向可比性。它能避免由于老师讲 的内容深,学生也努力了,但是所得到的分数却比老师授课简单、出题简单而学生所得到 的分数低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比如说,学习数学分析所得到的60分可能比学习微积分 所得到的90分要掌握的知识高深,具有更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按照 绝对分数评分,在许多情况下不具有横向可比性的,可能还会打击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高深 前沿知识的积极性,形成逆向选择,导致老师授课容易、出题简单,学生轻松拿高分,最 后是师生皆大欢喜,而实质上学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的情况。另外也不会由于绝对分数太 低,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找工作、出国留学造成影响。(2) 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由 于每个分数段具有一定比例,要想拿到高分,必须努力学习,在同学间的竞争中胜出,这 便会激励学生扎实地学习。(3) 有利于老师传授高深前沿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相对评 分机制可以打消老师由于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可能导致学生对老师抱怨的顾 虑。如果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即使所教的内容难,但学生的成绩是相对决定的,每个分数 段具有一定比例,因而不太会由于同学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分数低而抱怨老师。老师也不用 担心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遭到抱怨。   因此,学校应尽快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制定出各个分数区间的大致合理比例,以此增 加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的可行性,在学生中间形成有效的学习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教师对 学生严格要求,传授高深前沿知识。 (六)强化教学考核 规定硬性指标   有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对教师的考核和监督给出硬性指标和措施,需要将教师教学考 核、提职、提岗与此紧密联系起来,否则不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以往对教师考核比较抽象 ,只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进行优良中差的判断,考核中缺乏硬指标,考核结果往往遭到部 分教师的质疑。导致各院系在对教师综合考评时难以将评教结果纳入进去,使得评教本身 的意义,或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不大。所以,我们需要强化教学考核,规定一些硬性要 求和指标,让考核具有科学化、程序化、度量化。比如,要求教师每一学期提供所教课程 的课程提纲给院系存档,同时要求教师保存所教课程的课程提纲、讲义、作业、试卷,以 作为将来用于教学考核、聘任、提职等方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职能部门平时抽查所用。要 在助教制度和教学提纲的基础上将考核内容量化、具体化。比如,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就 不再是简单的优良程度判断,而是要加上“是否按教学提纲授课”,以及“助教工作是否 到位?是否有作业?是否有习题课?课后答疑是否满意?”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量化 的硬指标,考核结果参考价值比较高。合理量化的考核结果也容易纳入教师的综合考评之 中,与教师的职称待遇挂钩,使得教师对教学授课的质量真正重视起来,推动良好的教学 风气。   以上六大措施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将这些措施综合地实施才会更有效果。通过 以上措施,可以做到投入少,见效快,可大大改进学生的学风及教师的教风,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学好所教的课程。   除了以上六大措施,也有必要在院(系)成立本科课程委员会(undergraduate curricu lum committee) 和研究生项目委员会(graduate program committee) ,由分管本科和研 究生教学的院(系) 领导分别牵头,对所设置的课程进行年度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增 设新的课程或删减原有课程提出建议,供全院(系) 教师讨论通过,或提请院(系) 和上级 主管部门批准。   总之,优秀的教风,上进的学风是任何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前我校与国际著名高校的校际合作日益频繁,在国内外高校中所具有的影响不断扩大 。为了能够真正与国际接轨,早日将我校建成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提高改善现有的教 风学风刻不容缓。为此,真诚希望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能够考虑以上建议,尽快地制定 出改进和完善现有教学制度。   以上改善学风和教风的措施是一个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职能部门及教学管理制度 的系统改革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因而也许有必要组成一个有学校相关领导、有 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领导参加的特别事务委员会,组织人员,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和细则 ,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及给出措施的详细内容。经济学院和我本人以及新引进的海外教师 愿意在这方面积极参与,作出具体贡献,如提供具有详细内容的课程提纲样本;制定助教 的选拔、责任及管理方面的条例;设计学生对任课教师具体评价的表格等。   以上关于改进教学和教风的建议如有不足之处,请校领导见谅。 ==================== 附录: 教学提纲编写(Syllabus)   教学提纲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 师对学生给出的课程合同书(Contract),明确告知学生教师非常清楚他(或她)将要做 什么(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包括教学的目的、内容、进度、课程的性质、组 织形式等;同时规定学生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成绩考核标准、课堂秩序和纪律等。   教学提纲的编写过程同时也是设计一门课程的过程。教学提纲的格式和形式多样(见 附件样本)。不同的个性(Personality),编写出的教学提纲也不一样,但应尽可能做到 悦目和易读。语气上,可用些鼓励(Encouraging)和亲切(Friendly)的话语。   教学提纲包涵学生完成这门课程所须知道的所有信息。基本内容包括: 1、教师的姓名;联系信息:办公室地址、电话、E-mail、答疑辅导的时间(Office Hour s) 2、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 3、课程的层次、预前知识和预修课程 4、教材和参考教材、文献 5、教学目的(Course Description); 6、学生学习达到的效果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7、课程内容和涵盖的知识范围。列出章节要目及时间分配 8、课下作业,如阅读任务(Reading Assignment)、平时作业 (Homework)、课程论文 ( Term Paper) 和项目课题(Project)等; 9、成绩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课下作业,课堂小测验(Quizzes), 平时测验(Tests), 出 勤率,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所分别占的比例权重。 10、对成绩分数有不同意见时的处理解决方案(Grade Dispute Policy) 11、课堂纪律,如不许讲话,迟到。 12、学术的诚实:不抄袭同学作业,考试不作弊,剽窃他人文章等。 附1:本科中文教学大纲样本 Econ xxx 中级微观经济学 (2005年秋季) 授课教师 xxxx 答疑时间:周三、五上午10:00-11:00 办公室:教学行政楼xxx室 E-mail:xxxx@mail.shufe.edu.cn 助教 xxxx 电话:xxx-xxxxxxx E-mail:xxxx@yahoo.com.cn 课程安排说明 2005年9月7日-2005年12月29日 周三上午8:00-9:40;周四下午3:05-4:45 教室:xxx 课程调整:10月5号、6号(国庆节)的课程取消, 10月8号上课(补6号的课) 期中考试时间:10月28号、12月14号 课程网址 http://www.shufe.edu.cn/xxx.htm 教材 指定教材: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fifth ed ition, W.W.Norton & Co., 1999. 参考书目:Hal Varian,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W.W.Norton & Co.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微观经济学的中级课程,我将在假设你们已经完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前 提下讲授课程,并且主要是着重于问题本质的分析。此外,微积分是学习本课程的必备知 识。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你们提供更为严格的经济分析工具,以便考察和分析市场中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 及其相互作用。我们从消费者理论开始,接下来讲授厂商理论,在对经济中的供需双方有 所了解后,我们继续研究供需双方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达到均衡。我们也将学习各种不同 市场类型及资源无效配置情形下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你们最好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我将着重于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你们事先阅读了相关章 节,这将有助于你们理解讲课的内容。 分数说明 我们将有2次期中考试、1次期末考试,并布置课后作业,以及不定期地进行随堂测验。各 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 随堂测验 15% 课后作业 15% 期中考试(2次,每次15%) 30% 期末考试  40% 本课程采取相对评分制,预期的中值分数为72分。如果必要的话,最后的分数将进行适当 的调整。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相对最高的接近20%的同学会得到A或者A-, 接下来30%的同学 会得到B+,B或者B-, 30%的同学会得到C+, C或者C-, 底部17%的同学会得到D+, D或者D-, 最后3%的学生会得到F. 不定期的随堂考试将在正式讲课之前进行,大约10分钟左右,所以不要迟到或逃课。  课后作业包括讲义所含相关章节的全部课后习题。如果抄袭书后答案将被给予0分。作业必 须在指定日期的上课之前交上来。 要求 除非你能证明有特殊情况,例如疾病,否则不能以任何借口不参加考试和随堂测验。如果 无故不参加考试和测验,给予0分。你可以和同学讨论课后作业,但是不可以抄袭别人的作 业。助教可以不予批改迟交的作业。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 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他的惩罚 包括通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课程进度表 消费者理论 9月7-8号 &#8226; 预算约束 (Varian Ch. 2) &#8226; 偏好 (Varian Ch. 3) 包括引言部分 9月14-15号 &#8226; 效用 (Varian Ch. 4) &#8226; 选择 (Varian Ch. 5) 9月21-22号 &#8226; 个人需求和总需求 (Varian Ch. 6 &15) &#8226; 消费者剩余 (Varian Ch. 14) 21号交作业 9月28-29号 &#8226; 斯勒茨基方程 (Varian Ch. 8-9) &#8226; 不确定性 (Varian Ch. 12) &#8226; 资产市场和风险资产 (Varian Ch. 11 & 13) 厂商理论 10月8号 &#8226; 技术 (Varian Ch. 18) 10月12-13号 &#8226; 利润最大化 (Varian Ch. 19) &#8226; 成本最小化 (Varian Ch. 20) 12号交作业 10月19-20号 &#8226; 成本曲线 (Varian Ch. 21) &#8226; 厂商和行业供给 (Varian Ch. 22-23) 10月26号 复习课 交作业 10月28号 期中考试 1 上午8:00-9:30 市场 11月2-3日 &#8226; 均衡 (Varian Ch. 16) 11月9-10日 &#8226; 拍卖 (Varian Ch. 17) &#8226; 交换和生产 (Varian Ch. 29-30) 10号交作业 11月16-17日 &#8226; 福利 (Varian Ch. 31) 不完全竞争 11月23-24日 &#8226; 垄断行为 (Varian Ch. 25) &#8226; 垄断 (Varian Ch. 24) 24号交作业 11月30日, 12月1日 &#8226; 寡头垄断 (Varian Ch. 27) &#8226; 要素市场 (Varian Ch. 26) 12月7-8日 &#8226; 博弈论 (Varian Ch. 27) 8号交作业 12月14日 期中考试 2 市场的不完全性 12月15日 &#8226; 外部性 (Varian Ch. 32) &#8226; 网络 (Varian Ch. 34) 交作业 12月21-22日 &#8226; 公共物品 (Varian Ch. 35) 12月28-29日 &#8226; 信息不对称 (Varian Ch. 36) 期末考试 1月2号到13号之间。