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505 2
2009-09-21
新华网华盛顿9月20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说,他将在本周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呼吁各方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
  
奥巴马当天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采访时说,经济再平衡问题“是二十国集团匹兹堡金融峰会的议题之一,必须寻求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奥巴马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中国、德国等出口型经济体。他认为,危机发生前中德等国对美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如今美国应当增加出口以改变这一局面。
  
次贷危机爆发后,西方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出口型经济体对美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这部分顺差再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不过,中国方面始终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因很多很复杂。因此解决经济失衡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坚持渐进、有序的原则,避免世界经济大起大落。
  
不少分析人士也指出,眼下全球经济复苏刚刚起步,需防范经济再平衡问题转化为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美国刚刚对中国轮胎实行特保措施,这一举措已引发各方担忧,因为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更为巨大。
  
本周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将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在会议召开前,各方均已抛出自己的主张,希望能在峰会上赢得主动。比如,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希望能在峰会上就限制金融业高管薪酬拿出具体方案。

对这一话题感兴趣 请再看看这个 英国《经济学家》: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任重而道远
列出待办事项清单(Laying out the to-do list)

通过衰退来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平衡几乎是不可取的。更为糟糕的是,即使国与国之间的不平衡态势已经消失,但因为政府介入,某些国家的内部失衡会变得更加糟糕。中国和德国政府的确增加了支出,但这两国的消费者并没有增加消费。现在任务是,在不增加外部失衡的条件下纠正这些国家的内部失衡。解决方案是明确的: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还有节省的发达国家如德国的消费者必须增加消费,而诸如美国之类的经济体必须继续增加储蓄和出口。

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到底有多难,我们将会针对全球最大的四个经济体发表一系列的文章来研究这个问题,本周从研究美国开始。每个国家详细的待办事项清单都不同,但是有三个主要的要求引人注目:政策制定者的思想要转变,宏观经济协调力度要加大,微观经济改革要大胆。

外贸盈余经济体的思想转变最为必要。太多的德国领导者似乎认为他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不可改变的,甚至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将经济发展模式引向需求拉动型的必要性。中国政府虽然希望实现经济转型(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但却不愿意拉动明显的杠杆: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宏观经济协调将是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必须确保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的财政紧缩不会扼杀经济复苏。当央行行长们正在制定宽松货币政策的详细退出策略时,很少有财政部长在财政方面做类似的事情。一些大型经济体声称,他们将会在2011年大幅削减财政赤字,但是即使是关于税收改革和削减支出的合理搭配方面也没有什么详细方案。

然而,最难的部分将是,平滑(smooth)宏观经济调整所需要的微观经济改革。中国领导人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例如,鼓励更多的劳动密集型部门(产业)增长以及强制要求国有企业提高分红的比例),与此同时增加医疗保健和养老金供给,这样人们的储蓄需求就会减少。日本和德国都需要通过自由化医疗保健和教育市场的方式来促进服务业投资。美国必须采取措施对抗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the rigidities)。例如,成千上万的工人根本就找不到新的工作。

待办事项清单很长,失足的风险很高。这些任务将要花费数年才能完成。这就是世界经济为什么仍未脱离险境的原因。

(原文链接:http://www.economist.com/opinion/displaystory.cfm?story_id=140856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2 13:44:44
平衡?
奥巴马在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7:03:34

