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务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已基本形成ZF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水务市场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水工程技术水平提升,供水管网分布日益科学合理、供水能力大幅增强,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深,水务投资和经营企业迎发展良机。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供水能力复合增速达到1.2%,污水处理能力复合增速约10%。至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1.82亿吨,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
随着城市供水、污水处理能力的日益饱和,未来水务模式将逐渐转变为以流域治理为代表的区域型项目上。传统的水务市场开启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大水务时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水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底,我国水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20家,较上年增加123家。亏损企业364家,行业亏损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6.8%。

2016年我国水务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9.4%,与上年相比提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增速(4.9%)4.5个百分点;水务行业实现利润总额接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4.3%,与上年相比下降27.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利润增速(8.5%)5.8个百分点。

目前我们所说的水务行业,主要还是指城市供水和污废水处理这两部分。目前,我国供水行业基本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污水处理行业起步稍晚,还有较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十三五”期间将是水处理高峰期,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一年,最严格环保法的推出将使得执法不严的现象得到纠偏。此外,2015年是“水十条”落地并全面执行的第一年,行业发展进入加速期,水治理行业景气度进入高峰期。预计到2021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