交最后一次作业 附2:研究生中文教学大纲样本 高级微观经济学I 教学提纲 2005年秋季学期 授课时间:xxxx 授课地点:武川路校区第五教学楼xxxx 主讲教师:xxxx 电子信箱:xxxx@mail.shufe.edu.cn 办公电话:6590 xxxx 办公地点:行政教学楼xxx室 答疑时间:周一15:00 – 16:30     周二15:00 – 16:30 教科书: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 A. Jehle and Philip J. Reny 参考书:Microeconomic Theory, by Mas-Colell, Winston and Gree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课程概述: 我们将在本学期覆盖高级微观经济学中基本的消费者和厂商理论(均衡理论将在高级微观 经济学II中讲授)。 本课程还将介绍经济学理论中所常用的数学方法(如静态比较分析, 优化方法等),为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准备。修习本课程需要先修中级微观经济学,一元 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微积分。 在本课程结束后, 学生应能掌握使用微积分方法来解决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理论问题的技 巧。学生将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来构造适合的模型,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它们,在给 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推导结论,并能够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更复杂的情况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由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这两大部分构成。消费者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消费 者偏好,效用函数,消费最优化问题,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间接效用函数,支出函 数,和对偶性。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期效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者专题。厂商理论将涵盖 生产,成本,对偶性,竞争性厂商的利润函数和最大化问题。 消费者决策理论将是本学期的重点:既源于其本身的重要性,也由于其方法与结论广泛适 用于其它领域(例如厂商理论)。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将在课程中介绍局部均衡的基本 理论。 成绩评定: 课后作业 20% 学期论文 20% 期中考试 30% 期末考试 30% 本学期将布置作业四次左右,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你掌握建立经济学模型的方法,提高对 模型求解的能力。每次作业的满分为5分。我鼓励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如果你所在的讨论小 组不超过三个人,小组的讨论结果可作为你们的共同成绩。换言之,同一份作业最多可署 名三个。本课程配备助教讲解习题。交纳作业的时间为习题课开始前。于习题课开始后交 作业者,一律按零分计。 学期论文主要有首页,正文和参考书目这三部分构成。在首页上,提供文章题目,作者名 字,通讯地址和论文摘要(不超过250字)。正文主要有简介,文献回顾,理论模型或 方法,政策(或实证)性结果和结论部分。学生通过学期论文将展现其批判性分析和思考 能力,并且获得对经济学理论或实证性学术研究的初步了解。论文选题不限于消费者理论 和厂商理论,既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实证性的。论文采用WORD格式,用A4纸 打印,字数不限。论文最终稿(打印稿和电子稿)必须于2006年1月2日17:00 前递交。我鼓励大家组成科研小组。每组4-5人,选择同一(或类似)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将共推一人,在考前最后一周进行10分钟课堂演示。注意:学期论文必须单独完成 ,不可雷同或抄袭,如发现后一律按零分计。 期中考试涵盖所有考前讲授的内容,考试日期为11月7日。 期末考试涵盖期中考试后讲授的内容,考试日期暂定为1月2日。 除非无法抗拒的因素,学生必须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 分布曲线: 等级  比例 分数范围 A    5%    90-100 优等 A-   15%   85-89 B+,   10%   82-84 良等 B    10%   78 -81 B-   10%   75-77 C+   10%    72-74 中等 C 12% 68 - 71 C - 12% 64 - 67 D    13%      60-63 及格 F 3% < 60 不及格 作为研究生主修课目,本课程通常不给学生不及格的成绩。学生分数的期望值是70分。如 果学生的平均分数偏离期望值,我们将进行差值调整。如果你的总分经过调整后仍低于6 0分,我们将只好赋予你相对应的成绩。 其它要求: 严禁作弊。一旦发现,课程成绩按零分处理。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请将手机关闭 。由于残疾或其它生理缺陷需要特别帮助者,请尽快与我联系,以便尽早进行安排。 课程进度表: 日期 课次 主题 阅读章节 备注 9月19日 1 介绍 数学附录 9月26日 2 偏好和效用函数 1.1-1.2 第一次作业发布 10月3日 国庆休假 10月10日 3 消费最优化I 1.3 10月27日 4 消费最优化II 1.3 第二次作业发布 10月24日 5 马歇尔需求,间接效用函数 1.4 10月31日 6 支出函数,希克斯需求 1.4 11月7日 课堂期中考试 11月14日 7 消费者需求特性 1.5 第三次作业发布 11月21日 8 对偶性分析,显示性偏好 2.1-2.3 11月28日 9 风险,不确定性,期望效用 2.4 12月5日 10 风险厌恶 2.4 第四次作业发布 12月12日 11 生产,成本,对偶性分析 3.1-3.4 12月19日 12 竞争性厂商 3.5 12月26日 课堂报告演示 1月2日 课堂期末考试 1月16日 成绩公布 注1:本课程进度表可根据实际教学进程而做相应调整。 注2:本课程教学语言中,英文并重。 注3:学生课外阅读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 附3:本科英文教学大纲样本 Econ xxx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Fall 2005 Instructor xxx Office hours: MF 10:00-11:00am Office: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Hall xxx Email: xxx@mail.shufe.edu.cn TA xxx Phone: xxx-xxx-xxxx Email: xxx@yahoo.com.cn Course Meet 09/07/2005 – 12/29/2005; Room: xxx Wed: 8:00– 9:40 am, Th: 10:05- 11:45 am No Class: Oct 5-6 (National Day) Added Class: Oct 8, Sat (moved from Oct 6) Midterm exams date: Oct 28, Dec 14 Course Website http://www.shufe.edu.cn/xxx.htm Textbook Required: 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fifth ed ition, W.W.Norton & Co., 1999. Optional: Hal Varian,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W.W.Norton & Co. Prerequisites This course is an upper stream economics class in microeconomics. I will assum e that you ful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s learned in introduction to microe conomics. This course is analytic in nature. Calculus is required for you to f ollow the lectures and do the homework. Course Objective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you a more rigorous understanding of tools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and firms and their interacti on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course will start with consumer theory, followed b y firm theory. Having gained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demand side and the supply side of economies, we proceed to study how the demand and supply come t ogether and lead to equilibrium in a market. We will learn the interactions of individual economic agent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rkets, in some cases incurr ing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eparing for Class It’s better for you to read the relevant chapter(s) in ahead of the time. Dur ing class, I will focus on problem solving. If you read through the chapters a head of time, this should be great helpful for you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 f lectures. Grading There will have two midterm exams, one final exam, a number of homework assign ments and randomly in-class quizzes. Grades will be determined as follows: Quizzes 15% Homework 15% Midterm Exams (15% each) 30% Final Exam 40% Your percentage grade at the end of the term will be converted into a letter g rade approximately as follows: the top 20% of the class will receive an A or A -, the next 30% a B+, B or B-, the next 30% a C+, C, or C-, and the bottom 20% a D+, D, D- or F. At random points during the semester I will give quizzes (10 minutes each)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refore, it will not pay for you to come late to class or miss class. The homework assignments include all the review ques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pters that we cover in the lectures. The answers that just simply copy tho se at the back of the book will be scored zero. They are due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on the listed dates. Policies I don’t accept any excuse for the missing of exams and quizzes unless you can provide proof of emergency such as serious illness. If you miss the exam or q uiz for any reason that does not qualify as a proven emergency, you get zero. You can work with your classmates on the homework assignments, bu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opy someone else’s work. TA has the right to do not grade the la te homework assignment turned in. Academic Dishonesty Academic dishonesty by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includes cheating on the as signments or exams; plagiarizing; altering; forging, or misusing a University academic record; taking, acquiring, or using test materials without faculty pe rmission; and acting alone or in cooperation with another to enhance a