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日前向旗下会员单位发布了创业板第一次全网测试的通知,定于9月12日、10月10日联合组织两次全网测试,内容为模拟创业板证券发行、创业板证券交易、创业板证券非交易、证券账户创业板交易权限控制及相关的结算业务全过程以及债券单边挂牌交易业务。
[问题]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时期,国家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植创新型企业成长,而从国际经验看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出创业板。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深圳、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25家地方区域证券交易中心和两个证券交易网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多层次证券交易市场体系,但由于证券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建立比较仓促、运行不够规范,1996年以来有关方面逐步对STAQ、NETS、证券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等进行了清理。之后全国只剩下深圳、上海两个交易所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日益聚焦到了现有证券市场内部,因此,1999年前后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和完善现有市场本身,而不是铺新的摊子。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随着90年代以来税收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融资难尤其是股权性融资难日益上升成为束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策]在多方推动下,2000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筹建创业版。但由于2001年初的纳市神话破灭,且国内股市频传丑闻,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顿主板,创业板计划搁置。2002年,成思危提出创业板“三步走”建议,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2004年5月,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中小板。2005年6月,中小板第50只股票上市,此后沪深股市停发新股,让路股改。直到2006年下半年,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创业板。2007年3月,深交所称创业板技术准备到位;尚福林要求积极稳妥推进。2008年3月创业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09年3月31日,酝酿10年的创业板首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中国证监会于上述时间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发布后,证监会和交易所还将陆续颁布与《办法》相配套的规则、指引,组建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适时发布上市规则、交易特别规定等其他相关规则,并对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进行培训,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和投资者介绍创业板特点和相关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创业板投资风险。待上述工作基本完成后,证监会将根据《办法》和相关规定受理企业的首发申请材料。从创业板IPO办法推出到第一批企业正式登陆,才可视为创业板落地生根,但这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正在为创业板排队企业做辅导的一位券商投行负责人解释说:“从IPO规则还有配套规则出台就需要一段时间,报企业的发行申请也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且必须等这些企业的最新年报出来。”2009年7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在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
截至8月14日创业板发审委成立的当天,监管部门共受理了115家企业的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按照流程,预审部门审核结束后,要上“部务会”复核,即检查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上发审会的要求,是否仍有未充分说明的情况等,如无异议则提交发审委。有关媒体报道“上面给(证监)会里下了死命令,为了赶进度,创业板发审委的预审部门最近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首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有望在国庆节确定上会时间并完成预披露,最快10月上旬就能看到首批创业板企业挂牌,“也算是国庆献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