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5-7 15:22:5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directed from Say’s Law)
Say's law, or the law of markets, in classical economics, states that aggregate production necessarily creates an equal quantity of aggregate demand. The French economist Jean-Baptiste Say (1767–1832) introduced the idea in 1803, in his principal work, 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 (Traité d'économie politique):

A product is no sooner created, than it, from that instant, affords a market for other products to the full extent of its own value.[1]

and

As each of us can only purchase the productions of others with his own productions – as the value we can buy is equal to the value we can produce, the more men can produce, the more they will purchase.[2]

Say further argued that this law of markets implies that a general glut (the term used in Say's time for a widespread excess of supply over demand) cannot occur. If there is a surplus of one good, there must be unmet demand for another: "If certain goods remain unsold, it is because other goods are not produced."[2] Say's law has been one of the principal doctrines used to support the laissez-faire belief that a capitalist economy will naturally tend toward full employment and prosperity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3][4]

Over the years, at least two objections to Say's law have been raised:

General gluts do occur, particularly during recessions and depressions.
Economic agents may collectively choose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 hold, thereby reducing demand but not supply.
Say's law was generally accepted throughout the 19th century, though modified to incorporate the idea of a "boom-and-bust" cycle. During the worldwid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the theories of Keynesian economics disputed Say's conclusions.

Scholars disagree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was Say who first stated the principle,[5][6] but by convention, Say's law has been another name for the law of markets ever since John Maynard Keynes used the term in the 1930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7 16:11:09
lwzxy 发表于 2017-5-7 14:44
这时,路人甲出现了。

