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509 发表于 2018-7-25 19:05 
楼主的例子只说明了“买卖差”导致的绝对剩余而与经济周期没有关系。
楼主的表中缺少一项:商品的价格项 ...
谢谢您的反对意见!
您已经相信“买卖差”的存在,那一切就好理解分析。
关于价格,没必要对单一商品标明价格,而是观察社会汇总后的商品打包价。在我的文章里,写的就是Y。这是所有企业合并(累计)后的预期价格。Y肯定会大于企业的支出E。至于Y中含有纷繁复杂的各种商品,它们有的降价,有的提价,不要管它,反正总体上Y肯定预期大于E。
我在文中强调,社会单位众多,实质就是一个单位在自买自卖。这个逻辑需要仔细考虑论证。如果这一点不成立,那通盘就错了。您可以就此提出异议。能理解“买卖差”,那么这一点也不难。
买卖差导致的绝对剩余并不会实时降价出售,而是用“无理债务”出清。因为企业的投资,往往为了抢得先机而不惜举债。大家都相信自己有销售能力,卖掉产品就能还贷。然而这在宏观上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宏观是一个单位在自买自卖,怎么可能实现利润?举债只是将剩余转化为账单。而剩余表示的是购买力不足,账单同样也是。买卖差还是不能纠正。账单替代剩余同样可以不断累积。
直到后来社会不能容仍债务的扩大,则是金融危机。若限制债务规模,则剩余就重新出现。导致衰退。
所以我推断只会加杠杆而不是降杠杆。结果应验了。债转股也无用,调整杠杆结构只是挑担左肩换右肩,感觉好一点。
您说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会出现“币利”+“币存”,无法纠正,周期也一样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