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银行的信贷收缩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收缩相互负反馈,但中国特殊的经济和金融体制往往可以限制这一负反馈的加深:(1)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扩张并不完全是市场化行为,而是受到央行的管制,所以央行可以通过窗口化的指导来调节信贷水平;(2) 中国的非金融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国企方面,而国企的行为受到ZF的完全掌控,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出现过度的收缩;(3) 中国的杠杆水平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特征,比如中央低地方高,居民低企业高,所以ZF通过杠杆转移可以转移风险;(4) 在债务通缩的过程中,宽松/定量宽松也可以减轻其影响。实际上中国经济的上上一轮危机就在1998年,那一轮经济周期之中商业银行真实的不良贷款率超过了40%,而当前最高不会超过10%(官方的水平为2%)
总而言之,未来我们真正的风险不在于大萧条,而在于实体经济的较长期低迷;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前景存在,但政策的风险导致这一过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问题大家都看得到,只要痛下决心对症下药,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是挺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