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需找到在保持资本市场繁荣同时打击资产泡沫的可行性办法。” 在9月8日举行的《财经》论坛“金融与地产:‘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首席亚洲及新兴市场策略师戴仕文(Sean Darby) 提出了上述观点。他认为,应大力发挥香港市场作为投资中国资产的渠道作用。
戴仕文解释说,这既可减轻中国内地资产泡沫形成的压力,而且使用香港金融中心作为人民币交易平台,本土基金经理能够获取海外的人民币金融资产,海外投资者也多了一个渠道投资人民币产品,进而缓解内地流动性过多的压力。
由于中国内地资金进出渠道趋于多样化,海外投机资金对加剧中国内地资产泡沫不可避免的具有影响,戴仕文研究指出,2007年前,海外投资者的A 股资产配置行为与汇率变动有密切相关性,2008年上述资产配置行为则与房地产市场有着紧密相关性。
他判断人民币可兑换的进展将比多数投资者预计的要快。他认为,9月8日中国宣布将在香港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的举动,是在人民币可兑换路径上的重要举措,可分流中国国内市场及国际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他同时指出,9月4日,外管局提高单个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机构额度对市场发出的积极信号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