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7-6 14:44:07
1993108 发表于 2017-7-6 14:38
我知道大哥想说什么。
能否具体指明缺陷?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15:23:48
阿梁 发表于 2017-7-6 14:44
能否具体指明缺陷?谢谢!


兄弟在前面,都有阐述,都有涉及了,都有明确指出了。请大哥多看看。




酒不醉人人自醉。即便兄弟我说得对,这也需要大哥的潜心的用心的体会啊。


现在,兄弟对大哥的想法,说明白了的想法,没说明白的想法,基本理解了,掌握了。

兄弟也给出了建议了,评论了,看法了。请大哥多体会吧。



兄弟就不再继续阐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15:26:44
阿梁 发表于 2017-7-6 14:44
能否具体指明缺陷?谢谢!
大哥的表达能力太差,兄弟已经费了好多力气,才琢磨出大哥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就不再帮你了,请大哥多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15:59:18
1993108 发表于 2017-7-6 15:26
大哥的表达能力太差,兄弟已经费了好多力气,才琢磨出大哥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就不再帮你了,请大哥多 ...
首先,感谢你的思考和提问。

关于前面的问题,你我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我认为你的提问仍是未能切入核心。而你的观点是我的表述太成问题,难以被理解和接受。

问题出现在哪了呢?
我觉得,你有经济学基础,思考都是源自经典理论。而我没有经济学基础,完全从数学逻辑推导。这也许就是分歧产生的地方。
但是,我曾经使用经济学术语,后来发现无法精确表述,只好改用自己的定义,以求计算上丝丝入扣。我们目前的讨论,对于“买卖差”的存在,应该没有异议了吧?
接下来应该讨论买卖差是否已被纠正,或是应该如何纠正,或是凯恩斯等理论完全可以纠正。
我不是为了说服你一人,而是为了说服大家。

如果你承认买卖差是真实存在的,经典理论没有述及,那么恳请您继续探究买卖差的累积以及纠正。最后就会讨论到现行经济政策的错误所在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案。
无论如何,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9:03:17
楼主的建议:
各位看客,本楼希望大家关注以下论点:
1.“买卖差”是否存在?
2.买卖差是否已被前人述及?
3.买卖差是否造成剩余并累积?
4.经济发展是否事实上就是用“无理债务”来弥补买卖差,以消除剩余。但结果,“无理债务”不过是剩余的转化形式,其根本没有消除剩余?
5.应该怎样消除买卖差?
6.既往反周期政策是否涉及纠正买卖差?
7.2008年4万亿为什么有错误,但是又能拯救经济?
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3 14:12:26
若从“买卖差”入手,很容易就可以证实现行很多经济政策存在明显错误。比如对4万亿的争论。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设一个小环境,内有3、4个经济单位,有雇员,都去投资,暂不设进出口。将个单位的产出放上货架。如果每个单位都追求利润(假设平均利润率为5%),雇员有储蓄(占到投资额的10%)。一轮一轮进行(或说一年一年延续),则很快就会发现商品会剩余并累积。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比如剩余量占到总投资额的比例超过200%,这时就确立经济要衰退。这时,使用4万亿的方法,也就是增加投资x。立刻会发现,x投资开始时,会有一点作用,但当x的产出放上货架时,情况会比投资x前更恶化。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所在。因为,x的投资,本身还要产出,自己尚不能消化自己,又谈何纠正以前的错误?
这个实验最简单不过,揭示经济运行中的数学逻辑错误,指出经济政策的不当,但是没有书本依据。读者就没有人对此感兴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8 10:02:55
大家都知道“有效需求不足”,也有人赞成“相对剩余”。执此两种理论,从书本上可以解释经济周期的根源。但是,“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相对剩余”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人关注呢?
“买卖差”指出了这个根源。
但是,光知道并证明“买卖差”的存在是不足的,还要知道在多单位共存的时候,买卖差引起了绝对剩余,之后导致了“无理债务”的累积,而且由于有流通速度的干扰作用,所以,无理债务会流动滚存。无理债务无论出现在哪一家单位都会对经济起到挽救或促进的作用,这是“须或”现象。所以,财政赤字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扩大无理债务或说无理债务可以累积增大,从而拉动经济。而供给派,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无理债务(参见从里根时代开始的美国债务)。减税是应该的,但对纠正买卖差毫无价值。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对于投资+消费+ZF采购这三者,减税就是减ZF采购能力。这和减工资的作用一样,减工资就是减消费。税收就是企业发给ZF的工资。不知道为什么经济学家为什么强调减税但要加工资。试问:减1元税然后加1元工资,消费能力不还是1元吗?至于这1元钱是谁花的,无所谓,这就是“须或”现象。

我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际,真实不虚,欢迎检验。您尽可不信我所说,但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19 07:46:46
应该从“买卖差”的视角来分析经济,这可以引出一系列新课题,而且具有革命性。

请看客对本观点回复“支持”或“反对”。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赞同“买卖差”观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6 16:32:50
如果用计算机模拟经济单位的运行,统计各单位的收支,再计算各单位自己的购买+各单位的货币转移到ZF、个人手中所形成的购买,比较这个购买力与单位所售卖的价值量,很容易就会发现问题。然后再去研究该如何解决问题。现在国家都有超算了,这一点小统计根本不算事儿。令人困惑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这样做!国家政策出现的问题,比如去杠杆不成功,我在2016年在本论坛就发言提示了,没人注意。其实去杠杆是有办法的,没人相信,又不肯检验,白白丧失机会。
都不相信也无妨,记住曾有人说过“买卖差”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0 09:33:06
来此浏览的朋友请看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84274&extra=  (如何去杠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4 10:35:47
很久没有发言了,但这篇帖子依然有点击率。感谢光临。
在此将陆续提出一些课题,供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