他对星期五说:“你有效需求不足”。
非常精辟,读着酣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7 19:18:39
前来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02:21
这是哪门课,我没有学过呢>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02:28
这是哪门课,我没有学过呢>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10:19
clm0600 发表于 2017-5-7 16:42
那就是说凯恩斯革命有关的一代主流经济学家们都错了,白放了半个世纪的屁?
--------------
我只说他 ...
你的观点不重复我也知道,我问的关键问题是:凯恩斯提出 的新问题,开拓的新视野哪里去了?黑不提、白不提就回到鲁冰逊的荒岛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10:31
clm0600 发表于 2017-5-7 16:42
那就是说凯恩斯革命有关的一代主流经济学家们都错了,白放了半个世纪的屁?
--------------
我只说他 ...
你的观点不重复我也知道,我问的关键问题是:凯恩斯提出 的新问题,开拓的新视野哪里去了?黑不提、白不提就回到鲁冰逊的荒岛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20:52
whe58 发表于 2017-5-7 15:20
需求是短期问题,供给是长期问题,不要混为一谈。
老听说这句话,似懂非懂不明白。进入过剩经济几十年了,从争做500强,到天天寻找新市场、新项目,这不是一个长期的需求态势的影响吗?
  需求不就是供给的另一面吗?一短一长是你人为定出来的观察视角吧?你也可以观察长期的需求升级,影响短期的产业供给吧?
   短期需求,长期供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反正,我理解萨伊他老人家可没有区分长期、短期,加上这个长短期,萨伊定律就完美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25:43
yuan79101 发表于 2017-5-7 10:04
萨伊所说的供给是指市场自身可不包括ZF投资。
当然不包括ZF投资了,问题是萨伊定律对了,就不需要ZF投资了。29年大危机以前,ZF可没投资,照样危机了好多次,且一次比一次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47:55
rrllqq 发表于 2017-5-8 09:20
老听说这句话,似懂非懂不明白。进入过剩经济几十年了,从争做500强,到天天寻找新市场、新项目,这不是一 ...
我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09:47:55
rrllqq 发表于 2017-5-8 09:20
老听说这句话,似懂非懂不明白。进入过剩经济几十年了,从争做500强,到天天寻找新市场、新项目,这不是一 ...
我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2:38:28
DC1415 发表于 2017-5-7 16:11
非常精辟,读着酣畅
这还精辟?你们两个脑子都有毛病吧?鲁滨逊的比喻本来就是鬼扯,你们是鬼扯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故事,这个路人甲还能一次次行骗成功?第二次就会被鲁冰逊暴打了吧,星期五也不会帮忙的。但事实上政府力量的回流发生多少回合了?
   故事稍微改一下才有点意思:岛上的树和捕鱼的船都是鲁冰逊们的,星期五们属于外来户,人生地不熟,只好到鲁冰逊的船上和庄园里打工。鲁用他们生产出的柴火和鱼的一部分作为工资,返还星期五们。为了生存,星期五们还要进行鱼和树的交换。现在,生产发展了,多余的产品尤其是容易腐败的鱼成了鲁冰逊们的难题,而柴火作为价值贮藏的主要方式被囤积和作为货币。要增加自己的财富,只需要储藏更多的柴,用来雇佣更多星期五,用来开辟新渔场、新庄园。(柴火的消费需求变成了投资需求)。等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限制了这些扩张(首先常常是自自然依赖更强的渔业),星期五发现柴火换不到足够的鱼,鲁冰逊发现积累的柴火贬值,经济出现危机,表现为鱼少柴火多的供求失衡,很快就发展到两个产业都大量星期五失业,生产全面过剩。因为鱼和柴火一样,都对增加鲁冰逊的交换权力来说,过剩了。所以长期出现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根本原因就是产品生产出来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的,而是为了保持和增加鲁冰逊们的财富,或者叫交换的社会权力的。
   鲁们又不愿意让自己积累的产品贬值,又不能把星期五直接变成奴隶,因为时代精神不允许,照顾奴隶也太麻烦还不好提高星期五们的积极性。怎么办?他们选举或者创造出了一个“路人甲”,用鲁冰逊们的枪和资源、渔场作为后盾,以上帝、民主或者理性的名义,号称代表全体人民(包括鲁冰逊们和星期五们)。他告诉鲁冰逊们,把你们吃不完的鱼和柴火都拿出来一部分,我保证按照利息将来还给你们更多,然后用拿到的鱼和柴发给一无所有的星期五们让他们恢复生产,多余的人就在岛上建鲁冰逊们的宫殿、广场,甚至直接挖沟再埋上。当然,中间的好处,路人甲也没少留。直到先前派出的探险队又发现了一处新的足够大的渔场,路人甲终于履行了支付利息的诺言。
    一轮又一轮,有一次探险队告诉我们,最近的新渔场只可能在一年的路程之外,而路人甲给出的利息又增加得太高了。鲁滨逊们看着空荡荡感觉无用的宫殿,恨死了肯定会信用破产的路人甲,而后者一筹莫展。怎么办?为了度过难关,鲁滨逊们把危机的责任都推给路人甲的瞎指挥和中饱私囊,“都是他瞎许愿,导致了过多的伐木工和星期五们收入太多以至于多养了太多的孩子,增加了失业人口(现实中应该是增加了移民和劳动后备军),才导致了这么多危机”。最后他们和星期五们一起杀了路人甲以平众怒。
    剩下的难题怎么办?鲁冰逊们的意思是:在新渔场和新小岛还没发现之前,大家一起过紧日子,多余的伐木的星期五们还是自谋生路去吧,给不给点最低的鱼作为食物保障,等我们选出了路人乙,你们找他商量吧。其实,他们心里清楚,新小岛没发现之前,供求怎么可能平衡呢?他们等着下次把一个路人丁再推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3:29:16
陈才天 发表于 2017-5-8 13:10
该死去的终归要消亡,不该死去的终究消灭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34:18
干吗说得那么难听?死灰复燃?它何时死过?是你们盲目听信什么东西而以为它死过,而现在又复燃了?
萨伊历来是个卓越的思想家,只是某些人出于别有用心的无知,而一味抵毁它而已。
而在中国教育中所接受的垃圾教育,在别人那些都算不了什么,就象朝..........鲜人不得不接受其官教育那样,一堆废物,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37:07
1993110 发表于 2017-5-6 16:03
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式微,而是司空见惯了,熟视无睹了。
好比我们天天顶着大气压,但,大家都不提起大气压 ...
复制代码
要是太无知的话,最好就不要多嘴乱讲了。
资本主义及一切自然经济,都会有一定的背离均衡的时候,就象你也时时发病一样。但绝对没有某些自以为超人所制造出的超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背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38:36
hhj 发表于 2017-5-8 15:37
要是太无知的话,最好就不要多嘴乱讲了。
资本主义及一切自然经济,都会有一定的背离均衡的时候,就象你 ...
你才是无知,妄言。

