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5-9 09:26:08
陈才天 发表于 2017-5-8 13:10
该死去的终归要消亡,不该死去的终究消灭不了。
    这话说得真没水平,学经济的人只有这样僵化的世界观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长生不灭的东西,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描述的所谓“自然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将在反复实践和挫折中诞生,每一次死亡背后都孕育着新生的、不死的因素
    资本主义也一样,反复变化,每天都在死亡。你敢说71年尼克松让货币和黄金脱钩时,资本主义没有死亡吗?今天的资本主义分明是个新东西,其变化和差异远比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变化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33:18
hhj 发表于 2017-5-8 15:34
干吗说得那么难听?死灰复燃?它何时死过?是你们盲目听信什么东西而以为它死过,而现在又复燃了?
萨伊历 ...
萨伊定律的确没死过,因为它从来就没出生过。描述小生产时代的正确规律,被放到了金融资本主义的时代。
好有一比:蒙古人入侵南宋了,宋朝理学家赶紧研究《尚书》中残缺的周代礼制,希望认识危机的根源,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脑不脑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40:38
whe58 发表于 2017-5-8 09:47
我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我就怕这句话:什么我们说的不是一个时空,什么时空错乱,什么不在一个频道。
好像中国今天如此特殊,以至于供给和需求都要异化出一个“中国供给”和"中国需求”了。

好吧,不谈中国了。需求是短期,供给是长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加上这个长短期视角,萨伊定律是不是就完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49:40
clm0600 发表于 2017-5-9 09:29
都对呀,现实世界既有渔夫和猎人的关系(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有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
  说得好,但起主导的是哪种关系?哪种关系生产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品,席卷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劳动者,参与了绝大多数的金融和价值往来活动。哪种关系决定了经济危机和经济起伏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54:47
rrllqq 发表于 2017-5-9 09:49
说得好,但起主导的是哪种关系?哪种关系生产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品,席卷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劳动者 ...
    不对,渔夫和猎人的关系是已经消失了的现实,而不是现存的现实。

   在讨论经济危机时,我们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而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09:54:51
rrllqq 发表于 2017-5-9 09:49
说得好,但起主导的是哪种关系?哪种关系生产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品,席卷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劳动者 ...
    不对,渔夫和猎人的关系是已经消失了的现实,而不是现存的现实。

   在讨论经济危机时,我们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而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0:05:57
clm0600 发表于 2017-5-9 09:33
凯恩斯看懂个屁,他也没有从资本家和工人的角度出发,
他摆弄半天,无非就是摆弄收入,消费,储蓄,投资 ...
不对吧,你读读《通论》,一开篇,人家就提出了传统经济学家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观点,分析了工人和老板的对立,并认为这是了解现实经济危机的关键。结尾几章更是直接分析了劳动价值论、引出了古典政经学的“工资品”的概念,更是直接重复了“市场出清等价于利润实现,而后者的前提是资本家阶层最终挥霍掉自己的利润”。这不就是古典政经学中“资本家养活工人”分析框架的翻版吗?
    难道这不是从资本家和工人的角度出发?难道这和鲁冰逊-星期五男耕女织的模型设定是一致的?
   
    凯恩斯是不是背地里赞同马克思,有没有看懂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不平衡的,咱们就先不讨论了。我们就算穿越过去问他,他也一定不会承认的。至于投资等几个量摆弄错了,你指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0:31:30
zhuxiang 发表于 2017-5-9 09:54
不对,渔夫和猎人的关系是已经消失了的现实,而不是现存的现实。

