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一点:sungmoo在5楼所谈的长期来讲,如果成本不变,是指长期成本不变。
对于sungmoo的解释有几点我没有搞懂:1、平狄克课后习题的问题。在6楼sungmoo解释说:平狄克的说法不考虑要素价格的变化,也不考虑行业供给。并举了一个例子。指出:LAC对应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不连续的,且不是一一映射,这样LMC与长期供给曲线建立不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首先LMC的连续性问题,它应该和LAC差不多,因为:LMC=dTC/dQ,而LAC=TC/Q,既然是:“除端点外,该LAC是处处连续的,但在SAC1与SAC2交点处是不可导的”那么LMC就是一样的连续性,应为LMC不是LAC对Q 的导。 后面的半句“一一映射....”,还没有理解,如果有图的话就好了。
2、sungmoo在7楼说:如果没有“包络关系”,那么周惠中的说法也正确。如果没有长短期那么就没有LMC和SMC之分了,P=MR=MC,所以周惠中的正确。可以这样理解吧。
3、从sungmoo的解释中,我获益良多,非常感谢。我认为:假如生产的要素价格没有变化,从长期来讲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LMC高于LAC的部分,应为厂商的均衡为P=MR=LMC=SMC,LMC上每一点都存在SMC与之相交,这个交点与SAC、LAC没有联系,说明,厂商的均衡中可能存在利润或亏损。如果生产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那么厂商就没有长期供给曲线。
所以说,平狄克中的解释(英文的)是不对的,正确得解释应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方面考虑。得出厂商的供给曲线不是LMC大于LAC的部分。而周惠中的说法不但在不分长短期时成立,在分了长短期,只要时要素价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一样成立。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由于行业中厂商数目会发生变化、要素价格变动、技术的变化等等因素,而不那能简单把各个厂商成本函数横向相加。而是依据LAC的最低点确定。
谢谢sungmoo,你的解释我已经收藏,只是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是我参考你的观点后得出得结论,希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