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80 27
2017-05-19

交换一般有三种:物物交换(以物易物),物币交换(以物易币),币币交换(以币易币)。

物比是物物交换时一种物的数量与另一种物的数量之比。可以将某一种物变成单位数量。

价格是物币交换时货币的数量与物的数量之比,一般将物的数量变成单位数量。价格也可以说是单位数量物的货币多少。

汇率是币币交换时一种货币数量与另一种货币数量之比,一般将外币变成单位数量,也有将本币变为单位数量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物币交换,无论是网上购物商场购物市场购物等等,均有价格。价格是无言自明的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汇率人们一般听说过,但进行货币交换的人并不是很多。

物比是笔者创造的概念,物比就是物物交换比的简称,在没有货币时代,物物交换比较常见;在有货币时代,物物交换大大减少,但还是有的。

物币交换也称商品交换,有商品交换公理存在:

m=PQ

m货币金额,P价格,Q数量。

商品交换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先确定价格,再确定数量,最后确定货币金额(看价格高低决定购买数量多少,之前购买金额不确定)。容易成交。

此时可这样表示:m=PQ

先确定数量,再确定价格,最后确定货币金额(已经确定购买数量了,价格定下来就买,之前购买金额不确定)。容易成交。

此时可这样表示:m=QP

先确定货币金额,再确定价格,最后确定数量(购买的金额一定,根据价格确定购买数量)。容易成交。

此时可这样表示:Q=m/P

先确定货币金额,再确定数量,最后确定价格(非要用一定的金额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不容易成交。

此时可这样表示:P=m/Q

一般而言,价格是卖方先定的,买方或者可以讨价还价或者不可以讨价还价。买方不认可卖方的价格,可以不买;卖方不认可买方的价格,可以不卖。理论上,卖方希望价卖得高,买方希望价买的低。由于价高只能卖少量价低才能卖多量,有时卖方还是愿意并且可能卖低价的(为了卖得多)。但价太低了,也可能不卖了。也有保持一定的高价格但卖得也少不了多少这种情况的。

价格是买卖双方或者是接受或者是协商一致的结果。

现今社会,大部分商品均是明码标价,价格信息很容易获得。这也为物物交换提供了方便。

物物交换,怎么交换?双方怎么确定物比?这真是一个难题。

有了价格,这个问题变得简单了。

假设A物价格为P1数量为Q1,B物价格为P2数量为Q2,那么物比就等于:

Q1:Q2=P2:P1

Q2:Q1=P1:P2

物比与物的价格成反比。

证明如下:

m1=P1Q1

m2=P2Q2

令:m1=m2

所以有:

Q1:Q2=P2:P1

Q2:Q1=P1:P2

币币交换,怎么交换?怎么确定汇率?这也是一个难题。

有了价格,这个问题变得简单了。

假设A物价格为P1(本币价格),A物价格为P2(外币价格),那么汇率就等于:

R=P1/P2(本币/外币)

R表示汇率。

汇率与物的价格成正比。

证明如下:

m1=P1Q

m2=P2Q

R=m1/m2=P1/P2

以上就是确定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注:A物可能是很多种物,最好是常见物。

一个商品交换公理:m=PQ就把物物交换币币交换的问题解决了。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办法。

物比对应物物交换,价格对应物币交换,汇率对应币币交换。

价格是联系物物交换之物比,币币交换之汇率的桥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6 16:54:29
我是小白,今天学习了,简单易懂。赞!
比起有些水军贴到处摸黑造谣,此贴才是正道!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7 18:07:17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8 19:48:47
石先生想把我的2+2理论分解使用,此路不通。
    用最传统的等价交换理论来看,就能看出问题。
    等价交换的思想,就是“支付的总价值=换回的总价值”。
    总价值,当然就是单位价值*数量。
     在任何形式的2+2交易(含物币交易)当中,两种商品A(计量单位设为只)和B(计量单位设为件)之间的等价交换,都可以写成
     Va*Qa=Vb*Qb
     Va(Vb)是A(B)商品的单位价值。如果其中之一是或两种是货币,V就叫做“币值”。
     Qa(Qb)是商品A(B)是数量。
      如果设立一个指标“物(量)比”W,显然,W=Qa/Qb(或者w=Qb/Qa)。
      我们就得到,W=Qa/Qb=Vb/Va,即物比等于价值反比。也就是说,单位价值越高的东西在交易当中的支付量越少。W是有量纲的,只/件。
      当交易物之一是货币的时候,例如B是货币,Vb就叫做币值。货币的计量单位为“单位货币”。货币的单位是价值计量标准单位,当然就是1(元/货币单位)。
    如果两种交易物都是货币,就不是一元等于一元了,必须找到第三方价值尺度,如黄金(盎司,两,克)。或者将其中一种货币视为物。
    在物币交易当中,物比w=Qb/Qa=Va/Vb=Va,量纲为“只/元”。或者W=Qa/Qb=Vb/Va=1/Va,量纲为“元/只”。
     当看到物比W或w的量纲的时候,大家想到了什么?价格!“只/元”一元买多少只,或者“元/只”每只卖多少元,这不就是价格吗?是的!
    所以,价格就是交换的物量比!!P=W或者p=w。
    既然价格是两种交易物的交易物量比,它就被称之为其中之一的“价格”,就像你不能说W或w是物或者币的物比一样。而V才叫价值,所以永远都没有“价格等于价值”这个说法,因为一个交易当中有两个价值Va和Vb,而只有一个价格P(或W、w)。
    不要看到物币交易当中w=Va就说价格等于价值,这只是在将货币设立成价值计量标准单位之时在量值上的相等。现实当中应用更多更直观的是P=W=1/Va,元/只,你总不能对此说“价格等于价值的倒数”吧?
    所以,传统经济学根子上都没有弄明白价格和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价格是针对两种交易物的交易的,用来描述交易按照什么比例进行的,而价值是针对交易物某一个用于计量价值的。千万不要把量纲一致就等同于同一个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8 19:51:36
天启紫阳 发表于 2017-5-26 16:54
我是小白,今天学习了,简单易懂。赞!
比起有些水军贴到处摸黑造谣,此贴才是正道!赞!
小白,你学到的还是水货呀!
    不过我以上的回帖依然是水货,要看真经,就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8 22:54:28
2+2的核心就是2+2,不是被简化成2。你石先生现在是眼中有了后面的2种商品,比起原来眼中只有一种物的传统经济学观念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你石先生眼中依然没有看到前面的2个人。在我这里,P≡m/Q是价格定义式当然就是原理式,而m=PQ是原理式是变形。但到了你石先生手里,你却要坚持称m=PQ为公理。
    你坚持视m=PQ为基础公理,就是眼中没有2个人的表现。如果眼中有了两个人,就不会不去考虑P是怎么来的。因为成交价格是两个人根据各自对两种交易物的价值判断进行协商——即讨价还价的结果。

    这就是我坚持写P≡m/Q而你却要坚持写m=QP的真正差别所在——我的价格P=m/Q是被2个人决定的事后变量,而你的m=PQ依然是传统的价格天生论!其中看不到交易者的存在。
    你现在的做法,充其量说你考虑的是1+2——1是定价的卖主,2是两种交易物。而另一个所谓的买主不见了,对价格确定没有发言权。在你这里,没有了讨价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