   在讨论经济危机时,我们的前提 ...
对呀,如果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那些经济学家举鲁冰逊和星期五的例子不就是胡扯吗?渔夫与猎人式的小生产虽然还有残余,但傻子都能看出来,它绝非引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归根结缔,这还是资本家收利息就是工作和劳动,资本利得就是劳动收入,金融资本买空卖空就是一个实体产业的糊涂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0:43:54
clm0600 发表于 2017-5-9 10:32
工人老板对立,这谁都知道,资本家赚利润最终也是为了个人享受,这也不稀奇呀,凯恩斯说了一点儿也不奇怪 ...
1、你的惊天秘密还是给个链接吧。
2、人家提出资本家挥霍才能养活工人,保证充分就业。这难道是从资本家就是渔夫,工人就算猎人的角度说的?这怎么也不可能是“鲁冰逊和星期五”的劳动分工模型吧?——对立不对立的,你要觉得刺耳,就改成“阶级合作”行不行?这当然就是从资本主义的资本雇佣劳动,占有劳动产品的剩余索取权这个现实的基本经济关系出发的。
     至于人家摆不摆弄宏观经济量,和这个问题有关系吗?投资是资本家在参加劳动,投资不足就是资本家懒惰了?——你别东拉西扯行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1:12:06
clm0600 发表于 2017-5-9 10:20
两种关系都一样席卷了全世界大多数劳动者,参与了绝大多数金融与价值往来活动。

至于哪个决定经济危机 ...
两种关系都一样席卷了全世界大多数劳动者,参与了绝大多数金融与价值往来活动
    是吗?当年欧洲2亿工人,请问:小生产有多少,多大比例?中国今天3.75亿工人,每年还以数百万的数字增加。
     这个问题我不屑多争论,真没意思。等“小生产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的观点成为主流我再好好研究萨伊定律。暂时,我还是相信我的《剑桥经济学》、布罗代尔四部曲吧。——要不,为了证明萨伊,你先提供一点学习资料,免得我觉得世界变化太快。

至于哪个决定经济危机,你论证啊,只要你的论证无懈可击,明确清楚,像证明勾股定理一样让人信服,那萨依就没办法复出了嘛。可惜的是,马克思也好,凯恩斯也好,都没有做到,这才让萨依又冒出头来呀

1、 经济学就是被勾股定理这样的形而上学害惨的,明确清楚的一定就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就一定掩盖了真实的差异和矛盾。就像mv=pg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之类,要么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要么就是一个可以随便解释随便加真实内容的现代谶语。
    还在要求无懈可击的勾股定理,说明你实在中毒太深。难道你怀揣一堆经济学勾股定理,穿越古代就不会有各种经济危机了吗?可笑。
2、萨伊冒头出来和马克思、凯恩斯的论证是否有力基本上没有关系。就像卖淫、奴隶制、乱伦反复在现代文明社会出现,各种种族歧视观念、封建迷信观念反复冒头是一样的。——社会存在中有土壤,剥削阶级有需要,各种歪理邪说自然冒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1:40:47
rrllqq 发表于 2017-5-9 10:31
对呀,如果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那些经济学家举鲁冰逊和星期五的例子不就是胡扯吗?渔夫与猎人式的小生产 ...
   你也过于在乎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了!

   一个傻瓜不理解勾股定理,并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是错误的,也不能证明没有能把勾股定理说清楚。

    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完全不入流:连经济危机发生的前提条件都没有弄清楚,就讨论什么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12:36: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9 21:52:15
crj302 发表于 2017-5-9 12:36
道体空虚,大道无形,是无可奉告的,我不过告诉你说既然你已经远离了客观存在,那么就得自主也同时让他人 ...
是你这种极端自由主义希望马克思理论都消失吧?其实你们和极左不都一个吊味。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07:5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7:52:11
clm0600 发表于 2017-5-9 11:37
凯恩斯就是通过摆弄宏观经济量的方式研究宏观经济学的,
而利润,工资,这都是宏观经济量啊,你不能因 ...
凯恩斯就是通过摆弄宏观经济量的方式研究宏观经济学的,
而利润,工资,这都是宏观经济量啊,你不能因为他摆弄了利润和工资,就说他要揭示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就是讨论谁养活谁的问题,就是讨论谁占有了神马剩余劳动产品吧?
这都是你想多了而已。

