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41 6
2017-05-07

                  地下私募的本质是民间借贷

                         于德浩

                       2017.5.7

我以前的文章曾经着重介绍过阳光私募基金。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最大好处是,投资人的资金实行第三方托管,不会被“卷款跑路”;合同具有公开法律效力,投资者盈亏自负,投资管理人的收益提成得到有效保障;证监会监管,信息可查、公正透明。

阳光私募主要由以前的公募基金及地下私募转化而来。公募转私募的原因,是投资人实质并没有享受到公募基金经理的专业化金融服务,而且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相对私募低很多。而地下私募转公募的主要原因是想进一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地下私募一般不太正规,双方信任度较低,所以融资规模一般在几百万到一千万的量级,做不大。而阳光私募的规模大约是几千万到几亿的规模,当然也要付出部分监管费用,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托管银行、投资公司都要收取相关费用。

但是,阳光私募基金是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金融资产3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才有资格购买并参与投资。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即使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中产阶层也几乎不够这个资格,而且一般老百姓若有钱,他们更会去选择投资买房。所以,就算阳光私募再好,也和一般人无缘。

而且自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阳光私募的监管更加严格。首先,对于私募基金从业人员,都得必须通过相关的国家统一资格考试。比如,去年胡海泉、黄晓明这些影视明星搞私募基金也得亲自去参加考试。其次,就是“300万金融资产”需要银行盖章证明。以前人们只要凑够100万,签名“我是合格投资者,已知晓投资风险”,就可以打款购买了。现在不行了,“伪合格投资者”被彻底刷下去了。所以业内人士说,部分阳光私募基金又被迫转入地下私募了。

地下私募本身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很不规范,司法实践中往往一刀切的标记为民间借贷。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买房向周围亲朋好友借款100万元,这就属于“地下私募”的范畴。当然合法,但不太规范,更不透明。就是说,国家或其他人没法查出这个人到底借的谁的钱,及他们之间的约定是否合理等等。

一般人们常见的几个人一起合伙“炒股发财”,把钱都交给某一个比较厉害的“炒股高手”操盘,这就是典型的地下私募股票投资。对于投资者讲,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操盘手卷款跑路怎么办?而对于“炒股高手”来言,万一赔钱,投资者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具体的融资表现就是,本来投资人要把100万元投资股票,但往往只敢把30万元打款到操盘手的个人账户,信任度一般不可能达到100%;而操盘手个人也不敢过多承接资金,比如600万元若亏损30%,那么180万就得自掏腰包。所以说,地下私募股票的融资规模一般不会超过1000万元。

当然,还有一种更常见的形式,是炒股高手直接操盘投资者的股票账户。对于投资者来言,没有资金外逃的风险;但对操盘手很不利。一旦亏损,往往得自己掏钱补上;即使盈利很多,投资者若“一分不给”,操盘手也没辙。当然,如果两人都有契约精神,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当面对几十几百万利益的考验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现实的调节就是,操盘手把约定提成上涨为30%或更高,一般都超过阳光私募的20%绩效提成行业惯例。而且,操盘账户的资金一般都得100万以上,否则还不够“劳务费”呢。

所以,当你在现实中“合伙投资发财”时,不一定非得是炒股的形式,你必须要考虑信任度问题,及出资比例及投资时间的问题。举个例子,你有100万元,1年以内没有明确用途,如有3个朋友有投资计划,你最好是每个人给30万,分担一下可能的风险。当然,如果你特信任其中一个,可以提高比例,比如给他60万;而另外一个信任度不高,那就只给他10万。

    最后,我重申一下,虽然地下私募有道德风险和投资本身的风险,但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言,这条路才是真正的财富增长之路。比如,你投了朋友的一个公司股份,公司后来上市,你也就变成千万富翁了。而如果只是银行存款、保险理财、银行的一般理财产品等等,想发财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凡是涉及到股票或股权,必然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并存”,这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的风险喜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7 17:30:00
“地下私募本身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很不规范,司法实践中往往一刀切的标记为民间借贷。”——————这得多矛盾?!如果是合法的,那么怎么又会是“地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1:51:43
qi509 发表于 2017-5-7 17:30
“地下私募本身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很不规范,司法实践中往往一刀切的标记为民间借贷。”——————这得多 ...
你借你朋友1万块钱,这事合法,也没必要公布于众啊。 所以,称为地下。

而某个人300万购买私募基金,是要在证监会备案的,是可查的。称为地上,阳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3:03:16
地下与阳光的不同,主要是第三者监管与否,以及监管成本高低的不同。
理财产品在性质上不属于借贷,毕竟它不保本,盈利也不封顶。
地下的监管成本为零,税赋为零,因此成本极低。低成本也意味着高风险。

现在有一种仅局限于亲友圈内的地下理财:
下不保本,上不封顶;管理费和税赋为零;盈利不及一般债券不取提成;提成为盈利部分的20%;全权操纵个人账户,无需过账;资金起步点为10万,不设上限;约定期限一般为3年。理财操手往往具有12年以上稳健个人账户纪录(由证券公司出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4:42:3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7-5-8 13:03
地下与阳光的不同,主要是第三者监管与否,以及监管成本高低的不同。
理财产品在性质上不属于借贷,毕竟它 ...
呵呵,人家证券公司 才不搭理这回事呢。
起点10万,太低了; 连基本的劳务费都不够。 一般是100万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8 15:00:11
tom_lv1 发表于 2017-5-8 14:42
呵呵,人家证券公司 才不搭理这回事呢。
起点10万,太低了; 连基本的劳务费都不够。 一般是100万起。
证券公司当然知道你要这张东西干什么用。你可以试试看,会搭理你的。

既然是亲友圈,那就差不多有义务劳动的性质。10来万账户多是小青年的,做这种账户基本上就是教他们理财,因为他们一定会追问这钱是怎么赚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