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86 3
2009-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19日讯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过剩,是相对过剩。
史立山表示,从长远来看,目前的产能并不能满足需求,但是由于现有的市场开拓和管理体制的制约,致使新能源产能不能被全部消化,造成相对过剩。
他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摸索建立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管理体制,而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依靠现有示范项目的示范作用。
作为目前国内光伏电站最大的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的组件供应商,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方朋向本报记者表示,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具有极大的可复制性。
产能相对过剩
在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无序上马”被工信部点名之后,刚刚迎来一轮发展热潮的新能源产业骤然进入观望期。新能源产能过剩与否成为业内讨论最多的话题。
而在史立山看来,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过剩,并不是绝对的产能过剩,在长期来看,我国现有的新能源产能并不足以满足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也表示,目前我国光伏生产能力总共两千多万千瓦,相比火电的百万兆瓦的基础,尚不足1%。
史立山认为,目前新能源的市场开拓方式,以及现有管理体制已经大大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乃是造成相对过剩现象的主要原因。
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给出的比喻,如果新能源产业像是一条水管,那么目前并不是水多得要将水管撑破,而是由于水管上被紧紧箍上了一条绳子,才会出现水流淤积的现象。只要放松这条绳子,水流自然通畅。
这条阻断水流的“绳子”包括很多因素,其中,电网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史立山表示,不仅风电的发展受到电网瓶颈遏制,要真正启动太阳能发电的国内市场,也需要解决太阳能发电的并网问题。
目前,风电已经确立统一的分区上网电价,但是太阳能发电的上网定价仍未有定论。石定寰表示,定价要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有一定的企业盈利空间,这个空间不可过大,但也不能太小,要给企业留下生存发展和进一步创新的机会。
史立山表示,以上的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示范项目中总结经验,按照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操作。
敦煌项目摸石头过河
据石定寰介绍,由于目前国家真正审批投产的光伏建设项目还非常少,因此作为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最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的示范作用在目前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敦煌项目的合作方之一,比利时弈飞(Enfinity)公司提供的资料,由中广核太阳能公司、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公司、比利时弈飞公司三家联手开发的敦煌项目,已经于8月28日正式开工。
在该项目的招标期间,三家公司联合体以1.09元/度的次低定价中标,赢得该项目。
方朋表示,中标的电价,是特定针对敦煌地区,并且特定针对中标的团队组成的。只能代表目前光伏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限。
但是,在该定价的制定过程中,通过答辩、调研等步骤,让有关部门进一步掌握了上网电价的构成和测算情况。“所谓的价格标杆作用,就是从这里体现出来。”
同时,方朋表示,敦煌项目所使用的联合体中标形式,表现出另外一个示范作用。
敦煌项目联合体中,包含大型国有电力公司,也包含组件生产商。“如果只有生产商进入,则无法保证解决发电的并网问题。而可以解决并网问题的电力公司,却没有生产组件的背景。在这种意义上,联合体的建立,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证电的顺利输出。”
方朋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联合体的形式,将成为下一阶段光伏电站的发展模式。
同时,在工程的规划上,该项目也将提供范本。据方朋介绍,一个大型的特高压电力走廊将从敦煌起,一路至西安、青岛,最终并入华东电网。该电力走廊预计将于2010年7月建成输电,彻底解决敦煌项目的发电并网问题。
正如史立山所说,新能源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将从示范项目中总结得出。
但是,史立山也表示,有关部门并不建议新能源产业发展过快,进行“淘金式”的发展,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节奏,稳步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9 10:46:44
(1)“新能源产业相对过剩”——完全是外行或别有用心的人在放~~那个~~制造空气污染~~
(2)中国的能源·环境·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所谓3E问题,最核心的就是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而所谓新能源产业化的最根本问题是:新能源产业是否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简言之,一种所谓的新能源实现量产,表层现象实现产业化了,那么,作为电源的替代能源,是否具有价格比较优势;依靠社会教育,高唱爱国主义,或者依靠行政命令勒令工业企业去买“绿色电源”,毕竟不是长久的办法。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巨量的能源/电源的转换,从根本来讲,还是需要市场竞争,价格竞争,成本竞争来解决问题。再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新能源的“能量来源问题”;除了太阳能/光伏能源替代的成本劣势,技术稳定性等问题,水电的问题最多,第一是大的水电资源已经基本开发殆尽;第二是水电建设对整体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在增大。风电建设,不仅有地理的局限性,目前成本因素影响最为巨大。地热资源、潮汐能、废弃物发电、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三农用电的沼气开发等等,包括综合能源系统和分布式能源,则既有风电的局限性,也有光伏的不利因素。最为无奈的是核电,2005年听中科院一位院士讲座,提到两个不利因素。一是核电原料氕氘氚需要进口,国产很少;二是即使全球的都供应给OECD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也只够这些核电站运行大约40年。至于生物燃料发电或直接使用,从能量效率而言,是最浪费,最不经济的;也是与“建设低碳社会目标”最相背离的,不多说了。
因此,相对而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可以说几乎是人类共同的能源出路了——德国与日本在光伏产业竞争中交替领先了40多年,去年被中国超越后,2009年开始大规模发展风能发电。似乎也从未听说德、日、美宣扬风电与太阳能发电“产业性”过热。。。
个人理解,可能真是经济危机了,《21》也没钱雇佣专业人士了,其记者中的水货也越来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7 18:08:12
2# le2005
le2005 发表于 2009-9-19 10:46
2005年听中科院一位院士讲座,提到两个不利因素。一是核电原料氕氘氚需要进口,国产很少;二是即使全球的都供应给OECD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也只够这些核电站运行大约40年。em04]
真的假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3:52:12
有了真正的新能源产业了吗就开始相对过剩了?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神马,一面高树建立新能源产业伟大旗帜,一面相对过剩,深思啊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