  想多了的是你吧?我什么时候说他在讨论谁养活谁的问题?什么时候说他要揭示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谁不知道凯恩斯是最有名的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
   看问题直观点好不好,在凯恩斯那里,所谓古典政经学的“谁养活谁”的问题不是讲阶级对立的,而是讲价值实现的前提的。凯恩斯重提这个价值实现问题,说明他认可现实经济的基本制度是资本家雇佣无产的工人,付给工人工资,并获得所有剩余,拥有剩余所有权的资本主义制度。

利润,也是收入的一种,工资,也是收入的一种,凯恩斯可没有讨论什么“剩余索取权”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告诉大家,利润得花了才行,同样工资也得花掉,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需求,而增加需求才能保证就业。
只不过,资本家手里的利润有点多,花掉似乎有些浪费,也不太符合资本家的意愿,所以凯恩斯才特意说了一下,仅此而已。

  这就纯属扯淡了,利润的确被凯恩斯当做收入的一种从而和工资泯然一体,这我承认,有什么好奇怪。
  但凯恩斯是不是认定:所谓现实经济是资本家雇佣工人,提供各种资本品,组织生产的。而生产完成之后,资本家只需付给工人工资,所有的产品就都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负责出售产品,承担风险,也获得扣除工资和各种成本后的所有剩余?
   如果是,凯恩斯就比萨伊强呀,萨伊定律认定的经济模型就是“星期五和鲁冰逊的小生产分工”,现实经济主要是哪种?要认识经济危机,你能回到小生产模型吗?如果要证实萨伊定律,举出小生产分工的模型是不是刻舟求剑式的历史倒退?
    问直接一点,凯恩斯区分了工人和资本家没有?还是说人家的分析逻辑中只有穷人和富人(从西经的数理模型中好像是这么回事)?想好了再说。你真的看过《通论》吗?和西经的普通教课书中介绍还是有巨大差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0 17:59:30
zhuxiang 发表于 2017-5-9 11:40
你也过于在乎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了!

