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38 0
2009-09-2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初步好转的迹象,但总体上仍处于衰退之中,复苏的根基还很不稳。为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领域、创新投资方式、优化外资结构,我国将逐步减少对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等限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可以说,允许外企境内上市既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遏制FDI连续下降的需要,也是促进国内资本市场成功转型、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10个月下降,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264家,实际使用外资48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7.4%20.4%
从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看,允许外企上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主要以1995年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5年之前为基础性立法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在国家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下,除吸引FDI外,国家开始加强外资上市的相关基础性立法工作,如19947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但在1995年,由于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以及股权协议转让方式的滥用,导致国家叫停了这种方式。第二阶段为1995年后鼓励外资企业上市。2000年中国证监会取消了上市额度的限制,尤其200111月《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对于规范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在境内外发行上市有明确规定,外资企业上市的外部政策环境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条件趋于宽松。外企涉足国内证券市场,可以追溯到1992年前后,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拥有外资法人股,其介入方式主要有直接上市和并购方式两种。
外企境内上市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必将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转型、进一步加快国际化进程、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及丰富券商赢利模式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这将进一步矫正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实现与国际接轨。外资企业在中国上市,意味着证券市场为国企融资、脱困的改制功能将逐步退化,尤其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调整期的开始以及投资者价值投资观念的形成,外资企业上市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以下两个转型:一是市场定位的转型,即由为国企脱困服务,转变为培育一批业绩优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市场功能的转型,即由单一的融资功能,向风险定价、优化资源配置等多项功能转变。没有外资企业率先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难以得到国外投资者对投资A股市场的认同感。而允许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将有助于吸引规范、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美国、英国证券市场的开放都伴随着外国上市公司比重的增加。
其次,允许外企上市可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并促进产业整合。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而来,存在着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缺陷,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外资企业上市将使国内上市公司结构得到优化,并将为国内现有上市公司提供学习和示范效应。同时,资本市场的竞争效应会使国内上市公司面临压力,尤其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外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从而带动我国资本资源配置和整个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开展行业整合之际,通常都会选择有较大规模的、有良好的品牌、销售网络、生产技术的企业,因而通常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能成为国际企业参与国内整合的并购或合资目标。
最后,允许外企上市为国内券商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外资企业直接上市的两种方式,目前券商的业务重点是帮助现有的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上市,并为外商独资企业通过改制、合资以中外合资企业形式上市。其中包括寻找战略伙伴、战略合并的财务安排、股份制改造、上市辅导以及发行承销等大量投行业务。从国外券商发展经验看,并购业务成为券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业务。随着外企上市的实施,券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并购业务机会。券商应改变以往关注绩差、亏损、小盘公司的做法,重点关注行业龙头公司、国有资产退出公司、与外资建立战略关系的上市公司以及有外资法人股的B股、H股公司。同时完善后续服务,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以整合上市资源,创新赢利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