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9-16 15:55:36
不错,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6:24:59
什么时候开解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6:27:13
2元
14万
800        -800
17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6:59:18
1.   10元;2.    6万;       3 . 1800,1000    以第一题为例, 上自习就不能看电影,而看电影就能得到相当于10元价值的效用, 所以不看电影就失去了这块效用,所以上自习的机会成本是10元.  

   谢谢出题者,看看大家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1)在中国笨人才读经济, 最优秀的学生读理工;
    2)中国是不会出现经济学家的-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7:26:24
个人认为第一题与第二题都应选:其他。因为,都没有指出自习的收益与上大学的收益,无法比较;
第三题是800与没有。因为只有两种选择,且两者的比较基础相同。
第四题也是无法比较。因为双方的比较不同,一方指出了收入,而另一方只指出了成本,两者比较的内容不对等。
不知对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8:12:53
feng-pan 发表于 2009-9-16 16:24
什么时候开解阿?
当所有答案都出现的时候...
大家多想想.
别给出答案的理由前题后题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8:13:25
xihewei 发表于 2009-9-16 11:07
tianyuanhejia 发表于 2009-9-16 09:20
所有的题目中,均只有两个选择(自习和看电影;上学和打工等)
在这种情况下   机会成本是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所以,1. 看电影
      2. 打工挣钱
      3. 你选择了做律师,那机会成本就是做经理    同样  你选择了做经理机会成本就是做律师
      4. 同2
在这些所有的这些机会成本里  并不是每一项都能够用货币来衡量        
1. 看电影   它不在于票价10元而只卖2元  看这部电影的收益就是8元   而在于你对于看电影这件事的评价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只值1元  那么花2元去看  你的收益就是-1元   
2. 打工挣钱  这个容易用货币来衡量  它的机会成本就是6万  
3. 这个也容易用货币来衡量    做律师的机会成本就是做经理的收益1800  做经理同理为1000
4. 机会成本照样是6万    你上大学时也在吃饭       不管你选择上大学还是选择打工   吃饭是少不了的
我觉得这位高人说得比较有道理
我也觉得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8:21:12
cuihujushi0630 发表于 2009-9-16 16:59
1.   10元;2.    6万;       3 . 1800,1000    以第一题为例, 上自习就不能看电影,而看电影就能得到相当于10元价值的效用, 所以不看电影就失去了这块效用,所以上自习的机会成本是10元.  

   谢谢出题者,看看大家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1)在中国笨人才读经济, 最优秀的学生读理工;
    2)中国是不会出现经济学家的-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
那也不一定,读理工的也没见过出什么理工学家出来。外国经济学家拿诺贝尔多也是有客观原因的。经济强势的原因,英国经济好的时候,英国人拿诺贝多,美国强的时候,美国诺贝。中国其实不弱多少,只是发展的晚了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在国人的努力下相信中国经济学家马上就会崛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8:49:41
32# 高手来也
我是已经把他的生活费考虑进去了。换个角度说吧,他如果不上学,可以打工赚6万,加上学费4万,再加上他在学校多花的1万的生活费,刚好11万。这样考虑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9:26:17
貌似简单 实有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05:33
我同意2楼说法,根据定义来说
同理,第3题,做经理人的机会成本应该是1000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16:03
1 、8元
2、14万
3、1800元,1000元
没有机会成本时,做经理成本-800
最下面的应该是11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36:10
29楼那位的观点我比较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0:46:34
这题没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1:08:20
第一题我觉得是10元。因为电影带来的是心理感受,所以机会成本应为10
第二题我觉得是其他,因为在四年里那个人还要支付除学费的生活费,但他打工去也要支付生活费,题中也没有给出具体的生活费数值,所以无法判断。
第三题,我可能想的有点简单了,第一问是1000,第二问是1800.
以上为个人的观点,也不知道正确与否,希望楼主给出答案和评价。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1:11:48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1:54:28
75# 灬cc果冻ル
第一题回答得很好啊。第2题虽然没给出生活费等,但是第一题如果没给出电影票2元你还会说第一题的机会成本是10么。
第3题,你是不是笔误写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2:06:09
2元
6万元
1800美元       0美元
6万元
有定义得出,机会成本等于放弃的其他最高的报酬,不包括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2:45:11
2 6 1800 1000 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2:49:06
回去又看了下书,觉得是-2,14,800,-800,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3:18:55
个人感觉:
1。8,因为收益是10-2
2。6
3。1800;1000
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3:24:32
呵呵,根据定义足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23:29:04
同意一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00:15:09
其实要看你算的决策机会成本中是收益还是价值。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的《经济学》(第十四版)中48页有这么一段话“决策的机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在于,在稀缺性的世界里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的东西。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如果根据这个解释的话,那么这四道题的答案就是:
1、10
2、14
3、a 1800,   b 1000
4、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2:48:41
知了.问了老师.答案是10  6  1800  1000  6.放弃另外一件事或某个东西的最大收益.以第一题为例,最大收益对于他来说是10.其中的2属于付出的成本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3:36:35
应该排除自身成本不算在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21:44:26
机会成本是对资源而言的
就第一题而言,你的资源应该是时间
而时间本身的会计成本是作为一种沉没成本或者你的个人禀赋的
所以你用时间这一资源得到的收益即是你的会计利润
因此第一题答案是8
如果你选择答案是10,则那是无法解释的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你上自习的收益需要大于10你才会选择上自习
但是实际上很容易看出,只要你上自习的收益大于8,那么你就会去上自习
这里需要非常明确的一点是,即使不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也绝对不会影响你的决策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如果第一问把机会成本算做10,就会出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21:52:01
有奖问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8 09:06:46
77# 高手来也 额,嗯,第三题是写反了,嘿嘿,可是第二题还是不明白啊,第一题如果没有给出电影票是俩元的话,也会说是10元吧,我们老师说只考虑带来的心理享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8 10:56:07
灬cc果冻ル 发表于 2009-9-18 09:06
77# 高手来也 额,嗯,第三题是写反了,嘿嘿,可是第二题还是不明白啊,第一题如果没有给出电影票是俩元的话,也会说是10元吧,我们老师说只考虑带来的心理享受。。。
那既如此。打工的生活费什么的,不是跟电影票的价格相似么。在学校也要生活费什么的不是和自习也要牺牲效应(除了个别人自习感觉很爽外考虑一般人应该会感觉到疲倦和辛劳)类似吗。参考下29楼的回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