   一个傻瓜不理解勾股定理,并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是 ...
我的感觉是: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好像无视小生产和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区别。
这就只有三个可能:1、像clm0600大侠说的,他们认定小生产才是社会的主流。——但缺少证明。
                           2、小生产或者资本主义大生产没有区别,分析逻辑是一样的。——如果是这样,他们就明显缺少这样一个证明。反正我才疏学浅没看到过。——如果有,希望各位找到并教育我,我们来探讨。
                           3、他们明知道缺少证明,故意无视。——这是对古典政经学和马克思的亵渎,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甚至连凯恩斯都不如,是典型的历史倒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1 10:30:09
clm0600 发表于 2017-5-10 22:03
1、萨依的模型是强调不同产业部门之前的比例关系问题,不是什么小生产分工,那只是你的狭隘理解罢了。
...
   1、你说了半天才挤出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请问:萨伊定律或者它的论证过程中有部门比例关系吗?
  2 也就是说:你认定萨伊知道资本主义制度,也知道它是近现代社会生产的主流(而不是你前面你说的不知道小生产和资本主义大生产谁是主流?你现在缩回去了)?——那就好办了,你只需要回答我一直在问的问题: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论证“供给能自发创造需求,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自发平衡”?(没ZF就没ZF呗,虽然这个假设很无厘头)
  3、 是今天的经济学大腕用鲁冰逊-星期五的小生产模型论证萨伊定律我才有此一问的。不然,你以为我在讨论什么?——顺便说一句,认为萨伊不懂资本主义制度也许很可笑,今天的现代经济学大腕,熟悉各种数理建模,而据说这些建模的实证解释力越来越高,他们不懂资本主义制度,难道就不可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1 11:58:34
crj302 发表于 2017-5-9 12:36
道体空虚,大道无形,是无可奉告的,我不过告诉你说既然你已经远离了客观存在,那么就得自主也同时让他人 ...
道体空虚,大道无形,是无可奉告的,我不过告诉你说既然你已经远离了客观存在,那么就得自主也同时让他人自主
1、大道无形,如果你真懂这句话的话,所谓”宇宙都成一体,任何部分都是人的分别心造成”这句话可不是说你我远离了客观存在,而是主客观是融为一体的,认知的唯一出发点是存在,而非事先确定好的主观或者客观。当你划分好了所谓的主观观的时候,结论就已经被你赋予了,认知本身就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外化。
蝴蝶效应是否决定了海上的大风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由当事人选择。
1、这个答案当然不是当事人可以选择的。虽然你的观念外化为你的宇宙,但你的观念无非也是你的感性生活,你的生存斗争赋予你的。你总不能否认你的感性生活和生存斗争本身吧?不然你还剩下什么呢?为什么连最“悟空”的佛祖也要强调“现世”呢?——所以你既然承认了“我心即宇宙”,就无法“否认宇宙即我心”了。——不信的话,你设想一个五维的宇宙我看一下,或者设想一个世界上真正从来就不存在的物体我看一下。
2、关于蝴蝶效应你好像也有误解吧?说蝴蝶煽动了大风暴这当然是胡扯了,这种认识就是当然的无可辩驳的错误了,你难道不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吗?蝴蝶效应的本质是说风暴系统的本质是存在内在的不平衡的热力关系的系统,才有可能出现蝴蝶的微小扰动,将混沌状态锁定到了大爆发的状态。——所以存在主义也好,道家自然哲学也好,都不反科学,说是蝴蝶限期了飓风这就是错误,飓风产生的原因是内在的热力矛盾,蝴蝶只是矛盾爆发的诱因而已,这一科学结论颠补不破。
3、回到我们讨论的市场平衡和萨伊定律,鲁冰逊-星期五的小生产模型就是预先认定了一个稳定的无矛盾的机械力学系统,萨伊定律当然成立,这是在假设中定好的。但这个模型解释不了何以有大风暴,所以早已被抛弃。凯恩斯假设了一个资本主义模型,基本是个热力学的系统,但他还是坚持是“投资信心”或者“各种微小的外在风险和扰动”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大危机,这也是认为“蝴蝶引起了飓风”,所以选择的对策也是治标不治本。我们今天生活在金融资本主义的时代,要寻找大危机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当然要从金融热力学系统的内在不平衡和冲突中去寻找,当然要回归《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信用和金融扩张的思路。
4、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因为凯恩斯的治标之策无效,就回归萨伊定律,并重新搬出鲁冰逊-星期五的小生产模型,这岂非倒退?——你的哲学和无为当然无法为他们辩解。

你认为萨伊死灰复燃,我认为萨伊的理论一直都具有他的合理性生命力,马教徒当然希望异己者都死了,我却认为世界需要多元共存,这就是差距。

1、 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不希望异己者都死了,这才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什么认为萨伊是死灰复燃,前文已经解释了,从经院哲学到牛顿宇宙观,再到热力学宇宙观的这种认识的进步是恰恰是存在主义支持,是道家自然哲学呼唤的。——开拓了的新视野,提出的新问题,是认识无法回避的。萨伊定律的死灰复燃恰恰是倒退的宇宙观,是对新视野、新问题的回避。——这是 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2、世界需要多元共存,而多元思想的前提恰恰是有多元的感性生活,丰富的生存斗争经历。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践,恰恰让全球亿万人的生活陷入单一、空洞,一切关系都异化为物的关系,一切生活领域都塌陷为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者恰恰是在试图抵制和打破这种同一化、符号化的趋势呀。
     不明白的话,你可以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巨大的风暴之后,人类的各种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得到了多么大的解放,多元化成为可能,连经济学观察到的统计规律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如果推崇多元化,你还是先读读马克思吧,我推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不管你是否赞成马克思,但你显然没有想过,面对过这个问题你和我有差距。面对多元化的政经条件问题,全球的经济学家相对马克思和其他左翼思想家有更大的差距。