grade, etc. A minimum penalty for academic dishonesty is a grade of zero. Other penal ties may include a F in course and a complaint to university authorities so th at they act consequent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university policy. Course Schedule (subject to change) Consumer Theory Sep 7-8 &#8226; Budget constraint (Varian Ch. 2) &#8226; Preference (Varian Ch. 3) plus introduction to course topics, policies and requirements. Sep 14-15 &#8226; Utility (Varian Ch. 4) &#8226; Choice (Varian Ch. 5) Sep 21-22 &#8226; Individual and aggregated demand (Varian Ch. 6 &15) &#8226; Consumer surplus (Varian Ch. 14) Homework due on 21st Sep 28-29 &#8226; Slutsky equation (Varian Ch. 8-9) &#8226; Uncertainty (Varian Ch. 12) &#8226; Asset markets and risky assets (Varian Ch. 11 & 13) Firm Theory Oct 8 &#8226; Technology (Varian Ch. 18) Oct 12-13 &#8226; Profit maximization (Varian Ch. 19) &#8226; Cost minimization (Varian Ch. 20) Homework due on 12th Oct 19-20 &#8226; Cost curves (Varian Ch. 21) &#8226; Firm and industry supply (Varian Ch. 22-23) Oct 26 Review session Homework due Oct 28 Midterm exam 1 8:00-9:30am Markets Nov 2-3 &#8226; Equilibrium (Varian Ch. 16) Nov 9-10 &#8226; Auctions (Varian Ch. 17) &#8226;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Varian Ch. 29-30) Homework due on 10th Nov 16-17 &#8226; Welfare (Varian Ch. 31) Imperfect Competition Nov 23-24 &#8226; Monopoly behavior (Varian Ch. 25) &#8226; Monopoly (Varian Ch. 24) Homework due on 24th Nov 30, Dec 1 &#8226; Oligopoly (Varian Ch. 27) &#8226; Factor markets (Varian Ch. 26) Dec 7-8 &#8226; Game theory (Varian Ch. 27) Homework due on 8th Dec 14 Midterm exam 2 Market Imperfection Dec 15 &#8226; Externalities (Varian Ch. 32) &#8226; Networks (Varian Ch. 34) Homework due Dec 21-22 &#8226; Public goods (Varian Ch. 35) Dec 28-29 &#8226; Asymmetric Information (Varian Ch. 36) Final exam between Jan 2 and Jan13. Last homework due 附4:研究生英文教学大纲样本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I Fall 2005 Lecture Time: xxxx Classroom: xxxx Instructor: xxxx Email Address: xxxx@mail.shufe.edu.cn Office: Administration and Education Hall xxxx Office Hours: Monday 13:00 - 16:30 or by appointment Teaching Assistant: xxxx (xxxx@mail.shufe.edu.cn) Required Textbook: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 A. Jehle and Philip J. Reny Recommend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Andrew Mas-Colell, M.D. Winston and J.R. Gree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Course Descrip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al tech niques to solve standard microeconomic proble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ve lop models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problems, present them in mathematical fo rm, derive implications under maintained assumptions, and extend models to mor e complicated situations. The main topics of course are consumer and producer theories. If time permits, I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artial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These later subjects will be covered in-depth in Adv. Micro II.) Consumer an d producer theorie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because they serve as the building blocks of much of microeconomics, but also because they involve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all areas of economics. One of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you to apply these techniques to analyze economic pr oblems. Evaluation Homework assignments 20% Term Paper 2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There are 4 problem sets during the semester. Each is worth 5 points. The purp ose of homework assignments i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economic models and mast er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required to solve economics problems. You are encou raged to discuss the problem sets with other students. But you have to do your homework yourself. Homework is due on the third Monday after it is assigned. Late homework will not be accepted and will receive zero credit. The term paper should contain a cover page, an essay, and a reference list. Th e cover paper should include your name and address, and an abstract that is le ss than 250 words. The essay should include an intro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 ew, a theoretical model, policy or empirical implications,and a conclusion. T he essay should demonstrate your creativity and ability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The subject can be either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and is not limi ted to consumer and producer theories. I encourage you to form a research grou p of four or fiv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jointly. But each of you must writ e up your paper separately. The paper should be typed in WORDS and printed on A4 size paper. There is no page limit. The hard and electronic copies of the f inal draft are due by 17:00, Jan. 2, 2006. Each research group should make a t en minute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last class. Midterm exam covers all lectures before the exam date (November 7). Final exam focuses on lectures after the midterm. The exam will be on January 2. Both mi dterm and final exams are mandatory. Makeup will be only given to those with l egitimate reasons. Grade Curve Grade Percentage Score Range A     5%    90-100 A-   15%   85-89 B+,   10%   82-84 B    10%   78 -81 B-   10%   75-77 C+   10%    72-74 C 12% 68 - 71 C - 12% 64 - 67 D    13%      60-63 F 3% < 60 This course is part of the core requirement in Master’s program. The average score is about 70. Course Schedule Date Lec Topic Reading Reading Sept. 19 1 Introduction Math Sept. 26 2 Preference and Utility 1.1-1.2 Problem Set 1 Oct. 3 National Day Oct. 10 3 Consumer Optimization I 1.3 Oct. 17 4 Consumer Optimization II 1.3 Problem Set 2 Oct. 24 5 Marshallian Demand and 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 1.4 0ct. 31 6 Expenditure and Hicksian Demand 1.4 Nov. 7 In-Class Midterm Nov. 14 7 Properties of Consumer Demand 1.5 Problem Set 3 Nov. 21 8 Duality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2.1-2.3 Nov. 28 9 Risk, Uncertainty and Expected Utility 2.4 Dec. 5 10 Risk Aversion 2.4 Problem Set 4 Dec. 12 11 Production, Cost and Duality 3.1-3.4 Dec. 19 12 Competitive Firm 3.5 Dec. 26 Presentation Jan. 2 Final Exam Jan. 26 Post Grade Note 1: The course schedule is subject to change Note 2: Teaching languages are Chinese and English. Note 3: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ad English-version textbooks. 关于改善上海财经大学学风、教风的建议书 田国强 2005年9月 一、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纵观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它们在拥有一流研究水平的同时,也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 。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是立校之本、研究是强校之策,教学、研究相 辅相成。所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是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所在。   教学水平的提高源自好的师资和良好的学风。这里好的师资不仅仅是学问做得好,作 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具有好的教风。