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9 3
2009-09-22
眼下中国的经济形势,绝对可以让经济管理部门的官员们松一口气。财经界诸多的观察家和评论员们,似乎也有不少的证据来支持他们关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的观点。的确,近期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一切良好;而沿海的出口企业也出人意料的出现了“用工荒”的局面。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趋紧的劳动力市场行情,正逐步的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农业自然是缺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只是年初还在为超过两千万的失业农民工而担忧的诸多媒体,似乎已经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忙于招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那边。
       我并不怀疑“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最坏的时刻”的论断。事实况确实如此。恐慌和萧条均是来源于金融危机导致了信用萎缩和随之而来的流动性短缺。原本因为国家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而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在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短缺浪潮面前,最佳的选择莫过于缩小投资规模。但是,7万亿的信贷发放出去之后,决不能说市场上流通性短缺的局面未有任何改观的局面。4万亿的国家经济刺激计划资金多数仍在国有大型企业系统内循环是不争的事实,而实体经济缺少亮点也是不可回避的现状。只是目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所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应当投入实体经济项目,还是继续在股市、楼市等虚拟经济中逗留。至于国家刺激经济的诸多计划,是否能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逐渐的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中去,只不过是一个时间过程。这一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是分配结构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扩张政策的最终乘数效应远小于之前的预期。恐怕这也是市场投资者所担忧的问题吧。
       但是,如果我们将经济复苏定义为因经济结构实现优化而导致的经济实质性增长。那就不得不怀疑现有的经济复苏形势之中,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复苏行情了。很显然,中国的经济结构并未出现显著的优化。出现“用工荒”的企业,其技术含量也未见有多大的提高。更不用说劳工状况有实质性的改善了。中国经济依旧可以认为是一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较低发展层次的经济。虽然现在的出口企业多半时候大浪淘沙剩下的优良品种,但是其转型的速度恐怕不可能会是如此之快的。现有的经济增速加快的局面,或许只是量的扩张的重现,这与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高速增长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所怀疑的,恰恰是中国经济是否从根本上开始出现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的迹象,并由此激发出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要在实体经济中才能找到了。但目前的消息却可得知,连一向被认为是朝阳产业的多晶硅产业,也显现出产能过剩的隐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2 15:25:33
没那么容易, 但是还是不能灰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5:28:14
如果如此容易回复还叫全球严重经济危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5:31:41
不但没有复苏,从外伤变成内伤了,中国经济会在这轮危机中重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