小资不就是一张标签么?你这么在意,我也可以给你贴一张,犬儒或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小资当然不只是一个标签,我也许粗俗,却没你想象的那么无聊。我只是提醒你注意你的思想和看法背后的“感性生活”的背景。有钱有闲,有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平常的各种感性生活主要是消费主义的和个人视角的科学与审美,但表面上的思想线索却是自由、人权、博爱、多余等形而上学的范畴和概念。——这就是所谓小资。——从这样的感性生活经验与哲学视角出发观察世界,结论是外在赋予的
   你当然可以说我犬儒和精致利己主义,来而不往嘛。但背景和含义呢?有什么可以启发我的吗?不会一句简单的“我准备拍政府的马屁以谋私利”吧?——那我会失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1 15:12:34
hhj 发表于 2017-5-8 15:37
要是太无知的话,最好就不要多嘴乱讲了。
资本主义及一切自然经济,都会有一定的背离均衡的时候,就象你 ...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1 15:34:30
对萨伊定律,我前不久写了论证的方法,强调直接实验验证。道理简单易懂,请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5526556-1-1.html

我准备设计实验,请大家参与,请各学派的粉丝和自成一说的草根,在实验中去验证、宣传自己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1 17:56:05
clm0600 发表于 2017-5-11 10:57
1、你说了半天才挤出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请问:萨伊定律或者它的论证过程中有部门比例关系吗? ...
   萨伊懂不懂资本主义,跟萨伊定律采取的是什么生产模型没有关系。