当然,首先要认识到“买卖差”的存在及难以纠正(根据数学原理自己证明,方法参照第一页的实验),之后再推论:
1.减税能不能挽救经济?为什么减税后杠杆骤升?
2.大规模基建为什么能够暂时拉动经济?(谁在币损?)
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6 10:42:52
3.学习马经,自然对相对剩余信之不疑。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剩余价值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是否把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完全转给全民所有,就可以解决剩余价值问题呢?不妨参照第一页的方法,设2-3个单位建成封闭环境,产生剩余价值,放在货架上。如果能卖出去,则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书本已告知大家,由于肯定卖不出去,所以发生经济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宣布,剩余价值属于全民了,资本家一点也分不到,然后再卖。请问剩余是怎么卖出去的呢?请看到此贴的学生问老师,老师问教学组长,组长问权威。
结论:任何分配方案都解决不了剩余价值的售卖。这是多么好的课题!
(我也困惑,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数学逻辑,竟然无人理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7 08:43:50
4.由于杠杆过高,所以需要降杠杆。债转股是手段之一。
   与上同理,债转股的核心在于剩余卖不掉,若卖掉了,债务自然出清。现在宣布,债权人变成股东,债务取消,自然,账面债务就减少了。但是,剩余还是卖不  掉。假若债转股后就可以卖掉了,其原因却不是债转股,而是发生了新的债务。假若没有新债务发生就可以卖掉,那又何必债转股呢?直接让董事会宣布,让债权人来经营,销售后除了还债,在给一笔感谢费给债权人不就行了?
   再者:债转股的债权人大多是银行。银行今年因为债转股,自然没有获得当年应该获利增加的资金。那么,明年银行要扩大投资,资金在哪呢?不得已,只好再向央行借。这不是债务又出现了么?
  所以,这里面存在逻辑错误。世界各国在此均策略不对,以至于世界范围内债务拖累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2 21:41:08
5.债务越来越多,真正原因是债务中隐藏着“无理债务”,它是在不同单位间流转滚存的,以至于总债务越来越大。通常统计的债务,是“有理债务”与“无理债务”的合集。有理债务可以清零,而无理债务不能。无理债务与剩余可以相互转换。
研究债务,焉能不知道“无理债务”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0:44:49
总产出应该是120吧。煤应该是中间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0:58:14
楼主被帮派围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01:10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0:44
总产出应该是120吧。煤应该是中间品吧?
您说的120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02:04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0:58
楼主被帮派围攻
希望他们尊重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04:07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1:01
您说的120是什么?
生产生活用品的产出。如果另一个企业提供机器,总产出19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04:24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1:01
您说的120是什么?
生产生活用品的产出。如果另一个企业提供机器,总产出19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40:59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1:04
生产生活用品的产出。如果另一个企业提供机器,总产出190.
很好!
请给出全部参数,我好分析。
就是几个单位?生产什么?购买力是多少?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00:43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1:40
很好!
请给出全部参数,我好分析。
就是几个单位?生产什么?购买力是多少?等等。
这个我也不太懂,等我看完教科书的吧。

书上说投资不包括中间品和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06:39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2:00
这个我也不太懂,等我看完教科书的吧。

书上说投资不包括中间品和工资。
我这里说的全部是商品,不分资本品、消费品。只要售卖过就要统计,不光是最终产品。书上说的相当于GDP,省略了中间,结果?我认为用GDP的方法会导致错误,只有用全部商品,看似麻烦,但却是全局。看似有些产品在重复计算,其实那是商品总量,是分析买与卖所必需的参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13:52
应该是正好相等。假设b企业提供中间品70,总产出120。总工资30+34=64,总利润20+30=50,总支出=总工资+总利润=114,114+b企业机器投入6=120  
b企业机器投入6=机器生产企业利润+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22:39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2:13
应该是正好相等。假设b企业提供中间品70,总产出120。总工资30+34=64,总利润20+30=50,总支出=总工资+总利 ...
请重新写一下,有地方不清楚。
比如:70是什么意思?是购买成本还是产出商品?
请这样写:
b的支出:工资64,原料?
     产出:120
     利润:?
     工资被储蓄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25:54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2:06
我这里说的全部是商品,不分资本品、消费品。只要售卖过就要统计,不光是最终产品。书上说的相当于GDP,省 ...
那样的话,应该购买力应该足够,不存在剩余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34:42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2:22
请重新写一下,有地方不清楚。
比如:70是什么意思?是购买成本还是产出商品?
请这样写:
70是中间品,应该还有机器采购费用多少多少。a+b总工资6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39:40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2:34
70是中间品,应该还有机器采购费用多少多少。a+b总工资64。
我需要这个数据:
b支出了多少钱,包括工资及购买原料,之后有多少钱被储蓄?
产出就是120.
请补足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44:01
阿梁 发表于 2018-4-1 12:39
我需要这个数据:
b支出了多少钱,包括工资及购买原料,之后有多少钱被储蓄?
产出就是120.
a的产出就是总产出,a里包含了b,b是a的一部分,如果b是中间品的话。如果b产出是机器,总产出就是a+b=19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51:01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2:44
a的产出就是总产出,a里包含了b,b是a的一部分,如果b是中间品的话。如果b产出是机器,总产出就是a+b=190 ...
既然是a,那么,a支出的总工资+原料是多少?工资被储蓄多少?b是a的一部分,则都计算到a就可以了。请补足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