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视频直播APP风靡网络世界,映客一路高歌猛进,请来一干明星大咖做直播。韩国组合BIGBANG的灵魂人物权志龙、胜利等在映客直播现场电话互动让超过600万女粉丝为之落泪,刘涛、蒋欣直播开场5分钟便使服务器瘫痪……成立短短两年,映客直播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70亿元。
从步入巅峰到跌入谷底,包括映客在内的网络直播行业仅用了一年时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最鼎盛时,全国共有200家直播平台,用户规模高达3.25亿,直播APP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400万,青少年观众数量占比51%,网络直播月度使用设备数1.54亿台。

但是,直播是一个烧钱的行当,大量投资被主播掠走。视频直播这两年,平台大量补贴主播,身上的血几乎被抽干。在此情势下,映客发生资金缺口,5月10日,A股上市公司宣亚国际发布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为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大佬映客,预计不低于50%的股权。
宣亚国际的这次公告没有公布收购金额。而在去年9月,另一家上市公司昆仑万维曾经出让过蜜莱坞3%的股权并套现2.1亿元,以此计算当时蜜莱坞的估值为70亿元。以目前直播行业万马齐喑的形势,这次宣亚对蜜莱坞的收购,估值也许不会超过70亿元。
映客的卖身,应该与商业化进展不太顺利有关,而商业化的不太顺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量增长乏力: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映客的活跃用户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跌幅高达27%。
从2015年3月创立公司到如今准备卖身,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映客走向了辉煌,又走向了没落。从映客的创业经历当中,我们又能够得到哪些教训呢?在前瞻产业研究院看来,主要有三大教训。
第一,映客没有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映客一直坚持独立发展,不依附于任何一家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流量已经被BAT和360等巨头垄断的情况下,注定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映客曾经有机会获得腾讯的战略资源,但是直到最后腾讯也只是个小股东,而腾讯自己还有腾讯直播、NOW直播等亲儿子以及斗鱼、龙珠等更亲的干儿子,对于映客是无暇照看。没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注入,映客只能处于不进则退的尴尬境地。
第二,映客没有笼络住头部的内容资源。我们看到在游戏直播平台上,排在最前面的十几位游戏主播垄断了绝大部分的流量。在映客这样的综合直播平台上,头部内容资源的份额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同样相当可观。
奉佑生一直坚持不与明星主播签约的原则,认为映客的机制能够源源不断地造星并产生新的明星主播。如今看来,奉总的估计太乐观了,我们看到流量向明星主播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映客较为保守的分成政策,注定留不住明星主播。
第三,映客缺乏应对外部监管的足够经验。在《给宝宝的一封信》中,奉佑生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绿色”,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需要投入太大的资源和精力。而且,如果直播平台上全都是主旋律的话,用户活跃度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下降,这也是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映客其实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而作为创业公司的映客又缺乏应对外部监管的足够经验。早在2015年11月20日,蜜莱坞就收到过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的处罚决定书,案由是“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相信在过去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外部监管给映客带来的困扰应该不算少。
除此之外,映客也缺乏与其他平台打交道的经验,最近我们又看到了映客被苹果App Store下架的消息,而这早就不是映客第一次被下架。
其实,任何一家创业公司,当它发展到映客这样的规模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三大问题。如果它能够顺利地翻过这三座大山,就能够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这也是考验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大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