  从萨伊定律本身来看,它只是从交换关系出发,来论证供应和需求必然是平衡的。也就是说依据萨伊定律,无论是简单商品生产,还是资本主义生产,都不会出现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0:35:35
放弃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3:49: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5:05:45
  这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的运用是错误的。萨伊定律运用的的前提是商品生产,也就是产品生产出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满足他人的需求即社会的需求。所以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卖出去,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满足他人的需求。为什么萨伊定律存在这个前提呢?因为在萨伊定律中,任何产品在被消费之前都需要经过交换这一环节。萨伊定律正是从交换出发,论证的产品即商品供应与需求的平衡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所举的例子却不是商品生产。很显然鲁滨孙的孤岛经济并不是商品生产。鲁滨孙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需要卖出去的,他和星期五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用满足他人的需求。
============
说的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5:0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9:36:01
clm0600 发表于 2017-5-11 10:57
1、你说了半天才挤出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请问:萨伊定律或者它的论证过程中有部门比例关系吗? ...
1、我们心平气和的把问题梳理一下: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问题?——鲁冰逊星期五模型到底说了什么?用它能不能证明:市场自由,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供给将自发产生需求,一切失衡问题归根结缔都是供给侧的问题?(当然有可能我对萨伊定律的理解有问题,如果有请赶紧指出来。目前看,我们没有好像没有差异)。
2、你理解:鲁-星模型说的是部门比例关系问题,所以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一定是供给侧的问题,是某个部门懒惰(当然也可能是技术、产品质量之类的供给侧问题)。因为需求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会自发调节的。简单的说就是:需求不成为问题,经济危机一定是供给侧的问题。(当然经济学家们还会加一句:常常是政府的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供给的问题,比如保护某个部门,进行某种管制)——这个逻辑和现实经济是小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的没有关系。也就是说鲁-星模型是不分生产样式,只讲部门比例关系的——这是你的意思,我没理解错吧?如果我又理解错了,请赶紧提。
3、现在说说我的意见,我从来就没理解错你的意思,我的意见也很明白:讲萨伊定律,是不能不区分生产方式的。——a)你可以简单的提:市场需求侧不会有问题,因为价格机制可以自发调节,实现部门内部产品的供求平衡和部门之间的一般均衡,但你没有证明,据我所知,萨伊也没有证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证明了吗?还是没有。不是吗?人家都只能证明在一些极端苛刻,甚至说不清现实意义的抽象数学条件下,有可能平衡。所以,一般均衡理论其实是证明了,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即使没有政府干预(这个说法真古怪,但我想你知道什么意思)一般均衡不能自发出现。——起码,这个鲁冰逊—星期五模型和说明价格机制实现一般均衡一点关系也没有,一点帮助也没有。不是吗?
   b)再看供给面,你当然可以把严重的,自发经济难以迅速克服的危机都解释为供给侧中出现了部门比例失衡,但问题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某个部门会突然懒惰,会生产不足呢?——这个问题难道不是理解经济危机根源的核心问题吗?——如果鲁-星模型不能对这个问题有所裨益,请问:它到底有什么意义?——难道就是为了说明:如果供给侧出现了部门失衡,看上去就像是整个经济都出现了危机,产品卖不出去,从而被误以为是需求出现了危机?——请问:这和证明萨伊定律有什么关系?这和说明市场可以自发解决危机有什么关系?
      这当然是恶心的诡辩了。你要证明萨伊定律,就必须证明:在前凯恩斯时代,反复出现的严重的(小的扰动可以是需求侧的)产品积压和经济萧条都是因为供给侧的原因导致的。同时还要证明,为什么供给侧会反复出问题,因为当时的确反复危机。
   c)顺着这个思路,即使认定市场能够有效调节需求扰动,如果你要解释星期五的部门为什么会突然懒惰,为什么会经常的生产不足,从而反复导致经济危机,你也必须回答:这个部门到底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如果是小生产,剩余和劳动所得都归自己,不存在剥削和卖空买空,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将逐渐增加,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将始终是完美的,不存在大面积的生产者突然懒惰的可能。
      只有在劳动产品、劳动者、生产资料相互脱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有可能出现卖空买空,出现劳动者被从生产资料上剥离,而导致大面积的懒惰。需求的扰动才有可能导致长期和大面积的生产比例失衡。不是吗?
4、今天一遇到经济危机,一遇到宏观调控的滞涨,就有人想起萨伊定律,就胡扯什么我们的高技术部门发展滞后,我们的过剩产品没有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政府搞了重商主义,鼓励了过剩产能,限制了高技术部门的进口和交流。——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这些过剩的部门恰恰是自由贸易下,价格机制所命令和催生的产业。而鼓励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的背后,恰恰是造成了企业减员增效,让全社会陷入更严重的经济萧条。而那些新产品、高技术在产生了一点昙花一现的新增需求后,就陷入了全方位的竞争,然后很快生产过剩。一切用“喝咸水解渴”描述最为恰当。——因为在金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只能让部分企业或部门得到超额利润,而让全社会的生产和信用更加过剩,资本竞争更加激烈。这些超额利润早已被贴现和透支,衍生出更多的资本、信用和产能。如果相关收益还为极少数人所有,技术进步还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恶化的话,总需求也会 进一步萎缩。经济萧条当然会持续。
     总结还是那句话: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设定下,证明了““供给能自发创造需求,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自发平衡”,我就承认萨伊定律的现实意义。鲁—星模型只能用来说明有些情况下,供给侧的个别部门的失衡问题,看上去就好像是全社会的经济萧条(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对,严谨一点的观察就能区分,80年代的“供求两望”和今天的“经济萧条”表现一样?),对证明萨伊定律没有任何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19:37:37
fujo11 发表于 2017-5-11 15:12
说得好!
的确,说得很好的一句空话。和认识现实毫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20:07:23
zhuxiang 发表于 2017-5-11 17:56
萨伊懂不懂资本主义,跟萨伊定律采取的是什么生产模型没有关系。