而具有良好教风的教师一定是教学认真,对学生负责, 让学生学的扎实,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能够结合实际将前沿的知识与分析方法融 于教学,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使得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时 良好的学风使得学生总是保持旺盛的学习干劲,刻苦学习,上课认真,努力掌握课程内容 ,课外还能积极钻研,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一定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培养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 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惯纵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严师才 能出高徒。如果教师能够以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选用一流教材,补充课下阅读材料,定期 布置作业,强化考试和测验,学生很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学业,抓紧学习,消化教学内容, 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积极准备考试。   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对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存量的增加,而 且也是学习方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培养学生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高效率获取和探 索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积 极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各种挑战。尽管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不少内容滞后,但通 过扎实的课程学习和自我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我更新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用 ,使他们走出校门后具有竞争力。我们要求他们的所学不仅仅能适合现有市场、适合岗位 的需要,而且还希望他们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 始终站在知识进步的前沿,即使10年、2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他们仍然还具有相当 竞争力。   这样,改善教风与学风就显得异常重要。但学风和教风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则依赖 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和措施的设计是否合理,使之能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好的教风导致好的学风,好的教学制度措施导致好的教风与学风,从而导致好 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重要,而且紧迫。2007年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已经进入 攻关阶段,其中教学质量是关键的一环,而且随着我校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深入,国外 大学对我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如何以切实的制度和措施改善教风 与学风,保证教学质量,而且是可以向外界证实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头等大事。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学质量尽管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实的需要、与建设研究型大 学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校的教风与学风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 问题,特别是国内文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表明我们学生 和教师的素质差,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教学要求,教学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 则不完全,不合理所造成的。   首先,目前的教学缺乏好的教风,没有形成良好教师职业精神与岗位规范。反映在教 师教学投入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计粗糙、教学内容滞后,更严重的是对学生基本 上采取放任态度,平时只管自己在课堂上讲,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考查,教师的“教 ”与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相互脱节。许多课程,即使是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期间没有给学生作业,没有考试,放任学生逃课,即使布置作业而学生不交作业也没人 管。   这种放羊式教学直接导致学风的低下。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有效制度来引导 和鼓励。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难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直接 的监控与考核,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考核都是软指标,不硬,考核难以反映真实问题。在 缺乏有效考核的情况下,任何鼓励教学的措施都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 “学生评教”,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评价内容过于抽象,导致质疑,得不到许 多任课教师的认同,在许多院系难以纳入对教师的正式考核之中。在缺乏有效考核制度支 撑的情形下,教师对教学热情受到抑制,导致教风的逆向选择,大家都停留在不出错,缺 乏教师的责任心,和主动创新精神。   其次,尽管上海财经大学的学风在横向对比中相对较好,但是通过纵向比较,我们会 发现,像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一样,高考一般是学习努力程度的顶点。学生一旦进入大学 后,学习努力程度就进入了抛物线的后半段,持续下滑,由于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大部分 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就一路下滑,以往在小学、中学和高中所形成的努力学习的优良传统 逐渐消失。这完全违背了学习边际成本( 也就是学习的努力程度 )应该不断上升的客观规 律。本来,随着掌握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科生所学比中学生所学难,硕士生所学比本科 生所学难,而博士生所学又比硕士生难), 并且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黄金 时段(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思维最活跃,学习时间最集中,没有工作、家庭、社会负 担),学习的努力程度(即学习的边际成本) 应该是不断地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这 种学习努力程度不断下降说明了高校教学水平的异常低效率,导致了放羊这一怪异现象(但 在国内这已是见怪不怪了)。   学校放学生羊,而中国学生却没有自主找草吃的习惯,反而沉醉于大学的自由,放任 自己,相当时间耽误在上网、餐厅、歌厅、咖啡厅等娱乐时间上,而不是刻苦学习。因为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外力监督和压力下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进入 大学后一旦直接进入这种让学生自愿学习的教学方式,没有了压力,管理与监督,大部分 学生就不可避免的放任自己,不努力学习,大学成了镀金,混文凭的地方。在中国当前的 教育环境下,完全凭着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市场力量的督促只能对少数学生有用,但对于 大部分学生而言,只会害了他们。   在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往往在学期最后一两星期突击学习,然后到考场默写发挥 ,考完后就基本忘光,没有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这当然也无助于学生自我更新能力的 提高,这种学习努力程度像抛物线后半段的持续下滑,说明了教学的产出效率极低,简直 就是对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最大浪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难 脱其责,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高校体制的责任。   这种与研究型大学不相称的学风与教风,严重制约着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素 质的提高。尤其是,当前上海财经大学正在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他们在海外形成了较 好的教风与教师行为规范,如果国内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来鼓励这种好的教风,那么他们 也终将被国内现行的不良教风所同化,导致人才引进效果的下降。所以说在人才的引进, 还不仅仅是引进人,还要创造实际相应的制度环境加以鼓励和引导,进而留住人材、发挥 他们最大的作用。如果教风和学风得不到大的改善,很难让我们学校成为真正的研究性大 学。 三、解决措施   要扭转这种学风和教学,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学管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监控制 度和改善学风、教风的激励机制,为此建议采用以下改进教风、学风的措施。这些措施具 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投入少,容易执行,而且见效快,效果大。即使学校投 入不多的资源,在现有师资水平和客观现实条件下,也能大大地改善教风和学风,大幅度 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一)规范课程提纲 细化课程要求   尽管给学生课程提纲(Course Syllabus)在国外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完 全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已经成为规范,但在国内一直忽视这一工作。尽管目前我们也 有教学大纲,每年公布在《教学一览》中,但该大纲过于简单,而且不是由任课老师提供 ,与具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学生在选课时也不会去看这些信息,所 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严重不合国际教学规则和惯例,在我们与国外大学和机 构开展合作培养教学,对方首先就索要课程提纲,并将之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标准。 所以我们上海财经大学在改善教风上可以首先从要求每门课必须给出教学课程提纲这件事 着手。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服务市场实际上很不规范,教师担任某一门课程教学后,不向消 费者和监管部门说明服务的具体内容、安排。而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在上课前、选课时对教 学内容与安排几乎一无所知,知道的仅仅就是这是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直到学期结束才 大概知道个所以然,消费得不明不白。不过期末有个好成绩也就皆大欢喜,也就不管教师 讲了什么,只要给的成绩高就是好老师。对于监管方同时也是雇主的校方而言,知道的比 学生更少,到监管时才发现无从下手,因为自己的雇员并没有向自己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 和方式,至于学生满意度那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的,指标太软了。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课程聘任合同很不完全,除了一纸聘任书外没有其他约定。但是,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制度安排将契约设计的更完全一点,那就是要求教师在接受 一门课程教学任务后、上课之前编写较详细的课程提纲,并将该课程提纲公布在网上或至 少让学生和校监管部门知道。我们现在也有类似的工作,那就是每学期期末要求教师填写 一张教学计划表。但问题就在于事后,而且填了之后谁也没看,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质 作用。   