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j302 发表于 2017-5-9 12:36 
道体空虚,大道无形,是无可奉告的,我不过告诉你说既然你已经远离了客观存在,那么就得自主也同时让他人 ...
道体空虚,大道无形,是无可奉告的,我不过告诉你说既然你已经远离了客观存在,那么就得自主也同时让他人自主
1、大道无形,如果你真懂这句话的话,所谓”宇宙都成一体,任何部分都是人的分别心造成”这句话可不是说你我远离了客观存在,而是主客观是融为一体的,认知的唯一出发点是存在,而非事先确定好的主观或者客观。当你划分好了所谓的主观观的时候,结论就已经被你赋予了,认知本身就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外化。
蝴蝶效应是否决定了海上的大风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由当事人选择。
1、这个答案当然不是当事人可以选择的。虽然你的观念外化为你的宇宙,但你的观念无非也是你的感性生活,你的生存斗争赋予你的。你总不能否认你的感性生活和生存斗争本身吧?不然你还剩下什么呢?为什么连最“悟空”的佛祖也要强调“现世”呢?——所以你既然承认了“我心即宇宙”,就无法“否认宇宙即我心”了。——不信的话,你设想一个五维的宇宙我看一下,或者设想一个世界上真正从来就不存在的物体我看一下。
2、关于蝴蝶效应你好像也有误解吧?说蝴蝶煽动了大风暴这当然是胡扯了,这种认识就是当然的无可辩驳的错误了,你难道不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吗?蝴蝶效应的本质是说风暴系统的本质是存在内在的不平衡的热力关系的系统,才有可能出现蝴蝶的微小扰动,将混沌状态锁定到了大爆发的状态。——
所以存在主义也好,道家自然哲学也好,都不反科学,说是蝴蝶限期了飓风这就是错误,飓风产生的原因是内在的热力矛盾,蝴蝶只是矛盾爆发的诱因而已,这一科学结论颠补不破。
3、回到我们讨论的市场平衡和萨伊定律,鲁冰逊-星期五的小生产模型就是预先认定了一个稳定的无矛盾的机械力学系统,萨伊定律当然成立,这是在假设中定好的。但这个模型解释不了何以有大风暴,所以早已被抛弃。凯恩斯假设了一个资本主义模型,基本是个热力学的系统,但他还是坚持是“投资信心”或者“各种微小的外在风险和扰动”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大危机,这也是认为“蝴蝶引起了飓风”,所以选择的对策也是治标不治本。我们今天生活在金融资本主义的时代,要寻找大危机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当然要从金融热力学系统的内在不平衡和冲突中去寻找,当然要回归《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信用和金融扩张的思路。
4、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因为凯恩斯的治标之策无效,就回归萨伊定律,并重新搬出鲁冰逊-星期五的小生产模型,这岂非倒退?——你的哲学和无为当然无法为他们辩解。
你认为萨伊死灰复燃,我认为萨伊的理论一直都具有他的合理性生命力,马教徒当然希望异己者都死了,我却认为世界需要多元共存,这就是差距。
1、 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不希望异己者都死了,这才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什么认为萨伊是死灰复燃,前文已经解释了,从经院哲学到牛顿宇宙观,再到热力学宇宙观的这种认识的进步是恰恰是存在主义支持,是道家自然哲学呼唤的。——开拓了的新视野,提出的新问题,是认识无法回避的。萨伊定律的死灰复燃恰恰是倒退的宇宙观,是对新视野、新问题的回避。——这是 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2、世界需要多元共存,而多元思想的前提恰恰是有多元的感性生活,丰富的生存斗争经历。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践,恰恰让全球亿万人的生活陷入单一、空洞,一切关系都异化为物的关系,一切生活领域都塌陷为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者恰恰是在试图抵制和打破这种同一化、符号化的趋势呀。
不明白的话,你可以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巨大的风暴之后,人类的各种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得到了多么大的解放,多元化成为可能,连经济学观察到的统计规律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如果推崇多元化,你还是先读读马克思吧,我推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不管你是否赞成马克思,但你显然没有想过,面对过这个问题你和我有差距。面对多元化的政经条件问题,全球的经济学家相对马克思和其他左翼思想家有更大的差距。
小资不就是一张标签么?你这么在意,我也可以给你贴一张,犬儒或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小资当然不只是一个标签,我也许粗俗,却没你想象的那么无聊。我只是提醒你注意你的思想和看法背后的“感性生活”的背景。有钱有闲,有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平常的各种感性生活主要是消费主义的和个人视角的科学与审美,但表面上的思想线索却是自由、人权、博爱、多余等形而上学的范畴和概念。——这就是所谓小资。——从这样的感性生活经验与哲学视角出发观察世界,结论是外在赋予的
你当然可以说我犬儒和精致利己主义,来而不往嘛。但背景和含义呢?有什么可以启发我的吗?不会一句简单的“我准备拍政府的马屁以谋私利”吧?——那我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