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331 5
2005-11-17


为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刘国光同学? 1为什么反对刘国光同学?中年昏昏,老而无齿(耻)的刘国光同学谈了“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有一干久违的老面孔跃跃不已,以为又回到了他们风光无二的流氓年代,这一来说明人老了容易老年痴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有**之尤充任学阀学霸,年轻人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为了所有在学经济学的以及有志于学习经济学的新同学的利益,必须站起来反对刘国光这样的老同学的言论。虽然我还尊称刘国光为同学,这是因为我不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当然有些同学不学习是众所周知的。

我之所以要反对刘国光同学,道理上很简单,因为按照刘同学的思路,将会严重影响像我这样的新同学将来的生计,刘国光同学严重败坏了经济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声誉。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导致消费经济学知识产品的消费者会认为经济学都是贩卖这种货色的,这将严重贬低这门手艺的价值。为了说明这门手艺还不至于像刘国光同学说得那么烂,我以为每一个学习经济学的同学都应该起来说话,都应该发出声音,都应该参与话语市场的竞争,而不是让某些倚老卖老的家伙自以为是的指点江山。我们应该明确告诉他们,这里已经不是老同学们的地盘了,无数新同学正在进入这个原本开放的领域,试图一手遮天是完全行不通了。

此前我一直有所疑虑,但本着同学之间当友爱互助的精神,我想既然大家都是学习经济学的,不同看法应该拿出来相互讨论,同学在常识上犯了错也应该直言不讳指出来,这样才有助于共同提高。

2对刘国光同学的意见我对刘国光同学的意见大致如下:

2.1学术规范问题首先,我们写文章搞学问的要讲究学术规范,不能像贴大字报一样,糊一下就行。刘同学虽然说是讲话发言稿,但既然在学术刊物发表,尤其又是《经济研究》这样的权威刊物,参考文献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补上去的。比如,刘同学引用了马克思,马歇尔、张五常、陈岱孙、陈奎元,卫兴华等人的观点,竟然没有一个参考文献。尽管博闻强记者有之,但是后人要对证这些人的观点却不知从何找起了。刘国光同学开篇写了一个注,我也认为非常不妥,刘国光写到“我谈的有些话是别人讲过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感觉到的问题,所以不能不重复,但这些观点大多数是我自己的看法。”既然别人讲过你也认同,引用既可,什么叫不能不重复?说句难听点,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以前刘心武首创江湖夜雨十年灯的笑话,国光同学可以查阅一下。难道说刘心武因为和黄庭坚共同感觉到了,所以就不能不重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吗。那写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我只要每天“不能不重复”唐诗三百首即可。但我想我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即便不遵守JLE超过五字即引用的苛刻规则,我认为刘同学还是应该花时间把别人的成果统统加注为好,而不是以“不能不重复”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剽窃。刘同学可要知道,剽窃侵犯知识产权可是违法行为,可不能晚节不保啊。

另外,刘同学作为《经济研究》前主编,应该知道不能一稿多投。既然在《高校理论战线》今年第九期已经发表了这一文章,就不能再拿到《经济研究》再发一遍,这种常识应该有,虽然有**之尤一稿多投,但刘同学作为《经济研究》前主编、现任编委犯这种错误,显然编辑的本职工作是没有做到位的。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螺丝钉,本职工作还没有完成,就来谈经济学的领导班子建设问题,是有问题的。比如有一个教师不好好教学生,反而去搞诸如“为什么三峡工程应尽快上马”之类的事情,那也是不妥当的。爱岗敬业,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7 18:03:00
2.2光两分无辩正 刘国光同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从学术发展来讲,马克思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丰碑。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划出一条界限来,我个人认为不仅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无知造成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够造成的。我个人认为经济学就只有一种,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分野是因为某些人要维持饭碗而认为划出来的。这让人想起科斯说过的笑话,说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就是一群经济学者搞活动搞出来的。但刘国光同学显然不欣赏这种幽默,因为他太严肃了。

刘国光同学在文中写道:“第一,经济人假设,认为自私自利是不变的人性。这个假设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句话除了暴露对西方经济学的无知之外,就只能看到色厉内荏的叫嚣了。经济人假设,来自普遍地对斯密的误读,当然认真对待经济学的学者是不会认为 “自私自利是不变的人性”就是经济人假设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至少不比刘同学想象的经济人假设和实际的经济人假设之间差别小。