建议学校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设计包含许多具体要求,比如课程目标、 课程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预前知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 、习题课时、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等,在学生上一门课程之前就给他们一个尽可能完整 的课程教学提纲,同时将这些内容挂到校园网上,并提交给院(系)一份供存档,以便学生 和院系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获得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院(系)及监管部门(教务 处)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评估每一项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事前可预计,并做 相应准备,这也会降低执行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也可据此随时进行抽查,并在学期结束前 对照教学提纲进行考核,此时学生评教的内容就可以很具体的让学生判断教学内容、教学 方式是否吻合课程教学提纲等,让学生帮助监督,考核教师,可以减少考核、监督成本, 使得供需求双方有效地互动。   这样,要求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课程提纲可以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的有力手 段,作为学校对教师考核的基本依据,部分解决当前教学考核软化,没有硬指标的问题, 而推行提供教学课程提纲的要求对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不需要什么额外资源,完全可 行,在改进教风上就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当然,刚开始执行时,在教师潜规则中这 一项工作可能会被认为是额外的工作和负担,精品课程建设其实已经折射出这个问题。为 此可以设立一定的基金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这一工作。这笔基金的数额要远远比现有的 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来的小,但收效却要大得多。 (二)引进先进教材 传授前沿知识   好的教材对于学生把握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与前沿知识至关重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能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跟进。反过来差的教材 反而起到反教学效果,误导学生,打击学习兴趣。目前我校在教材选用方面基本上由任课 教师指定,随意性很大,在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会主动选用内容丰富 、有一定难度的优秀教材,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备课成本。所以在条件许可或合适的情况 下,应该鼓励积极采用国内外一流教材,对部分课程指定使用教材,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课 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以便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当我们的学生具 有了坚实基础,掌握前沿知识,他们走出校门后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能适合中国经济 全球化与市场化的需要,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的中心--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提供高素 质的经济、管理、贸易方面的人才。 (三)规范成绩考核 全程式多样化   高考一考定终生,它的流弊已为垢病。然而,目前大学课程的考核也是单一模式,学 生成绩仅仅取决于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就显得更加不合理。学生可能因为某一道题准 备不充分,或临场发挥不好而影响期末成绩,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 ,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能够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   并且,单一考核模式还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仅凭一次期末考试 ,一般一学期一次,即期末考试,所以学生也就只关心期末的成绩,而文科课程的特点是 突击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考前要求老师复习,划定考试范围等等都助长了平时放羊,心存 侥幸,期末突击式学习风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考试制度,也为学 生考场作弊提供了很大的激励,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来不及复习,便不得不求助于这 种严重违反考场纪律的做法。凡此种种,都说明大学学习仍然没能摆脱应试学习,无助于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课程学习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 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迫使学生到外面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以提高市场 竞争力,导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的极大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改变现在单一考核模式,引入形式更多样的全程式考核 。除了期末考试,还应添加一些辅助考核措施。学生的课程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及以下辅助 考核成绩综合地决定。这些辅助措施也是国外正规大学考核学生成绩的一些基本措施。 1、加入期中考试   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一方面,这助长了学生平时放羊,期末突击式学习的风气, 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国学期普遍较长,教学内容较多,如果集中在期末考试,学生复习量 比较大,而且前半学期学过的内容到期末复习,忘的差不多了,复习成本比较高,所以通 过期中考试,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同时也减轻期末的复习量和难度。期中考试在国外大学 ,特别是本科课程一般是1至2次、甚至3次,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减 轻学生放羊的程度或机会,减少由于学生自己不努力学习,拿不到好分数,到时反怪老师 没有教好的可能性。期中考试可以利用教学时间采取随堂考的形式,尽管难以做到像期末 考试那样严密,但是在教师和助教的监控下可以基本保证考试秩序。即使考试作弊的现象 也许会上升,但这不能成为不给期中考试的理由,而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和课堂监查力度等方法减少作弊的现象。这样的随堂考不会冲击现有的教学安排,也不会 增加对教室的需求。同时,通过期中考试,教师也可以及时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总之,只要作一件事利大於弊,我们就应去做。 2、课堂小测验   教师可以不时地在日常上课时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 (Quiz),这种小测验有多方 面的好处。首先,课堂小测验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一般而言,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没 有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而这是掌握知识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一旦有了随时给 出的小测验,就会增加学生及时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及时复习同学的奖励;其次, 它可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据了解,学生的逃课现象非常严重, 一般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都不点名,这导致任由学生旷课的 现象。但通过小测验,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出勤情况,能够督促学生上课,减少旷课。 第三,通过小测验,教师也能够把握学生对前面课程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提高教学效果。 3、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   在部分课程中,比如数学,平时作业较为通行,但是国内的多数文科课程,平时很少 布置作业。其实,作业是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 且通过作业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和默写。如果一门课程 不太适应给出作业,作为替代,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Term Paper),它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活跃思路,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论文,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可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应 该推行作业和课程论文制度,成为一种教学规范之一。这对于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具 有很大的作用。 4、阅读报告  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以及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适当 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阅读报告(Presentation),让学生走向讲台。可以由教师安排题目 ,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通过团队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年下来,对于提高 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我们的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 的能力。 (四) 采用助教制度 提高教学效果   上面的这些教学制度安排,势必增加教学工作量,没有助教制度,多半会引起一些教 师的反弹,采取消极应付,甚至是抵触行动,从而增加改革的阻力和减少改革的效果。要 保证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并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而又不太引起教师们的反弹,得到教师 们的支持,就应实行全面的助教制度。有助教协助教师实施各项考核工作,使各项制度具 有实质性的意义,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同时,助教的辅导、答疑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指 导他们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风气的改善。而且对助教的考核可以成为对教 师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助教的工作就是协助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助教的工作内 容与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指导与督促。所以助教工作的好坏,反映了教师教学计划的 执行力度。最后,如果将助教岗位纳入奖学金体系,以奖学金方式分配助教,并将助教岗 位分成不同的等级,那么就能激励研究生认真学习,端正研究生的学习风气,也为研究生 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增加研究生的教学与工作经验,使得他们走向工 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同时,推行助教制度也可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增加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激励。研究生担任助教的制度在国外研究型大学是必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   所以推行全面的助教制度对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推行成本 也不高,100人次的助教费用一学期也不会超过30万元。这远比精品课程建设或双语计划来 得低成本、高效率。助教制度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今后必定采用的措施,希望我校具有战略 性眼光,下决心率先走在前面。 (五)采用相对评分 突出排序作用   建议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国际通用的相对评分制度。所谓相对评分制度,主要 是为了强调学生考核成绩的排序作用,并且如果必要的话进行适当加分,使得各分数段具 有较为合理的比例。   相对评分标准具有许多优点:(1) 学生的成绩具有横向可比性。