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增加财政投入
继江苏省镇江市通过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后,福建省亦宣布正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2009年9月14日,福建发改革网站发布消息称,该省已正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厦门市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并申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城市;省级和其他设区市各选择一所公立医院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单项改革试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家吴明说,对公立医院的价格管制没有管住费用,而政府资金投入缺乏效率,也没有完全实现公平
此前的2009年9月8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在东、中、西部地区共选取12个中等城市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工作。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文件,则处于“制定的最后阶段”,不久就将颁布。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一轮医改的“深水区”。公立医院产权不清晰、投入没保障、监管不到位、激励被扭曲、内部管理落后等问题已饱受世人诟病。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试点地区将就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及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重难点做出探索。其原则包括两方面:一是突出公益性,公立医院改革要确保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二是要发挥医疗系统、特别是医疗机构队伍的积极性。
2009年9月2日,江苏省镇江市高调抛出了一份涉及产权的医改实施意见。产权方面提出“股权加集团化”,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补偿体制方面则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通过调整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
福建省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正式公布。《财经》记者致电厦门市多家公立医院,医院相关人士均表示未得到通知,尚未开展相应工作。
根据福建省于2009年2月召开的卫生工作会议,该省的公立医院体制改革集中于三个方面:
医院管理体制方面,将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补偿机制方面,亦明确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来解决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
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则侧重于人事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另一方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福建发改委希望通过试点,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及监管机制等方面为下一步全省的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