对于经济人假设,现在的进展是两个路子,一是从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来做辩护,将人的一部分特征抽象出来作为自利self-interest(而不是刘国光同学所谓的自私selfish自利),关于自私与自利之间的差别可以参见蔚泓,2005,《自利不自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当然这个问题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早已不成为一个问题了(Ernst Fehr,2002,“Why Social Preferences Matter: The Impact of Non-selfish Motives on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Incentives’ Economic Journal, March)。Fehr回应了韦伯,韦伯指出“理想类型的问题总是:在理想的从而纯粹经济指向的目的理性场合下,人将怎样行事。”(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p26,2005胡景北中译本)也就是说,经济人假设仅仅是指在一组条件下,人将怎样行为。如果不是这样行为,那么转而考察约束条件。从而推进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很显然,刘同学并不了解这一从斯密到马克思到费尔这一社会科学的基本的研究手段。

如果说年事已高对新知识的更新追不上情有可原,那么号称研究经济学而对斯密一知半解就敢公然发话,那就罪无可恕了。这里就要指出自利这一假设从西蒙的有限理性概念开始就逐渐作出修正,来回应亚当•斯密所开创的经济学整体图景中必须包含的《道德情操论》,最近的研究是Kahneman,2003,2004;Gintis 和 Bowles 2005;以及Laibson 2005等,他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大多数思维和行动是直觉性的(同样可以参见Daniel Gilbert,1989,2002; Timothy Wilson,2002; Seymour Epstein,2003)。因为我们的认知结构通常有两个系统,大体对应于理性和情感(直觉)。因此,从“最后通碟”实验的结果表明了人在现实中对公平倾向的关注。叶航等2005在《经济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了利他偏好内生的重要性。但这些研究并不影响理想类型作为理论基准的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Gintis 和 Bowles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狂热信仰者,也是学生运动的领袖。Gintis直到现在也不改本色,但是人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那真叫与时俱进,反观刘同学的研究,高下立判。

刘国光同学的根本问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够,泛泛指出要用“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套套逻辑,将自己搞成了一个封闭系统,成为了一个只会喊与时俱进的但本质上原地打转的套中人。这多半与刘国光同学上来就脑子发热的将经济学极其粗暴地划分为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这种伪问题除了能为个人谋求私利之外,的确是看不到对学术进展有什么助益。刘国光同学还引用了萨谬尔森,但是我保证他连萨谬尔森的经济学都没有翻过,因为萨谬尔森经济学前面有一张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图,清楚标明了马克思的位置,何况真正的学术进展,包括卡尼曼等获得诺奖,也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直都是思想来源之一。可惜,刘同学不学无术已多年,还能获得国家经济科学奖,这将对吾等新同学造成怎样恶劣的影响?

二分法还要有辩正,这是我们高考前对付政治考试的不二法门,是标准教科书的提法。刘同学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按照这种粗暴划分自然会有诸多差别,但是不要忘记在整个经济学体系内,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和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是辩正统一的。因此不存在什么领导权不领导权的问题。并且,不难看出,刘国光同学马克思主义学得也是不过关的。一个对西方经济学进展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学得又不过关的人,竟然可以放言高谈两者如何如何,这真令我感到羞耻,我更羞愧的是,他竟然还是我经济学的同行。因此我必须反对这种荒谬来捍卫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尊严。在这里搞学问,那还不是一般的悲哀;和这样的同行为伍,不无耻怎么能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18:04:00
来源: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82337&replyID=823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21:21:00
说得好。顶!只是不知道作者是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00:12:00

这段时间在上一老教授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虽说感觉上课的内容有点陈词滥调,很多东西听得耳膜也起茧了,但这老教授在见证了中国近几十来经济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作用有他自己深入见解(虽然有点感觉很难说服学生譬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之类的)。但最使我佩服的是他能很好地处理西方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指出我们现在要坚定地走市场化改革之路,真正去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

在刚上他的课不久,他就提到要时刻警惕新左派的思想对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记得当时我还问他,谁是新左派的代表,他说出于学术尊重,就不点名指姓了。没想到刘老就自己暴露出来。今天特地找到《经济研究》第10期看了,真有些可气,可笑,感觉刘老的思想太僵化的,看了举了两个年份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件及行为,还不时地拉上几个同时代了有的甚至已经做古的经济学家做盟友。通篇文章就感觉象是在逞口舌之争,在尽量自圆其说同时不断的揪着西经的小辫子,吹毛求疵。围绕意识形态转圏圏,能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吗?反观给我们上课的老教授,我增添了对他的敬意,因为他虽然人老,但他的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的,学术是严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00:16:00
新左派可爱多了,刘是老左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