它能避免由于老师讲 的内容深,学生也努力了,但是所得到的分数却比老师授课简单、出题简单而学生所得到 的分数低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比如说,学习数学分析所得到的60分可能比学习微积分 所得到的90分要掌握的知识高深,具有更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按照 绝对分数评分,在许多情况下不具有横向可比性的,可能还会打击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高深 前沿知识的积极性,形成逆向选择,导致老师授课容易、出题简单,学生轻松拿高分,最 后是师生皆大欢喜,而实质上学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的情况。另外也不会由于绝对分数太 低,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找工作、出国留学造成影响。(2) 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由 于每个分数段具有一定比例,要想拿到高分,必须努力学习,在同学间的竞争中胜出,这 便会激励学生扎实地学习。(3) 有利于老师传授高深前沿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相对评 分机制可以打消老师由于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可能导致学生对老师抱怨的顾 虑。如果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即使所教的内容难,但学生的成绩是相对决定的,每个分数 段具有一定比例,因而不太会由于同学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分数低而抱怨老师。老师也不用 担心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遭到抱怨。   因此,学校应尽快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制定出各个分数区间的大致合理比例,以此增 加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的可行性,在学生中间形成有效的学习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教师对 学生严格要求,传授高深前沿知识。 (六)强化教学考核 规定硬性指标   有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对教师的考核和监督给出硬性指标和措施,需要将教师教学考 核、提职、提岗与此紧密联系起来,否则不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以往对教师考核比较抽象 ,只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进行优良中差的判断,考核中缺乏硬指标,考核结果往往遭到部 分教师的质疑。导致各院系在对教师综合考评时难以将评教结果纳入进去,使得评教本身 的意义,或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不大。所以,我们需要强化教学考核,规定一些硬性要 求和指标,让考核具有科学化、程序化、度量化。比如,要求教师每一学期提供所教课程 的课程提纲给院系存档,同时要求教师保存所教课程的课程提纲、讲义、作业、试卷,以 作为将来用于教学考核、聘任、提职等方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职能部门平时抽查所用。要 在助教制度和教学提纲的基础上将考核内容量化、具体化。比如,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就 不再是简单的优良程度判断,而是要加上“是否按教学提纲授课”,以及“助教工作是否 到位?是否有作业?是否有习题课?课后答疑是否满意?”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量化 的硬指标,考核结果参考价值比较高。合理量化的考核结果也容易纳入教师的综合考评之 中,与教师的职称待遇挂钩,使得教师对教学授课的质量真正重视起来,推动良好的教学 风气。   以上六大措施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将这些措施综合地实施才会更有效果。通过 以上措施,可以做到投入少,见效快,可大大改进学生的学风及教师的教风,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学好所教的课程。   除了以上六大措施,也有必要在院(系)成立本科课程委员会(undergraduate curricu lum committee) 和研究生项目委员会(graduate program committee) ,由分管本科和研 究生教学的院(系) 领导分别牵头,对所设置的课程进行年度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增 设新的课程或删减原有课程提出建议,供全院(系) 教师讨论通过,或提请院(系) 和上级 主管部门批准。   总之,优秀的教风,上进的学风是任何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前我校与国际著名高校的校际合作日益频繁,在国内外高校中所具有的影响不断扩大 。为了能够真正与国际接轨,早日将我校建成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提高改善现有的教 风学风刻不容缓。为此,真诚希望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能够考虑以上建议,尽快地制定 出改进和完善现有教学制度。   以上改善学风和教风的措施是一个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职能部门及教学管理制度 的系统改革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因而也许有必要组成一个有学校相关领导、有 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领导参加的特别事务委员会,组织人员,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和细则 ,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及给出措施的详细内容。经济学院和我本人以及新引进的海外教师 愿意在这方面积极参与,作出具体贡献,如提供具有详细内容的课程提纲样本;制定助教 的选拔、责任及管理方面的条例;设计学生对任课教师具体评价的表格等。   以上关于改进教学和教风的建议如有不足之处,请校领导见谅。 ==================== 附录: 教学提纲编写(Syllabus)   教学提纲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 师对学生给出的课程合同书(Contract),明确告知学生教师非常清楚他(或她)将要做 什么(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包括教学的目的、内容、进度、课程的性质、组 织形式等;同时规定学生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成绩考核标准、课堂秩序和纪律等。   教学提纲的编写过程同时也是设计一门课程的过程。教学提纲的格式和形式多样(见 附件样本)。不同的个性(Personality),编写出的教学提纲也不一样,但应尽可能做到 悦目和易读。语气上,可用些鼓励(Encouraging)和亲切(Friendly)的话语。   教学提纲包涵学生完成这门课程所须知道的所有信息。基本内容包括: 1、教师的姓名;联系信息:办公室地址、电话、E-mail、答疑辅导的时间(Office Hour s) 2、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 3、课程的层次、预前知识和预修课程 4、教材和参考教材、文献 5、教学目的(Course Description); 6、学生学习达到的效果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7、课程内容和涵盖的知识范围。列出章节要目及时间分配 8、课下作业,如阅读任务(Reading Assignment)、平时作业 (Homework)、课程论文 ( Term Paper) 和项目课题(Project)等; 9、成绩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课下作业,课堂小测验(Quizzes), 平时测验(Tests), 出 勤率,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所分别占的比例权重。 10、对成绩分数有不同意见时的处理解决方案(Grade Dispute Policy) 11、课堂纪律,如不许讲话,迟到。 12、学术的诚实:不抄袭同学作业,考试不作弊,剽窃他人文章等。 附1:本科中文教学大纲样本 Econ xxx 中级微观经济学 (2005年秋季) 授课教师 xxxx 答疑时间:周三、五上午10:00-11:00 办公室:教学行政楼xxx室 E-mail:xxxx@mail.shufe.edu.cn 助教 xxxx 电话:xxx-xxxxxxx E-mail:xxxx@yahoo.com.cn 课程安排说明 2005年9月7日-2005年12月29日 周三上午8:00-9:40;周四下午3:05-4:45 教室:xxx 课程调整:10月5号、6号(国庆节)的课程取消, 10月8号上课(补6号的课) 期中考试时间:10月28号、12月14号 课程网址 http://www.shufe.edu.cn/xxx.htm 教材 指定教材: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fifth ed ition, W.W.Norton & Co., 1999. 参考书目:Hal Varian,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W.W.Norton & Co.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微观经济学的中级课程,我将在假设你们已经完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前 提下讲授课程,并且主要是着重于问题本质的分析。此外,微积分是学习本课程的必备知 识。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你们提供更为严格的经济分析工具,以便考察和分析市场中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 及其相互作用。我们从消费者理论开始,接下来讲授厂商理论,在对经济中的供需双方有 所了解后,我们继续研究供需双方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达到均衡。我们也将学习各种不同 市场类型及资源无效配置情形下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你们最好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我将着重于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你们事先阅读了相关章 节,这将有助于你们理解讲课的内容。 分数说明 我们将有2次期中考试、1次期末考试,并布置课后作业,以及不定期地进行随堂测验。各 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 随堂测验 15% 课后作业 15% 期中考试(2次,每次15%) 30% 期末考试  40% 本课程采取相对评分制,预期的中值分数为72分。如果必要的话,最后的分数将进行适当 的调整。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相对最高的接近20%的同学会得到A或者A-, 接下来30%的同学 会得到B+,B或者B-, 30%的同学会得到C+, C或者C-, 底部17%的同学会得到D+, D或者D-, 最后3%的学生会得到F. 不定期的随堂考试将在正式讲课之前进行,大约10分钟左右,所以不要迟到或逃课。  课后作业包括讲义所含相关章节的全部课后习题。如果抄袭书后答案将被给予0分。作业必 须在指定日期的上课之前交上来。 要求 除非你能证明有特殊情况,例如疾病,否则不能以任何借口不参加考试和随堂测验。如果 无故不参加考试和测验,给予0分。你可以和同学讨论课后作业,但是不可以抄袭别人的作 业。助教可以不予批改迟交的作业。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 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他的惩罚 包括通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课程进度表 消费者理论 9月7-8号 &#8226; 预算约束 (Varian Ch. 2) &#8226; 偏好 (Varian Ch. 3) 包括引言部分 9月14-15号 &#8226; 效用 (Varian Ch. 4) &#8226; 选择 (Varian Ch. 5) 9月21-22号 &#8226; 个人需求和总需求 (Varian Ch. 6 &15) &#8226; 消费者剩余 (Varian Ch. 14) 21号交作业 9月28-29号 &#8226; 斯勒茨基方程 (Varian Ch. 8-9) &#8226; 不确定性 (Varian Ch. 12) &#8226; 资产市场和风险资产 (Varian Ch. 11 & 13) 厂商理论 10月8号 &#8226; 技术 (Varian Ch. 18) 10月12-13号 &#8226; 利润最大化 (Varian Ch. 19) &#8226; 成本最小化 (Varian Ch. 20) 12号交作业 10月19-20号 &#8226; 成本曲线 (Varian Ch. 21) &#8226; 厂商和行业供给 (Varian Ch. 22-23) 10月26号 复习课 交作业 10月28号 期中考试 1 上午8:00-9:30 市场 11月2-3日 &#8226; 均衡 (Varian Ch. 16) 11月9-10日 &#8226; 拍卖 (Varian Ch. 17) &#8226; 交换和生产 (Varian Ch. 29-30) 10号交作业 11月16-17日 &#8226; 福利 (Varian Ch. 31) 不完全竞争 11月23-24日 &#8226; 垄断行为 (Varian Ch. 25) &#8226; 垄断 (Varian Ch. 24) 24号交作业 11月30日, 12月1日 &#8226; 寡头垄断 (Varian Ch. 27) &#8226; 要素市场 (Varian Ch. 26) 12月7-8日 &#8226; 博弈论 (Varian Ch. 27) 8号交作业 12月14日 期中考试 2 市场的不完全性 12月15日 &#8226; 外部性 (Varian Ch. 32) &#8226; 网络 (Varian Ch. 34) 交作业 12月21-22日 &#8226; 公共物品 (Varian Ch. 35) 12月28-29日 &#8226; 信息不对称 (Varian Ch. 36) 期末考试 1月2号到13号之间。