我所说的,有模型为证。

你应该先批评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4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42:30
crj302 发表于 2017-5-8 15:41
真正死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不过当局不敢承认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45:24
萨伊是个卓越的思想家,因为他提出了供给与需求的特定关系。而这个思想,可以发展为: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从而使这个思想发展到最高的程度。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是什么意思?它告诉人们:要想使你的产品得到别人的需求,就要把产品的品质搞好,并且还要尽量把产品价格搞低。
这个对于中国来讲尤其有意义。因为中国仍然是个山寨大国,假冒伪劣甚至毒太多。因此,在中国,尤其是强调产品的品质问题,因此,在中国,强调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尤其具有根本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53:39
hhj 发表于 2017-5-8 15:45
萨伊是个卓越的思想家,因为他提出了供给与需求的特定关系。而这个思想,可以发展为: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从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6:37:54
rrllqq 发表于 2017-5-8 09:25
当然不包括ZF投资了,问题是萨伊定律对了,就不需要ZF投资了。29年大危机以前,ZF可没投资,照样危机了好 ...
可是现在供给很大一部分是由ZF完成的,所以萨伊错了,在于其供给的狭义性,以及对于市场本身认识的错误,把ZF刨除在市场之外,而凯恩斯把ZF又挪回来了,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危机短期可以解决,长期必然爆发。即使现在提萨伊也是与其本身相背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6:57:07
rrllqq 发表于 2017-5-8 09:25
当然不包括ZF投资了,问题是萨伊定律对了,就不需要ZF投资了。29年大危机以前,ZF可没投资,照样危机了好 ...
现在的供给与萨伊的供给就是两码事,萨伊的供给和市场中绝不会有ZF任何事。而现在的供给与所谓的侧供给都有Z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8:34:17
crj302 发表于 2017-5-8 15:41
真正死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不过当局不敢承认罢了。
死的是四人帮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老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龚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02脑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反马者脑袋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你怎么不反对一下邓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必须发展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8:37: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8:38:01
hhj 发表于 2017-5-8 15:45
萨伊是个卓越的思想家,因为他提出了供给与需求的特定关系。而这个思想,可以发展为: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从 ...
萨伊的供给里绝不会有ZF与国企半点影子的,市场中也不会有。他已经脱离时代了。他认为的市场供给中是没有国企与ZF的。你认为中国的侧供给没有中国ZF与国企能玩的转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8:57:25
hhj 发表于 2017-5-8 15:45
萨伊是个卓越的思想家,因为他提出了供给与需求的特定关系。而这个思想,可以发展为: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从 ...
中国的产能过剩是因为品质低,因为供给没搞好?
你学习一下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常识好不好?
中美所谓贸易失衡的时候,所谓资金被中国黑洞吸纳的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说?这么说日本当年也是因为供给没搞好才陷入91年的大崩盘的?——醒醒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01:39
yuan79101 发表于 2017-5-8 16:37
可是现在供给很大一部分是由ZF完成的,所以萨伊错了,在于其供给的狭义性,以及对于市场本身认识的错误, ...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存在资本严重不劳而获的时候,尤其在金融资本凌驾和压榨实体经济的时候,萨伊定律就是一个笑话。它只在小生产盛行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成立,或者在全球市场大肆扩张的时候貌似成立。
   从这个角度上看,凯恩斯当然比他高明,甚至比今天很多所谓站在凯恩斯尸体上的经济学家高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02:37
yuan79101 发表于 2017-5-8 16:37
可是现在供给很大一部分是由ZF完成的,所以萨伊错了,在于其供给的狭义性,以及对于市场本身认识的错误, ...
没ZF的时候,也是错的。只要市场一停止扩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10:56
crj302 发表于 2017-5-8 18:37
宇宙都成一体,任何部分都是人的分别心造成,哪里有什么决定。蝴蝶效应决定了海上的大风暴?
你的思想还不够彻底哦:宇宙都成一体,哪里来的你?没有你,又哪里来的分别心?没有分别心,你哪里来的一腔小资情调?没有一腔小资情调,你哪里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无厘头的质疑?
——读了马克思的原著再来批判,说具体些,别整天说些无根无据无厘头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18:04
clm0600 发表于 2017-5-8 09:23
没有怎么回事,凯恩斯的理论从未真正服人,只是时势造英雄,大萧条让他的理论兴起,但同样也是时势,滞 ...
这不是驳不驳倒的问题,也不是谁的政策正确的问题。这是谁更实事求是的问题。
现实世界是渔夫与猎人的经济关系,还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的问题?到底哪个模型的前提是对的,到底两者有没有区别?——凯恩斯的确是个滑头,我个人认为他是看懂了,但故意不说清。但人家起码从资本家和工人这个真实的情景出发,提出了新问题、部分恢复了古典政经学的广阔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