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一个孩子的英语综合能力,就会说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我们这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来讲,可能最难的就是“说”了。特别是成年人,很多人拥有相当高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要他们说两句英语就磕磕巴巴了,这就是所谓的学了一口哑巴英语。
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一代的成年人中十分显著,主要就是因为语法翻译这个落后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在我们的英语启蒙阶段,基本都是借助汉语释义记单词,利用我们已经习惯的交流工具汉语来作为媒介学习英语,而不是想当初学习汉语一样,建立每一个字的图像。只是把这些英语知识储存在大脑的“只是记忆区”而不是“语言区”。
每当我们想用英语去表达什么,总是会在脑海里先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用汉语表达出来,再翻译成英语说出来。这种方法在考试和阅读中可能还行得通,到那时在跟人说话时,时间短暂,没有时间组词造句,套用自己背过的那些英语作文的模板,也没有时间去检测自己在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语法错误,是否符合规范,甚至是符合常规的英语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最考验学习者是否建立了英语思维。
对于成年人来说,建立英语思维显然会更难,因为母语已经太过强大。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母语还没有那么强大,英语的输出可以不通过母语,直接输入大脑的“语言区”,在说话的时候可以迅速调用积累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孩子后,就可以用英语思考了,这就是建立了英语的思维。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是用汉语去教英语,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年龄优势,建立英语思维,中英文语境可以随意切换。
这种英语思维的建立,明显在孩子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就要去建立了,否则考试分数再高,无法用英语跟人很好的交流,也是徒劳无功的。建立了英语思维,及时没有汉语的转换,也能立刻说英语,这才是英语学习应该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