交最后一次作业 附2:研究生中文教学大纲样本 高级微观经济学I 教学提纲 2005年秋季学期 授课时间:xxxx 授课地点:武川路校区第五教学楼xxxx 主讲教师:xxxx 电子信箱:xxxx@mail.shufe.edu.cn 办公电话:6590 xxxx 办公地点:行政教学楼xxx室 答疑时间:周一15:00 – 16:30     周二15:00 – 16:30 教科书: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 A. Jehle and Philip J. Reny 参考书:Microeconomic Theory, by Mas-Colell, Winston and Gree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课程概述: 我们将在本学期覆盖高级微观经济学中基本的消费者和厂商理论(均衡理论将在高级微观 经济学II中讲授)。 本课程还将介绍经济学理论中所常用的数学方法(如静态比较分析, 优化方法等),为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准备。修习本课程需要先修中级微观经济学,一元 函数与多元函数的微积分。 在本课程结束后, 学生应能掌握使用微积分方法来解决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理论问题的技 巧。学生将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来构造适合的模型,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它们,在给 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推导结论,并能够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更复杂的情况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由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这两大部分构成。消费者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消费 者偏好,效用函数,消费最优化问题,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间接效用函数,支出函 数,和对偶性。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期效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者专题。厂商理论将涵盖 生产,成本,对偶性,竞争性厂商的利润函数和最大化问题。 消费者决策理论将是本学期的重点:既源于其本身的重要性,也由于其方法与结论广泛适 用于其它领域(例如厂商理论)。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将在课程中介绍局部均衡的基本 理论。 成绩评定: 课后作业 20% 学期论文 20% 期中考试 30% 期末考试 30% 本学期将布置作业四次左右,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你掌握建立经济学模型的方法,提高对 模型求解的能力。每次作业的满分为5分。我鼓励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如果你所在的讨论小 组不超过三个人,小组的讨论结果可作为你们的共同成绩。换言之,同一份作业最多可署 名三个。本课程配备助教讲解习题。交纳作业的时间为习题课开始前。于习题课开始后交 作业者,一律按零分计。 学期论文主要有首页,正文和参考书目这三部分构成。在首页上,提供文章题目,作者名 字,通讯地址和论文摘要(不超过250字)。正文主要有简介,文献回顾,理论模型或 方法,政策(或实证)性结果和结论部分。学生通过学期论文将展现其批判性分析和思考 能力,并且获得对经济学理论或实证性学术研究的初步了解。论文选题不限于消费者理论 和厂商理论,既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实证性的。论文采用WORD格式,用A4纸 打印,字数不限。论文最终稿(打印稿和电子稿)必须于2006年1月2日17:00 前递交。我鼓励大家组成科研小组。每组4-5人,选择同一(或类似)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将共推一人,在考前最后一周进行10分钟课堂演示。注意:学期论文必须单独完成 ,不可雷同或抄袭,如发现后一律按零分计。 期中考试涵盖所有考前讲授的内容,考试日期为11月7日。 期末考试涵盖期中考试后讲授的内容,考试日期暂定为1月2日。 除非无法抗拒的因素,学生必须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 分布曲线: 等级  比例 分数范围 A    5%    90-100 优等 A-   15%   85-89 B+,   10%   82-84 良等 B    10%   78 -81 B-   10%   75-77 C+   10%    72-74 中等 C 12% 68 - 71 C - 12% 64 - 67 D    13%      60-63 及格 F 3% < 60 不及格 作为研究生主修课目,本课程通常不给学生不及格的成绩。学生分数的期望值是70分。如 果学生的平均分数偏离期望值,我们将进行差值调整。如果你的总分经过调整后仍低于6 0分,我们将只好赋予你相对应的成绩。 其它要求: 严禁作弊。一旦发现,课程成绩按零分处理。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请将手机关闭 。由于残疾或其它生理缺陷需要特别帮助者,请尽快与我联系,以便尽早进行安排。 课程进度表: 日期 课次 主题 阅读章节 备注 9月19日 1 介绍 数学附录 9月26日 2 偏好和效用函数 1.1-1.2 第一次作业发布 10月3日 国庆休假 10月10日 3 消费最优化I 1.3 10月27日 4 消费最优化II 1.3 第二次作业发布 10月24日 5 马歇尔需求,间接效用函数 1.4 10月31日 6 支出函数,希克斯需求 1.4 11月7日 课堂期中考试 11月14日 7 消费者需求特性 1.5 第三次作业发布 11月21日 8 对偶性分析,显示性偏好 2.1-2.3 11月28日 9 风险,不确定性,期望效用 2.4 12月5日 10 风险厌恶 2.4 第四次作业发布 12月12日 11 生产,成本,对偶性分析 3.1-3.4 12月19日 12 竞争性厂商 3.5 12月26日 课堂报告演示 1月2日 课堂期末考试 1月16日 成绩公布 注1:本课程进度表可根据实际教学进程而做相应调整。 注2:本课程教学语言中,英文并重。 注3:学生课外阅读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 附3:本科英文教学大纲样本 Econ xxx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Fall 2005 Instructor xxx Office hours: MF 10:00-11:00am Office: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Hall xxx Email: xxx@mail.shufe.edu.cn TA xxx Phone: xxx-xxx-xxxx Email: xxx@yahoo.com.cn Course Meet 09/07/2005 – 12/29/2005; Room: xxx Wed: 8:00– 9:40 am, Th: 10:05- 11:45 am No Class: Oct 5-6 (National Day) Added Class: Oct 8, Sat (moved from Oct 6) Midterm exams date: Oct 28, Dec 14 Course Website http://www.shufe.edu.cn/xxx.htm Textbook Required: 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fifth ed ition, W.W.Norton & Co., 1999. Optional: Hal Varian,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W.W.Norton & Co. Prerequisites This course is an upper stream economics class in microeconomics. I will assum e that you ful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s learned in introduction to microe conomics. This course is analytic in nature. Calculus is required for you to f ollow the lectures and do the homework. Course Objective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you a more rigorous understanding of tools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and firms and their interacti on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course will start with consumer theory, followed b y firm theory. Having gained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demand side and the supply side of economies, we proceed to study how the demand and supply come t ogether and lead to equilibrium in a market. We will learn the interactions of individual economic agent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rkets, in some cases incurr ing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eparing for Class It’s better for you to read the relevant chapter(s) in ahead of the time. Dur ing class, I will focus on problem solving. If you read through the chapters a head of time, this should be great helpful for you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 f lectures. Grading There will have two midterm exams, one final exam, a number of homework assign ments and randomly in-class quizzes. Grades will be determined as follows: Quizzes 15% Homework 15% Midterm Exams (15% each) 30% Final Exam 40% Your percentage grade at the end of the term will be converted into a letter g rade approximately as follows: the top 20% of the class will receive an A or A -, the next 30% a B+, B or B-, the next 30% a C+, C, or C-, and the bottom 20% a D+, D, D- or F. At random points during the semester I will give quizzes (10 minutes each)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refore, it will not pay for you to come late to class or miss class. The homework assignments include all the review ques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pters that we cover in the lectures. The answers that just simply copy tho se at the back of the book will be scored zero. They are due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on the listed dates. Policies I don’t accept any excuse for the missing of exams and quizzes unless you can provide proof of emergency such as serious illness. If you miss the exam or q uiz for any reason that does not qualify as a proven emergency, you get zero. You can work with your classmates on the homework assignments, bu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opy someone else’s work. TA has the right to do not grade the la te homework assignment turned in. Academic Dishonesty Academic dishonesty by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includes cheating on the as signments or exams; plagiarizing; altering; forging, or misusing a University academic record; taking, acquiring, or using test materials without faculty pe rmission; and acting alone or in cooperation with another to enhance a grade, etc. A minimum penalty for academic dishonesty is a grade of zero. Other penal ties may include a F in course and a complaint to university authorities so th at they act