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1415 发表于 2017-5-7 16:11 
非常精辟,读着酣畅
这还精辟?你们两个脑子都有毛病吧?鲁滨逊的比喻本来就是鬼扯,你们是鬼扯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故事,这个路人甲还能一次次行骗成功?第二次就会被鲁冰逊暴打了吧,星期五也不会帮忙的。但事实上政府力量的回流发生多少回合了?
故事稍微改一下才有点意思:岛上的树和捕鱼的船都是鲁冰逊们的,星期五们属于外来户,人生地不熟,只好到鲁冰逊的船上和庄园里打工。鲁用他们生产出的柴火和鱼的一部分作为工资,返还星期五们。为了生存,星期五们还要进行鱼和树的交换。现在,生产发展了,多余的产品尤其是容易腐败的鱼成了鲁冰逊们的难题,而柴火作为价值贮藏的主要方式被囤积和作为货币。要增加自己的财富,只需要储藏更多的柴,用来雇佣更多星期五,用来开辟新渔场、新庄园。(柴火的消费需求变成了投资需求)。等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限制了这些扩张(首先常常是自自然依赖更强的渔业),星期五发现柴火换不到足够的鱼,鲁冰逊发现积累的柴火贬值,经济出现危机,表现为鱼少柴火多的供求失衡,很快就发展到两个产业都大量星期五失业,生产全面过剩。因为鱼和柴火一样,都对增加鲁冰逊的交换权力来说,过剩了。所以长期出现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根本原因就是产品生产出来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的,而是为了保持和增加鲁冰逊们的财富,或者叫交换的社会权力的。
鲁们又不愿意让自己积累的产品贬值,又不能把星期五直接变成奴隶,因为时代精神不允许,照顾奴隶也太麻烦还不好提高星期五们的积极性。怎么办?他们选举或者创造出了一个“路人甲”,用鲁冰逊们的枪和资源、渔场作为后盾,以上帝、民主或者理性的名义,号称代表全体人民(包括鲁冰逊们和星期五们)。他告诉鲁冰逊们,把你们吃不完的鱼和柴火都拿出来一部分,我保证按照利息将来还给你们更多,然后用拿到的鱼和柴发给一无所有的星期五们让他们恢复生产,多余的人就在岛上建鲁冰逊们的宫殿、广场,甚至直接挖沟再埋上。当然,中间的好处,路人甲也没少留。直到先前派出的探险队又发现了一处新的足够大的渔场,路人甲终于履行了支付利息的诺言。
一轮又一轮,有一次探险队告诉我们,最近的新渔场只可能在一年的路程之外,而路人甲给出的利息又增加得太高了。鲁滨逊们看着空荡荡感觉无用的宫殿,恨死了肯定会信用破产的路人甲,而后者一筹莫展。怎么办?为了度过难关,鲁滨逊们把危机的责任都推给路人甲的瞎指挥和中饱私囊,“都是他瞎许愿,导致了过多的伐木工和星期五们收入太多以至于多养了太多的孩子,增加了失业人口(现实中应该是增加了移民和劳动后备军),才导致了这么多危机”。最后他们和星期五们一起杀了路人甲以平众怒。
剩下的难题怎么办?鲁冰逊们的意思是:在新渔场和新小岛还没发现之前,大家一起过紧日子,多余的伐木的星期五们还是自谋生路去吧,给不给点最低的鱼作为食物保障,等我们选出了路人乙,你们找他商量吧。其实,他们心里清楚,新小岛没发现之前,供求怎么可能平衡呢?他们等着下次把一个路人丁再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