全球经济再平衡或令广场协议重演

(Neal Kimberley是路透外汇市场分析师.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Neal Kimberley 编译 王露迪/丁琦/王洋
路透伦敦9月22日电---
24年前的今天,一些主要国家呼吁让美元贬值,以令失衡的全球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如今,随着建立世界经济重归平衡新框架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元将再次承受重压,不过这一次,政府官员将尝试令其跌幅不会像上一次那样严重.
本周稍早,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他将在20国集团(G20)峰会上呼吁各国领导人达成新的全球"框架"纠正经济失衡,在此框架下,美国将削减巨额的贸易逆差并减少预算赤字.这其中寓意,正在于此.
不过,要想就这一框架达成一致,政治上将困难重重.因为它将要求诸多国家改变自身政策.比如中国,很可能需降低其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速.随着欧元兑美元攀升至一年新高,市场开始认为经济再平衡过程可能最早将在匹兹堡的G20峰会上拉开大幕.
1985年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曾呼吁,"让除美元外的主要货币兑美元进行有序升值."随後各国央行便协同采取行动以压低美元汇率.
这一次,随着全球经济在复苏道路上坎坷前行,各国领导人或将让美元以一种更低调的方式贬值.
不会明确呼吁但各国领导人不太可能明确呼吁让美元贬值.事实上,美国财政部可能会继续强调其"强势美元政策",以免激发市场动荡.
G20中没有人愿意让美元暴跌,因这恐将扰乱复原中的全球贸易.与1980年代形成对比的是,目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挑战美元长期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元的优势地位有助于美国取得外国资金.为保留这个优势,华府可能会鼓励全球各国央行继续持有美元.这将要求美元缓慢贬值而不是恐慌性下跌.
因此,除非决策者完全失去对外汇市场的控制(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此次美元下跌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可能不及广场协议签订後的情形.美元兑日圆在1985年9月22日至1987年底之间大跌约50%.
然而美元的总体趋势似乎没有疑问.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曾表示,他希望美国经济"更多地是以出口为导向,而非消费".
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元贬值是个合乎逻辑的手段,与调整税赋和医疗改革等大多数其他政策相比,此举或能更方便快捷地重塑美国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强烈暗示调整币值的必要性.
IMF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现行的政策以及所谓的汇率体系可能无法满足让需求再次平衡的要求."
报告补充说,如果"人民币因欧元和美元的贬值出现实质性升值",将使世界主要经济体为恢复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改革"变的更加有效".

匹兹堡峰会料为汇率谈判确定框架
匹兹堡峰会上全球各国可能不会在美元贬值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一位法国官员上周五表示,此次匹兹堡峰会将仅仅为将来的汇率谈判提供热身而已.
这位匿名官员说:"在目前这个阶段,将不会有汇率谈判,不过我们希望能够设立一个框架,可以借此在以後讨论汇率问题."
不过给予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中以更大的权力,可能是换取中国重新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部分非正式的条件.
今日欧元兑美元一度达到1.4821,突破了2008年12月创下的1.4719的高点,这是一个技术性信号,表明市场认为美元正变得愈发脆弱.
许多交易员都认为,突破该水准意味着未来数周或数月,欧元兑美元很有可能至少达到1.50的重要心理关口.
欧洲央行可能会通过表达对美元走软的担忧的方式,来试图限制看跌美元的投机行为.但市场似乎并不担心欧洲央行会真的干预汇市来支撑美元.
以下这个例子便可清楚的看到市场的这种观点.当欧盟经济暨货币事务执委阿尔穆尼亚上周表示欧元过度升值可能会有损欧元区经济之时,欧元仅仅微幅下跌,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暂.
市场明白,哪怕是欧元兑美元达到1.5000稍上方的水准,这也远低于去年7月创下的1.6038的纪录高位.
在目前的形势下,欧元兑美元的任何升势均可能被政策制定者看成是美元总体疲软的结果,而不是欧元过度强势.当欧元兑美元去年7月达到峰值时,欧元兑日圆也达到了类似的高点.而目前欧元兑日圆要比当时的水准足足低出35日圆.
日圆兑美元料走坚
日本当局也可能愿意让日圆升值.新任财务大臣藤井裕久在本月就职之前,就曾表示日圆走强总体上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增强日本民众的购买力.
虽然後来藤井裕久未再发表类似言论,但市场猜测他仍可能会保持这种观点.日本民主党上台後,可能会试图改变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因而可能会不再反对日圆升值.
结合目前20国集团(G20)致力于重新平衡全球经济的大背景,这可能轻易地导致市场认为,美元兑日圆应该低于90的水准.(完)

--译文审校 张明钧
© 路透 2009 版权所有(http://cn.reuters.com/article/columnistNews/idCNCHINA-713620090923?feedType=RSS&feedName=columnistNews&sp=tru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