consequent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university policy. Course Schedule (subject to change) Consumer Theory Sep 7-8 &#8226; Budget constraint (Varian Ch. 2) &#8226; Preference (Varian Ch. 3) plus introduction to course topics, policies and requirements. Sep 14-15 &#8226; Utility (Varian Ch. 4) &#8226; Choice (Varian Ch. 5) Sep 21-22 &#8226; Individual and aggregated demand (Varian Ch. 6 &15) &#8226; Consumer surplus (Varian Ch. 14) Homework due on 21st Sep 28-29 &#8226; Slutsky equation (Varian Ch. 8-9) &#8226; Uncertainty (Varian Ch. 12) &#8226; Asset markets and risky assets (Varian Ch. 11 & 13) Firm Theory Oct 8 &#8226; Technology (Varian Ch. 18) Oct 12-13 &#8226; Profit maximization (Varian Ch. 19) &#8226; Cost minimization (Varian Ch. 20) Homework due on 12th Oct 19-20 &#8226; Cost curves (Varian Ch. 21) &#8226; Firm and industry supply (Varian Ch. 22-23) Oct 26 Review session Homework due Oct 28 Midterm exam 1 8:00-9:30am Markets Nov 2-3 &#8226; Equilibrium (Varian Ch. 16) Nov 9-10 &#8226; Auctions (Varian Ch. 17) &#8226;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Varian Ch. 29-30) Homework due on 10th Nov 16-17 &#8226; Welfare (Varian Ch. 31) Imperfect Competition Nov 23-24 &#8226; Monopoly behavior (Varian Ch. 25) &#8226; Monopoly (Varian Ch. 24) Homework due on 24th Nov 30, Dec 1 &#8226; Oligopoly (Varian Ch. 27) &#8226; Factor markets (Varian Ch. 26) Dec 7-8 &#8226; Game theory (Varian Ch. 27) Homework due on 8th Dec 14 Midterm exam 2 Market Imperfection Dec 15 &#8226; Externalities (Varian Ch. 32) &#8226; Networks (Varian Ch. 34) Homework due Dec 21-22 &#8226; Public goods (Varian Ch. 35) Dec 28-29 &#8226; Asymmetric Information (Varian Ch. 36) Final exam between Jan 2 and Jan13. Last homework due 附4:研究生英文教学大纲样本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I Fall 2005 Lecture Time: xxxx Classroom: xxxx Instructor: xxxx Email Address: xxxx@mail.shufe.edu.cn Office: Administration and Education Hall xxxx Office Hours: Monday 13:00 - 16:30 or by appointment Teaching Assistant: xxxx (xxxx@mail.shufe.edu.cn) Required Textbook: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 A. Jehle and Philip J. Reny Recommend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Andrew Mas-Colell, M.D. Winston and J.R. Gree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Course Descrip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al tech niques to solve standard microeconomic proble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ve lop models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problems, present them in mathematical fo rm, derive implications under maintained assumptions, and extend models to mor e complicated situations. The main topics of course are consumer and producer theories. If time permits, I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artial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These later subjects will be covered in-depth in Adv. Micro II.) Consumer an d producer theorie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because they serve as the building blocks of much of microeconomics, but also because they involve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all areas of economics. One of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you to apply these techniques to analyze economic pr oblems. Evaluation Homework assignments 20% Term Paper 2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There are 4 problem sets during the semester. Each is worth 5 points. The purp ose of homework assignments i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economic models and mast er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required to solve economics problems. You are encou raged to discuss the problem sets with other students. But you have to do your homework yourself. Homework is due on the third Monday after it is assigned. Late homework will not be accepted and will receive zero credit. The term paper should contain a cover page, an essay, and a reference list. Th e cover paper should include your name and address, and an abstract that is le ss than 250 words. The essay should include an intro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 ew, a theoretical model, policy or empirical implications,and a conclusion. T he essay should demonstrate your creativity and ability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The subject can be either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and is not limi ted to consumer and producer theories. I encourage you to form a research grou p of four or fiv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jointly. But each of you must writ e up your paper separately. The paper should be typed in WORDS and printed on A4 size paper. There is no page limit. The hard and electronic copies of the f inal draft are due by 17:00, Jan. 2, 2006. Each research group should make a t en minute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last class. Midterm exam covers all lectures before the exam date (November 7). Final exam focuses on lectures after the midterm. The exam will be on January 2. Both mi dterm and final exams are mandatory. Makeup will be only given to those with l egitimate reasons. Grade Curve Grade Percentage Score Range A     5%    90-100 A-   15%   85-89 B+,   10%   82-84 B    10%   78 -81 B-   10%   75-77 C+   10%    72-74 C 12% 68 - 71 C - 12% 64 - 67 D    13%      60-63 F 3% < 60 This course is part of the core requirement in Master’s program. The average score is about 70. Course Schedule Date Lec Topic Reading Reading Sept. 19 1 Introduction Math Sept. 26 2 Preference and Utility 1.1-1.2 Problem Set 1 Oct. 3 National Day Oct. 10 3 Consumer Optimization I 1.3 Oct. 17 4 Consumer Optimization II 1.3 Problem Set 2 Oct. 24 5 Marshallian Demand and 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 1.4 0ct. 31 6 Expenditure and Hicksian Demand 1.4 Nov. 7 In-Class Midterm Nov. 14 7 Properties of Consumer Demand 1.5 Problem Set 3 Nov. 21 8 Duality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2.1-2.3 Nov. 28 9 Risk, Uncertainty and Expected Utility 2.4 Dec. 5 10 Risk Aversion 2.4 Problem Set 4 Dec. 12 11 Production, Cost and Duality 3.1-3.4 Dec. 19 12 Competitive Firm 3.5 Dec. 26 Presentation Jan. 2 Final Exam Jan. 26 Post Grade Note 1: The course schedule is subject to change Note 2: Teaching languages are Chinese and English. Note 3: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ad English-version textboo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2 00:10:00

说的非常好

切中时弊。可惜现在学校学风估计一时转不过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12:29:00

个人以为,大学教学。学风还是自由一点为好。不能放羊是对的,但大学教育也没有必要搞得象中学教育,关键是要加强引导,加强师资。一个好教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与其被迫接受枯燥呆板的教学,不如自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21:29:00
太严了吧,搞得就象中学一样,这样我们的身心发展也不健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4 09:33:00

说的很好!

但能有几条能真正落实呢!

星星之火,何时才能达到燎原之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9:36: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4 10:23:00

执行起来很不容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