  从萨伊定律本身来看,它只是从交 ...
1、很对,他就是从交换关系论证供需必然平衡的。问题是:危机真的出现了?他的信徒们的解释就是:不是萨伊的悼词写错了,而是市场上“死错了人”。——到底凯恩斯以前的 市场是如何被扭曲的?
2、正确的思路其实很简单:交换关系上是不能论证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供需问题的。
    我不知道现代进化后的萨伊门徒如何论证萨伊定律,起码鲁-星的模型没有论证。而传统的萨伊是这样论证的“产品换货币,货币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是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结束时,我们将会发觉交易的实质总是在于以一种产品来换取另一种产品。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
   从这个论述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模型本身就只能是小生产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不是吗?读过《资本论》的人都会有个深刻的印象,只有小生产者才会为了交换另一种产品,也就是为了交换到使用价值才进行生产。资本家追求的是使用价值吗?不是,在资本利得的竞争中他们实际追求的是价值,是价值的增值。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交易中,普遍的媒介根本不是货币,更不是以物换物,而是汇票、支票、期货为媒介的赊销和卖空买空,是订单——银行贷款——生产资料的赊销——产品的囤积——支票和汇票的信用支付。即使在今天的零库存管理和网上订做中,企业的资源本身更大量的是赊购吧?产品的价格更大程度上是企业股票信用的贴现吧?市场上的货币总是虚拟的,以ZF债券为准备的白纸,而非有实际价值的金银吧?
    所以,萨伊定律的传统论证采取的当然是小生产模型,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而当代的的论证,我只看到了不知所谓的鲁-星模型。
3、在今天金融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胡扯什么从交换出发论证供需必然平衡?我只能说吃错药了。你论证的形而上的平衡,只在空想的天国里存在。萨伊定律和现实也没有任何关系,只对幻想天国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20:13:16
fujo11 发表于 2017-5-12 15:05
这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的运用是错误的。萨伊定律运用的的前提是商品生产,也就是产品生产出来 ...
说得对。鲁滨孙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需要卖出去的,他和星期五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用满足他人的需求。这正好是非商品的自然经济的特征。
  其实,小生产状态下的商品经济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就像封建时代的商品经济,也可能囤积粮食、牛羊等使用价值作为生产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2 20:47:31
crj302 发表于 2017-5-12 15:07
我教教你一点,所谓客观不过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个利字就足以证明客观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你也不能说是 ...
    你的哲学修养太差,显然还没有理解存在主义或者道家哲学,不然不会问出主客观的分界在哪里的问题,也不会去证明什么客观实际上成不成立。
     谁告诉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推崇客观的?又是谁告诉你,我们推崇马克思就是因为他宣称自己客观,宣称他的东西是从物的客观推演出来的?
     告诉你,我们推崇马克思,还有我认定萨伊定律是死灰复燃、是倒退。不是因为我认定有什么客观,更不是我做了什么客观的物理实验证明了马克思,驳倒了萨伊,而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是更高的更革命的范式。
     在马克思那里,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主观和客观,他们不过是论述的工具。当认识主体有一种主观的观察尺度,所谓客观的观察对象及其结果就自然从这种观察尺度的逻辑中被设定好了。认识主体本身是宇宙的一部分,他怎么能预先设定什么唯物主义的原则,或者唯心主义的原则去认定自己的认识的对错呢?——用叔本华的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主观和客观,有的只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他称之为“表象”。
    那我们为什么认定马克思是进步的,而萨伊是反动的(除非假设有唯物主义的真理存在,否则没法说对错)?因为马克思是更高的范式,他能解释萨伊思想的来源、条件和意义,并预言其前途。他的危机论更贴近现实的经济状态,并说明了这种状态的来龙去脉。能够用更少的假定和范畴,假设更多的范围更广的历史事实。这就好比我们为什么认定爱因斯坦的模型比牛顿更科学,不是因为简单的一个水星近地现象和月食观察,因为两个模型都有内在的假设,也都有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甚至都有自己自相矛盾的地方。但牛顿的体系可以在爱因斯坦的模型中作为一种特殊情况而存在,爱因斯坦就代表了一种更高更进步的范式。
     萨伊和马克思也一样,萨伊的模型和论证是静态的力学系统,然后自认为自己设想的是一切生产和市场的抽象。而马克思的模型和论证是动态的热力学系统,他雄辩的证明了必须区分不同的市场和生产的方式,而萨伊的宣称解释一切市场的模型其实是小生产背景的,只是自己模型中的一个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马克思代表了一个更高更进步的范式。
     在马克思以后的时代,用小生产模型宣传萨伊定律,就好比在今天,用经院哲学的形式逻辑和《圣经》论述证明地球还是宇宙的中心。你可以宣传萨伊,但不能这样论证和宣传,这是荒谬和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至于你个人,你当然可以欣赏、喜欢、迷信,但这除了证明你的愚蠢没有任何别的哲学意义,和你的自由、追求、自主意识都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能说明你有啥“水利万物而不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